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责任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17-12-16□王浩
□ 王 浩
落实责任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王 浩
企业要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做到思想认同、政治看齐、行动紧跟。沈志军 摄
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指明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石化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需要党建工作必须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这对各级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企改革进入攻坚期。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在深化改革中,需要各级党组织深入研究如何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和渗透到中心工作中,发挥好党建工作保中心、顾大局的作用。
从严治党进入新常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狠抓关键少数,以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通过压实“两个责任”、强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督问责等方式,不断提高从严治党科学化水平。这就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思想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
员工队伍结构发生变化。当前,90后已走上工作岗位,许多70后、80后的年轻党员干部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年轻党员干部的成长背景不同,如何适应党员队伍结构变化、加强对年轻党员的思想引领是党建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思想认识上同中央要求存在差距。体现在政治站位不高,有些企业重经营、轻党建,认为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好了,党建工作可抓可不抓。在岗位配备上存在“重经理、轻书记”现象,强弱搭配导致经理、书记两者素质存在差异。
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突出。体现在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融合不紧密、不深入,存在“两张皮”现象。其中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也存在党员干部对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缺乏足够认识等问题。有的党组织自身职责定位不清、职责不明,对如何有效参与企业各项决策、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感到困惑。
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短板。当前,一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上紧下松、上热下冷、上强下弱”的问题,没有体现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党建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刚性不强、问责不严的问题较为普遍。
政工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有的企业由于政工干部兼职化、业余化,专职政工干部逐渐减少,致使党建工作疲于应付。部分政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没有随形势与任务变化同步提升,学习研究跟不上,业务能力不强。更有企业存在安置性、照顾性配备政工党务干部的情况。
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
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引领。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政治优势转化,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理念,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纪律,把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
积极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
大抓基层,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确保党支部建设得到同步加强。推进基层单位党政正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不断强化党支部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推动党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把党支部工作情况纳入班子绩效考核,通过双向赋予适当权重等方式,以双向挂钩倒逼双向融合,推动形成“一体两面”做工作、党政协力谋发展的工作局面。
强党建制度建设,做好宣传贯彻和执行。要适时根据中央要求,提高党建制度的科学化水平。要组织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相关制度,通过党建考核、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各企业党建制度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推进党建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坚持和完善党建考核,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完善党建考核体系,并纳入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党建考核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发现问题与督促整改、追责问责相结合,推动党建责任落实生效。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工作保障。要把住入口关,严格选配标准,明确选配条件,突出政治标准,把最优秀的党员选拔到政工干部岗位,杜绝安置性、照顾性安排。坚持按照两个“不低于1%”的原则配备政工党务干部、保障党建工作经费。抓好专职党委副书记配备,注重从生产一线、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员中进行选拔,加强政工党务干部跨专业、跨企业挂职交流锻炼,为企业培养储备优秀复合型人才。研究新形势下政工党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集团公司直属纪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