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活体验融入技校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

2017-12-15潘丽好

职业·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活体验职业指导课程

潘丽好

摘 要:本文结合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技校学生对职业指导课不够重视、学习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就如何将生活体验融入职业指导课堂的模式进行探讨,从课前准备、课堂授课和课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活体验 职业指导 课程

职业指导课程是帮助认识职业、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课程。因此,教学中只有做到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效果才最佳。将生活体验融入职业指导课程,一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中,提炼出与管理有关的行为,引起技校学生对管理类学科的重视,认识的改变才能让学生发挥更大主观能动性去学习;二是多从身边例子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和案例场景,而不仅仅是书本的案例,三是要将新学到的职业指导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布置课后练习时结合实际,而不仅仅是概念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从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够重视

技工学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中、高考落榜生,他们选择技校大多数是抱着学一门技术谋生的心态,对文科类的课程往往觉得不重要、不实用,直接导致学习态度上的不重视,因此,积极性不高,课堂不专心,他们没有意识到职业指导知识对于自己就业以及将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作用。

2.课程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学生在进入技校之前完全没有学过职业指导的相关课程,也没有工作经验,可以说是零基础,如果课堂内容只是传统的讲授知识,案例不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3.缺乏实践

技校学生大多数喜欢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而在校期间,职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机会极少,所以,学习的知识没有接地气,学生积极性不高,如果不想办法、不采取积极手段去改进,很容易形成不良循环。

二、将生活体检融入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做法

1.课前准备,以生活体验为课程做铺垫

课前准备是课程学习和授课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很关键。不少技校学生存在重技能、轻文科的心态,很多技校生没有意识到职业指导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学习兴趣也不大,如果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多从生活体验中提炼出与职业指导相关的案例,特别是与学生相关的,比如本校往届毕业生的案例等,这些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即使没有进入工作岗位,这些方面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让技校学生重视职业指导课程。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与下节课程内容相关的任务,作为答疑题,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职业指导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在课程教学中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景。

例如,在学习“简历的写作”这一课题时,可以事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去制作自己的简历。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准备好优秀简历模板和简历评分表,在课堂中加入互评简历的实训环节,让学生互评简历,教师点评,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学习兴趣一下子提高了。此时教师便可结合课程内容,做讲授和总结。在进行这一环节时,要注意的关键点是这些任务难度不大,学生都能较轻松地完成,或者教師做好提示和引导,从自身体验和需求中挖掘出案例,因此,学生也愿意做此类型的课前任务。

2.课堂教学,从生活体验中创设案例场景理解新知识

单纯讲授理论,容易造成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如果引用一些书本的例子也未尝不可,但职业指导学课程更注重的是实践性的知识,对于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就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技校学生来说,书本的例子对于他们来说也较陌生,若是不感兴趣的例子,学习效果往往会打折扣。如果能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设置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由于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体验过,耳濡目染,再经过教师讲解,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如何择业”这一知识点时,利用学生当时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生活体验中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和案例:A同学一开始选择了会计专业,第二年才发现不喜欢不合适,心态又没调整好,最后因学习多门课程不及格无法顺利毕业,更耽误了就业。这个案例,几乎每个同学都经历过,当初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时候,是怎样选择的,现在看当初的选择是否科学正确?这个时候,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陷入思考,因为几乎每个同学都经历过这样的“抉择”,很多人可能当时还因此纠结过、茫然过,不少学生都会积极发言说自己当初是怎么选择的,当有些学生说到自己并不会选择的时候,甚至于可能现在还后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始讲授。以此体验为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当初做选择时,有没有想过自己想要做什么?也就是有没有目标?有没有如何实现目标的想法方案,进而引出择业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提炼出来,上升到定义、理论,他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体会也深刻,从而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实现学习目标,效果良好。

3.课后练习,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在新课学习完成后,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后练习,这是将所学知识接地气、会应用的关键环节。要想呼应职业指导的本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课后布置任务就同样需要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应该打破传统形式——答案直接可在书本获得或摘抄,这种课后练习对于知识的升华和应用难以起作用,也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给学生去完成,同时要注意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实际。

例如,在学习完“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后,可以布置让学生给自己做一份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或者举行一个班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这样的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巩固计划的相关知识,又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并且都是与每个学生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对将来也有裨益。

例如,在学习完“准备面试”这一课题后,可以设置这样一类课后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求职意识进行工作岗位调查,收集资料。学生对此类作业很感兴趣,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对将来就业做了准备。此类作业,将生活体验和知识紧密结合,既可以强化知识,又学以致用,学生也很感兴趣,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完成,学习效果更好。经过实践探索,将生活体验融入到职业指导课程当中比起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更显著,能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职业指导课程,激发学习兴趣,意识决定行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接地气的教学,始终坚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训练如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对他们日后实际工作和将来人生都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将生活体验融入职业指导课程需要坚持下去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东风等.技校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5.

[2]徐雪兰.让生活经验融入课堂服务于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8).

(作者单位: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体验职业指导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小学思品教学要与儿童身心体悟相融合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