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珍宝大总管:一家五代“宫中人”

2017-12-16黄滢

东西南北 2017年19期
关键词:追思会梁家库房

黄滢

出东华门右拐,到长安街左拐,50分钟后回到位于东三环外的家里。没人知道,那个和他们擦肩而过的老人,满身故事。

6月22日下午2点,故宫东华门一处僻静小院中,一位白色衬衣、黑色西裤的老人持伞而出。闷热了一周,大雨正袭击北京城。雨滴敲打灰瓦,又顺屋檐砸落,一个个小水坑像一把把小雨伞。

这是故宫文物管理处,统管紫禁城珍宝文物。最北边那间独立的屋子就是这位梁金生先生的。一桌、一柜、一沙发,加上69岁身材魁梧的梁金生,小屋几无空地。

梁金生“入宫”整整38个年头了。1979年他进入故宫工程队,5年后调入保管部(文物管理处前身),2008年退休后,又被返聘。

宫里有个捐献馆

身为曾经的故宫文物大总管,若在平时,他才不管外面是风是雨,什么事都没他手里的文物资料重要。但今天,他要去参加一位农民的追思会——这是故宫历史上首次为一个农民举办追思会。梁金生必须去。

撑着伞沿太和殿东侧北上,经箭亭,过景运门,梁金生的去向正与人群相反,突来的大雨让很多游客不知所措,一波波涌向南面的广场。很快,梁金生走到景仁宫——这个康熙帝的出生地,现在是捐献馆。梁金生太熟悉这里了。从1939年到2005年2月,共有682人向故宫捐献了33400多件文物。这些数字是他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1985年11月,河南农民何刚在自家院子里挖出一缸银器,找到梁金生,全部捐给了故宫。经鉴定,这缸银器共19件,均为元代酒具,正好弥补故宫馆藏元代银器的空白。故宫给他颁发了“捐献证书”,还有8000元奖金及1000元路费。2017年6月22日,梁金生正在赶过去参加的追思会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农民,他不久前意外故去。

1984年进入保管部工作之后,故宫接受的每一件捐赠之物都要经过梁金生的手。2005年,故宫把景仁宫辟为了专门陈列捐献文物的展馆,取“景仰仁德”之意设立“景仁榜”,刻有各色捐助人士,商贾名人,政客学者的名字,还有农民何刚。

13491箱又64包

景仁宫东边紧挨着延禧宫,《甄嬛传》中住过此宫的小主结果凄惨,事实上这里确实劫难不断。道光二十五年,一场大火把延禧宫烧了个精光。宣统元年重修,结果修到一半,大清就亡了。1931年,故宫博物院在这里建了一座文物库房,是当时“条件最好的库房”,专门存放不易保存的书画、瓷器与金银制品。

不料库房还没怎么用上,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搬迁就开始了。这段辗转直接关联梁金生的爷爷与父亲。

1933年2月5日夜,北平戒严,神武门外一箱箱的珍稀文物被搬上板车。几十辆板车秘密拉向火车站。夜很深,没人敢大声说话,微光下,一个身材细长的中年人一遍遍地核对箱子上的编号。

他就是梁金生的爷爷梁廷炜。

“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告急。故宫决定转移文物。数十万件文物,装了13491箱又64包,打包就用了一年多。

每次核对到书画文物,梁廷炜尤其细心,他甚至发现自己的父亲与爷爷的作品就在其中。梁家祖上为宫廷画师,供职于如意馆,到梁廷炜已是第三代。1924年年底,溥仪被逐出宫,临时政府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对清宫旧藏文物进行系统点查。熟悉清宫书画收藏的梁廷炜成为其中重要一员。

黎明时分,梁廷炜随文物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故宫文物离开北京后,先存上海,后转南京,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分三批西迁入蜀,直至1947年6月全部东归南京。十余年,文物走到哪儿,梁廷炜及一家人就跟到哪儿。

就在大家期盼着能早日回到北京时,梁廷炜接到密令,挑选精品文物分三批运往台湾。1949年1月6日,招商局的海沪轮载着梁廷炜和第二批1680箱文物离开了大陆。他走时还带走了梁金生的奶奶与两个叔叔,以及哥哥梁峨生。当时,梁家人都觉得这次去台湾只不过是又一次迁徙。哪料自此一别,不但国宝分散两岸,梁家三代也骨肉分离、阴阳两隔。

1972年,梁廷炜在台北去世。15年后,大陆的梁家人才得知消息。1993年,梁金生去台湾见到了家人和爷爷的同事。老人們告诉他,文物抵台后,大家买的全是最便宜的竹制家具,很多文物箱子甚至都没有打开过。直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大家才意识到,怕是回不了家了。蒋介石对故宫文物尤其重视,1954年底亲自视察,还在文物库房门口与梁廷炜等人合影。

在国宝西迁的过程中,梁廷炜17岁的大儿子、梁金生的父亲梁匡忠也“入宫”了,成了梁家第四代故宫人。与父亲分别后,1953年,他从南京调回北京故宫,继续负责文物的清点、定名,至2002年彻底退休。

因为家里有这层“海外关系”,梁匡忠很少提及往事。他用特殊的方式纪念国宝西迁:长子是在国宝押运到四川峨眉时生的,取名峨生;长女在国宝押运到乐山(古名嘉定)出生的,取名嘉生;接着是金生、宁生、燕生。

梁匡忠每天都坐5点最早的一趟公交车上班,神武门外没有站点,但司机每次都主动为他停车。小学时,每每假期,梁金生都提着饭盒进宫给父亲送饭,顺便在宫里逛一逛、玩一玩,“就跟自己家一样”。

1978年梁金生从内蒙古插队归来,一心要进故宫。因为超龄1岁,31岁的梁金生进了故宫工程队,成为一名瓦工。每个春天,他都要爬上宫院屋顶,用红色的瓦刀灰把琉璃瓦的缝隙重新压一遍,这个技术百年未变。他远眺藏书阁及北京城,时常想起爷爷。脚下彩色琉璃瓦被日头晒得很烫,军绿胶鞋踩上去滋啦啦的响。

“天字一号文物”

猜你喜欢

追思会梁家库房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梁家河,我心中的歌
听故事的人
论档案库房工作的管理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西安思源学院举办陈忠实先生追思会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金正日参加追思会
库房与车间(讽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