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2-16田喜昌
田喜昌
(吉林省洮南市人民医院,吉林 白城 137100)
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田喜昌
(吉林省洮南市人民医院,吉林 白城 137100)
目的 探讨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接收的患有急性肾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评价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急性肾衰竭;效果
急性肾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有多种因素共同诱发对肾功能造成损伤,发病后短时间内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急速降低,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以及人体排泄代谢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急性尿毒症、高血钾症以及代谢酸中毒的综合征[1]。该病发病率较高,治愈时间较长,危险系数较高,临床上得到医师的高度关注。目前,急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本文中主要是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肾衰竭的患者40例进行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接收的患有急性肾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5.9±8.7)岁,病程1~7 h,平均病程(3.6±0.5)年,观察组男14例,女6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5.2±7.9)岁,病程1~8 h,平均病程(3.7±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将血液灌流树脂灌流器和血液透析机联合起来,根据凝血时间判断使用肝素的剂量,首次剂量为0.8 mg/kg,然后持续追加10 mg/h,若患者存在出血倾向可选择低分子量肝素。先使用血液灌流,血流量为150~180 mL/min,维持时间为2 h,然后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控制在220~250 mL/min,维持时间为2 h,如此进行4次治疗后转为单一血液透析,维持时间为4 h。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方法同上。
1.3 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的所有症状均消失,尿常规和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尿常规和肾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改善,但是尿常规和肾功能各项指标没有改善;无效:均没有达到以上标准,甚至出现死亡患者。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 论
由于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急性肾衰竭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该病发生原因较多,起病急,肾功能迅速衰竭,并发症危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血液透析的作用是对患者血液中的毒害物质进行清除,从而降低患者的内源性毒素,抑制毒性因子对患者身体的损伤[2],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液质量,进而提高肾功能。血液灌流作用也是净化血液,根据半透膜原理借助灌流器排除体内剩余电解质和代谢物,促进患者机体平衡[3]。两者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对患者血液的净化效果,减少患者炎症的发生,抑制炎性因子的激活作用,从而降低其对肾功能的损伤。因此,近年来,临床上使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对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的频率越来越频繁,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肾衰竭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进肾功能恢复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急性肾衰竭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
[1] 徐 冰,莫 莉,刘大鹏,等.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86例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3(1):48-51.
[2] 吴智慧.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8(29):419-420.
[3] 艾比布拉·艾拜,海日古丽·麦提库尔班.急性肾衰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案治疗的效果评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90-91.
R692.5
B
ISSN.2095-6681.2017.28.65.01
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