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析
2017-12-15冼胜东
冼胜东
摘要: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尤其是小学数学学科,传统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的要求。优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主要的改进方向。分层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层次划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现阶段两极分化的现状得到改善。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探析
0.引言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要求,提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学生的特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善其对于知识获取的简介,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数学学科本身是抽象性学科,更好的教学方法也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实现全面发展。
1.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强调是主体参与特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和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保持的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更多地作为引导者的角色而存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意识。从理论基础上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倡导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的情感意志与价值观成为了主要的培养内容,教育也是基于学生的需要所存在。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人本主义下的教学任务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教材内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自我发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并激发各方面的潜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取得进步。
1.2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来源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同,它围绕教师的晕倒工作,引入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当中,逐步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点的认知。另外,学习过程不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教授知识与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学生在现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去融合新的数学理念,结合自身的能力需求来进行加工优化,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建立更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模式[1]。
1.3 创新主义
创新主义顾名思义,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受教育者的能力作为出发点,在其现有水平下进行引导,了解其能够掌握的其它学习内容,旨在不断突破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在这种模式下,教学强调所有学习者的发展,因材施教地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取得界限突破与能力提升。这一教学理念认为学习者的发展水平具有两种模式,即现有水平与潜在能力,前者指的是学生现阶段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后者则是已存在但未被发展的能力。换言之,教学的立足点应该在这一区域,推动学生进步。
2.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1 强化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通过查阅资料与学习的模式了解分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强化对于教学方法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模式来设置课程教学方案,并且及时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所在。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差异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规划工作。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需要清楚地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正确分析并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让其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来掌握其特性。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底、高的相关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针对教学目标展开有层次的教学划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期间,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从而体会分层教学对于数学教育的促进作用。
2.2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
每节课的授课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合理地规划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加重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考试分数的优秀更加关键。如果学生提出了疑难问题,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肯定,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更理性的态度去面对难题。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教学时可以偏向于课程知识点的重复性联系与基本套用技巧,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需要明确知识点的来源与应用,能力较高的学生则需要培养其创新能力,做到触类旁通,构建有效的学习体系。以前文提到的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来说,从易到难的知识点划分模式相对适合。例如,以简单的生活中平行四边形为切入点,逐渐过度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面积计算公式,了解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理解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基于学生的能力所决定[2]。
2.3 注重教学反馈的作用
受教育者的课堂表现形式与学习效果意义重大,数学学科本身也需要实践基础作为支持,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潜能发挥,突破自身的能力束缚。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分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为丰富课堂内容提供参考和借鉴。实际上,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照他们的实际状况来建立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来强化他们对于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自信心[3]。通过教学反馈,还能够了解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配合沟通情况,例如教师的教学理念、节奏、模式等是否出现问题,学生是否适应;或是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否合理解决问题等,通过这一模式,教师可以及时调整与完善自身的教学,按照学生的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辅导模式与激励模式,让学生更加关注数学学科本身,实现教学相长。
3.结语
分层教学的实施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显著效果。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来说,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素质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如何满足学生的知识成长需求,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成为了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强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云侠. 合理分层 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J]. 甘肃教育, 2010(24):51-51.
[2]马海鹰. “班内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教育, 2016(22):12-12.
[3]廖金莲. 分层施教,让每位孩子喜爱上数学课——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的体会[J]. 科学教育, 20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