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2017-12-15叶勇盛

职业·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电工电子一体化

叶勇盛

摘 要:面向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材开发为例,重点谈了一体化教材开发的要求及实践过程,以供开发一体化教材时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电工电子 一体化 教材开发

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是技工院校机电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能解决工作过程中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渗透,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认真研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充分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深化技工院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加快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符合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面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在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过程中,建设高质量的一体化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保证。

一、课程目标分析

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能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用元器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二、传统教材存在的问题

1.以理论为主,强调完整的知识体系、正确的计算和严谨的逻辑论证

目前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力度远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求。传统的电工电子类教材以理论为主,强调完整的知识体系、正确的计算和严谨的逻辑论证,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活泼、好动、数学基础较弱,其枯燥的理论、乏味的计算让很多技工院校的学生直接在专业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专业学习及就业。部分项目化教材也仅仅是对传统教材章节的简单迁移,没有从根本上体现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2.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有效衔接

“双证制”是技工教育的特色之一。它要求学生在完成技工阶段的学习后不仅要獲得学历证书,还要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即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但目前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三、一体化教材开发的要求

1.转变观念

当前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使用传统的学科式的教材作为教学的载具,易使机电类专业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逐渐失去对专业的兴趣。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才能完成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一体化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2.明确课程改革内容

一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何教育教学的改革都必须深入课程领域才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而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也就是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国家职业标准属于工作标准,因此我们的课程改革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

二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要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课程的定位与方向、课程的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和社会能力。特别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渗透。

三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一体化教材开发。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的方式,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解为与典型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并采用工作页的形式将若干个学习任务呈现给学习者。按照这种形式来组合教学内容的教材,有利于实施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行动导向等具有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组织本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从而实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即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一体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良好互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因而更加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技工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操作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实训场地的建设与实训设备器材的配备,从过去较注重验证性实验向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操作的教学模式过渡。

四、“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材开发实践

1.内容结构分析

教材内容由电工模块和电子模块两部分组成。总学时不超过180学时(60万字);一般以120学时(40万字)以下为宜,否则教材太厚、成本也较高,直接影响到部分学校及师生的选用。部分内容采用“选用(学)”“任务拓展”“阅读材料”等方式提供,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与人才培养层次,便于教学者选择。endprint

2.典型工作任务载体开发

经过行企业调研与实践专家访谈后梳理出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教育部2009年颁发《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中级、高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以项目为主线,创设用电安全技术、认识直流电路、安装照明电路、安装继电控制线路、装调直流稳压电源、装调基本放大电路和装调简单数字电路7个项目,每个项目配有相应的工作任务、习题和参考答案,将职业技能考证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

3.提纲编写(以“装调直流稳压电源”及“装调基本放大电路”项目为例)

任务的选择除了考虑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必须同时便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如安装、制作与调试的内容),尽量去除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包括功能的测试等)。任务的选择原则,一要选择关键的知识(技能)点,二要符合“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要求,如在“装调直流稳压电源”项目中分立元件的串联型稳压電源,现在一般已不选用;又如“放大电路”项目中不再选用功放电路(特别是采用分立零件的OTL功放电路)作为放大电路的重点内容。根据以上原则完成教材编写提纲的编制,为后续具体内容的编写提供有力支撑。“装调直流稳压电源”及“装调基本放大电路”项目编写提纲如下所示。

项目一:装调直流稳压电源。

任务1(4课时):识别常用元件。知识点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整流、稳压、发光二极管)的特性、识别及检测,晶闸管介绍,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分析。

任务2(6课时):制作三端可调稳压电源。知识点包括:稳压电源工作原理分析,芯片介绍,电烙铁的使用、焊接技巧及注意事项,制作、调试电路。

项目二:装调基本放大电路。

任务1(6课时):认识三极管。知识点包括:三极管特性、工作状态,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

任务2(6课时):制作自激振荡电子闪光灯电路。知识点包括:反馈类型,电路原理分析,电路组装与调试。

任务3(6课时):制作报警电路。知识点包括:差动式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报警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4.实践效果

根据编制的编写提纲编写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材作为电子工业出版社“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课程改革创新规划”系列教材之一正式出版,并在多所技工院校内推广使用,反馈良好。目前笔者所在系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改革后,借助开发的一体化教材,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项目制作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师生关系日趋和谐,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加强,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流失率,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捷.电工基础与技能一体化教材开发的探讨[J].职业,2014(15).

[2]吴献文,陈承欢,刘志成等.基于项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开发思考与实践——以局域网组建与维护项目课程教材开发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3]申凤琴,孟宪芳.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

[4]王利懿.中职学校实训类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以电子电工专业为例[J].才智,2014(9).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电工电子一体化
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研究
关于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初步探索
焊接机器人系列教材开发与应用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