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出钢轨新亮度
2017-12-15王碧清王聪
王碧清+王聪
不分寒暑,常年驻扎在高铁线路上,与145米长的黄色打磨车为伴,住在人均不足4平方米的封闭式宿营车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空气里渐渐泛起凉意,有人笑谈何处赏金秋,有人互相问候“立冬到了,要吃饺子”……这些自由无拘的温馨日常,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却有点奢侈与不易。
他们是来自北京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线路打磨一车间二工队的青年文明号班组成员。这个团队主要负责高铁轨道的打磨与维护,以保障高铁安全平稳运行。
不分寒暑,常年驻扎在高铁线路上,与145米长的黄色打磨车为伴,住在人均不足4平方米的封闭式宿营车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采访前,他们刚刚结束了历时三个多月的石济客专预打磨阶段,已为下一步线路正式开通“磨”好了轨道。班组长孟维旭说,接下来要继续赶赴另一条线路……
突破创新 引领标准化流程
在北京铁路局,孟维旭所在打磨班组因为业务水平过硬,先后负责京沪线、津秦客专、大(同)西(安)客专、哈大线等多条北方高铁线路的钢轨打磨工作。从预打磨到后期的定期修复性打磨,班组都在平滑光亮的轨道上留下了专业而精准的“钢之轨迹”。
2009年,孟维旭从大学毕业。当时,我国大陆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运行了一年时间,中国高铁事业大幕初起。成为北京铁路局基层车间的一员后,孟维旭从实习生开始,一步一脚印,一年一蜕变,从一名机械车操作号手成长为车队长、副工队长、段级最年轻的工队长,并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在2016年被授予北京铁路局“青年文明号”。
目前,北京铁路局共有7列打磨车,2010年时,孟维旭所在的班组不仅拥有了国内第一列96头钢轨打磨车,而且这个年轻的团队在困难面前敢于担当,一步步探索成长为打磨尖兵中的利刃。从初期机械操作培训开始,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没有前人开路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分析、总结,突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逐步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打磨标准化作业流程。“80后”技术骨干齐书昌在进入检修段线磨车间担任技术员后,独挑大梁,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四本、平均每本600页的机器操作指南,为班组人员掌握前沿的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化作业流程,以及后期课题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1年正月初三,东北的黑土地尚未从春意中完全苏醒,家在黑龙江的孟维旭接到了任务通知——进行京沪线预打磨作业。京沪线预打磨,时间紧、任务重,他和家人简单地交待了几句,便一刻不停地赶回了北京。
预打磨是通车环节上的重要一环。经过详细的打磨技术方案研讨会后,孟维旭和团队在年初六踏上了打磨征程。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从北京南站到徐州站,孟维旭等人夜以继日,保质保量完成了作业。
据了解,京沪高铁是第一个按照钢轨质量要求、有针对性剖面打磨的高铁线路,比原来打磨线路的要求更高,针对性更强。之前的钢轨打磨大多按照国标60轨进行,现为适应线路上运行的各类高铁动车车轮踏面需求,都制定了不同的打磨技术方案,将高铁钢轨打磨成与动车组车轮踏面高度匹配的廓型,使轮轨关系保持最佳状态。这样既可以延长铁轨的使用年限,又可以满足乘客的舒适需求。
进入后期钢轨维护阶段,为了消除京沪高铁线路上多处钢轨波磨、双光带过宽不居中不连续等区段,齐书昌组成技术攻关小组,连续一个多月进行模拟打磨获取数据,自主设计出几十套适应京沪高铁不同区段的钢轨打磨模式,最终形成了打磨后钢轨廓形光带宽度更精细且连续居中的打磨标准,为后续北京铁路局高速铁路钢轨打磨作业施工组织和技术组织的流程规范了标准。
比学赶超 追求更高技术水准
中国高速铁路虽然年轻,只有短短九年历史,但在年轻一代铁路人的奋发努力下,奔跑出“新速度”——不断完善的标准化打磨作业流程、不断突破创新的领域课题,使得我国高铁轨道成为当之无愧的高质量打磨典范。
相比其他线路,孟维旭介绍,京沪高铁的沿线坡度比较大,为了把京沪高铁原始质量较差的困难区段打磨成精品区段,在每次作业前,他们从设备、物资、人员等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在抓好传统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开展高铁打磨的操作实训、应急演练,不断提升班组青年的作业能力。
齐书昌还成立QC(质量控制)小组,创新科研课题,从学术层面,提升车间打磨水准。比如,进行“线位开关改造”“液压走形改造”等,提升打磨平顺性,既省机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齐书昌本人不仅获得段级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所在QC小组还荣获2015年度北京局质量管理三等奖。孟维旭自豪地补充道:“他们小组还被称为‘磨刀石小组,也是今年的党员优秀品牌项目。”
从逢山开路到为他人搭桥,班组骨干成员齐心协力、砥砺奋进、严格自省,不断超越自我。
每一次的打磨作业,都需要事先和相应的铁路部门协调好“天窗”点,必须在轨道封闭时间内完成作业,如果在轨道上的打磨车突发状况,无法移动,在封闭时间内依然没有解决,就会引起后续列车进站冲突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可想而知齐书昌心中的压力。
当然,技术员的工作不仅仅是遇到意外情况抢险排险,相关的打磨作业操作都需要由技术人员全程把控,从前期测量开始,逐步汇总测量结果、总结分析,再进行轨道轮廓设计,后期测量对比,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容不得丝毫马虎。严格的计算、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成果也是显著的,比如在QC小组努力下,高铁钢轨打磨的误差量稳定控制在0.2毫米,比普通线路0.3毫米的要求更加精细,稳定性更强,达到了高铁轨道打磨标准中的领先水准。
每期连续20天的封闭作业,作业中24小时都与线路打交道,遇到紧急任务,要即刻冲向第一线,这是许多铁路家属最熟悉的一幕。在孟维旭宿营车的房間里,有一张全家人的合影,还不到一岁的孩子笑得灿烂。许多铁路基层员工将自己的青春留在了自己热爱、敬畏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锻造着新时代铁路人拼搏奋进的脊梁与担当。
责任编辑 王海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