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要点
2016-12-16王立清
摘要:2015年,公主岭市进行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源头上杜绝玉米秸秆焚烧污染,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0.004
1 公主岭市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措施
1.1 技术模式
1.1.1“玉米少免耕原垄种”模式 秋季大型深松联合整地机械配置深松测试仪进行深松整地—春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免耕原垄种—田间管理、机械植保—秋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
1.1.2玉米宽窄行垄侧免耕播种伏深松模式 秋机械收获留茬—春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宽窄行垄侧免耕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植保—偏柱式深松施肥机伏深松—秋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
1.2技术措施
1.2.1播种电子监测技术 免耕播种机安装播种电子监控系统,采用数字信号采集和传递。可根据不同的播种行数分屏显示播种情况和播种量,报警监控播种效果,提高玉米免耕播种作业质量标准。
1.2.2深松整地监测技术 深松整地不翻动土层,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保持合理耕层构造。同时,深松整地能打破犁底层,疏松深层土壤,增强蓄水保水功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建立土壤水库,提高耕地的抗灾减灾能力。采用大功率拖拉机配带深松机或偏柱式中耕深松机进行精准深松整地作业。在深松作业机具上安装深松整地自动检测仪对深松进行精准检测,保证作业质量。一般深松深度为25~35 厘米,深松后有效期可持续3年,伏深松可与中耕施肥同时进行。
1.2.3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 利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玉米种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提高种子的活力,提升种子的壮健度,促进作物增产。在春播前5~12天对种子进行处理。玉米种子处理采用1.0 A或1.5A电流连续处理2遍。
1.2.4免耕播种技术 免耕播种技术以宽窄行垄侧免耕播种和深松为核心,在有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应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作。选择优良玉米品种,对种子进行精选和等离子处理,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播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和浸种处理,一般亩播种量为1.5~2.5 公斤,株距控制在24厘米左右,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4~5厘米。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机完成宽窄行播种作业,小行距40~50厘米,大行距80~90厘米,也可等行距原垄免耕种。
1.2.5机械植保喷药技术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和出苗后对土壤表面进行2次喷施化学药剂,实现封闭灭草。病虫草害防治必须做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使用先进可靠的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或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等施药机具。采用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一是对作业田块玉米病虫害情况做好预测;二是对玉米种子要进行包衣或拌药处理;三是根据玉米苗生长情况进行药物喷洒,喷药24 小时内没有降雨,漏喷重喷率≤5%,必须注意风向和下风口处的作物品种,以防产生药害。
1.2.6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地块田间管理时不铲不趟,一是减少机械作业次数,减少机械作业压实,保护土壤团粒结构,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增强玉米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免去铲趟过程,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业竞争力,达到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用偏柱式深松施肥机进行伏深松,伏深松应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同时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可同时适量施肥,深松深度严格控制在25 厘米左右。
1.2.7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用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收获后的玉米地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实施秸秆覆盖还田,可起到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还可防止大风扬尘,从而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同时,秸秆经夏伏高温天气腐烂分解后,形成有机质培肥地力,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厘米,粉碎率不小于90%,覆盖均匀,不再进行耕地作业,翌年直接进行免耕播种作业。在玉米机械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时,一是应用玉米秸秆腐解菌,二是合理增施氮素肥料以调节秸秆的碳氮比例,防止烧苗现象的发生。
2试验示范效果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区内,设立玉米少免耕原垄种、玉米宽窄行垄侧免耕播种伏深松和玉米常规种植对比田,定期进行田间测试(主要包括玉米秸秆覆盖量、土壤水分、土壤成分、土壤温度、长势、产量、投入产出等情况),积累数据,总结经验,研究提出适宜实际情况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减少玉米秸秆焚烧污染,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玉米产量,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增强玉米产业竞争力。
3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一是降低成本。采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至少比常规耕作地块节约生产成本45元/亩。同时可节省人工费22元/亩,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可节本增效67元/亩;二是增产增收。保护性耕作第一年实施地块平均每亩增产2.4%,按照650公斤/亩计算,可增产15.6 公斤/亩,按照1.4元/公斤计算,可增加经济效益21.84元/亩,两项合计,实施保护性耕作可节本增效增收88.84元/亩。
3.2社会效益
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示范能够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民有精力投入到第三产业发展中去,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3.3生态效益
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示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的实施能够促进耕地合理运用,有效增强土壤的接纳降水能力,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l6%,减少水土流失和蒸发损失;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提高土壤肥力;农田表土风蚀明显减少,减少大风扬沙65%,可提高作物抗涝抗旱能力,同时避免秸秆焚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作者简介:王立清,大专学历,公主岭市陶家屯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