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理疗加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痉挛期的临床研究

2017-12-15田有军刘娉婷李建波杨华刘昌勇张莉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中药熏洗脑卒中

田有军 刘娉婷 李建波 杨华 刘昌勇 张莉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理疗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痉挛期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后进行常规康复理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命体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理疗+中药熏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瘫肢体症状,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 中药熏洗; 中医康复理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0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0-0028-02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相关统计表明,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就有250人患有脑卒中[1]。多数脑卒中患者都会伴有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及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症状之一就是痉挛。相关文献表明,患者在第一次脑卒中后的3个月和6个月内出现肢体痉挛的占比分别为63.7%、65.7%左右。肢体痉挛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无法正常伸展和屈肌痉挛,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且给患者带来较大痛感,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使康复进程延缓,降低生活质量[2]。此病癥的病因主要是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导致中枢反射在脊髓水平中的抑制状态解除,大幅度增加了肌肉张力。现阶段,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即Rood、Bobath、Brunnstrom等运动疗法,其中融合了促通技术和抗痉挛训练、牵伸痉挛肌肉、保持关节活动度、良肢位摆放等疗法,药物治疗通常使用的药物有盐酸乙哌立松、丹曲林、盐酸替扎尼丁、地西泮及巴氯芬等,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此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具有特有的优势。择取2017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经头颅CT和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肢体痉挛症状,给予中药熏洗+康复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经头颅CT和MRI检查后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肢体痉挛症状,且满足全国脑血管会议所确认的诊疗标准[3-4]。诊断标准: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5]。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卫生部门以及中华医学会在2005年确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6]。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6~71岁,平均(62.3±9.89)岁;病程(30.21±11.57)d。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5~72岁,平均(62.1±9.92)岁,病程(30.18±11.61)d。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理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后再给予康复理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1)常规康复治疗:给予患者物理治疗,主要技术为PNF技术和Bobath技术,进行上肢运动治疗,如拮抗肌肉群力量训练、痉挛抑制等,每天进行一次治疗,每次治疗40 min。(2)生物反馈治疗:使用加拿大Thougt Technology公司制造的双通道生物反馈治疗器械,若训练肌肉放松,则应将电极放置在患者的肱三头肌肌腹处,若训练肌肉力量,则应将电极放置在患者的肱二头肌肌腹处。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必须根据仪器的提示进行肌肉的放松和收缩,直到完成目标表面肌电幅值,每天进行一次训练,每次训练20 min,每日1次。

治疗组先接受中药熏洗治疗:田七20 g,苦艾、鸡血藤各60 g,防风、桑枝、当归、红花各30 g,加入1.5 L蒸馏水中浸泡1 h,大火煮沸,转文火煎煮20 min,将煎煮好的药液倒入盆中。按照上述方法煎煮第二煎汤药,将两次所得药液合并,趁药液未冷却对患者的患肢进行熏蒸。患者先用其健侧试温,待能够耐受后将患肢放在熏洗架适当位置上,使用大浴巾或布单盖在患肢上,避免蒸汽外透,利用药液的蒸汽熏蒸患肢。直到药液温度下降至38 ℃~45 ℃后,再将药液淋到患处,每天熏蒸一次[7]。随后再接受和对照组同样的常规康复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

若患者在治疗前进食,则应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熏蒸,禁止空腹熏蒸,且在熏蒸完成后要避免风寒,防止穴道大开使风寒邪气大量侵入。熏蒸完毕后要提醒患者穿衣保暖。不良反应:中药熏蒸无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见皮肤过敏,若出现过敏可停用,予抗过敏药物口服及外用[8]。

1.3 判定标准

利用MAS等级标准(Ashworth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改良Ashworth量表(MAS)等级标准评分分为:0级,患者的无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无明显的阻力;Ⅰ级,患者的肌张力轻微增加,开展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ROM终末端具有轻微阻力;Ⅰ+级,患者的肌张力稍有增加,开展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前1/2 ROM中轻微卡住,后1/2 ROM中始终保持轻微的阻力;Ⅱ级,患者的肌张力出现轻度增加,开展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大部分ROM内均具有一定的阻力,但是仍然可活动;

Ⅲ级,患者的肌张力出现中度增加,开展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整个ROM内具有一定的阻力,活动十分困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缺陷程度(Barthel)的评价标准总分为100分,即为患者生活能自理,同时恢复了劳动和工作能力。略有功能缺陷,生活尚能自理为75~95分;有一定功能缺损为50~70分;功能缺陷程度严重为25~45分;功能缺陷极为严重为0~20分。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 21.0处理和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MAS等级标准(Ashworth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MAS)等级标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MAS)等级标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I)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药熏洗的方法是通过在患者的患处皮肤进行药物煎汤熏蒸,借助熏蒸的热力和药物的药力,利用黏膜和皮肤使其在肌体产生作用,使患者的气血顺通、脉络调和、腠理疏通,进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本研究中的药方中,田七、苦艾、鸡血藤、桑枝、宽筋藤等药物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和温经通络的效果,若患者的肌肉张力增高原因为痰浊火热导致的经络闭阻,此方的效果显著,且中药成本低,便于患者长期使用。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脑卒中患者的肌肉张力升高和痉挛是因为患者的上运动神经元遭到损伤,高级中枢不再对牵张反射进行调控,使其始终都为亢进状态所导致的[9]。牵张反射主要受到中枢系统调节,当中枢系统受到损伤后,失去对上运动神经元的控制和抑制,提升了神经元的敏感性,导致其处于兴奋状态,继而增加了肌肉张力,产生痉挛状态。

脑卒中患者的肢体痉挛情况主要为屈伸不利、肢体痉挛、肘臂拘急,在中医领域属于经筋病。《素问·调经论》中提到“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本研究将中药熏洗治疗与康复理疗联合,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方中苦艾燥湿除寒,温经止血[10-11]。防风具有平熄内风、辛散外风的作用,进而起到贯通经络、止痉的效果;鸡血藤舒筋活络、行气养血;田七和当归能够滋养筋脉、活血养血;伸筋草能够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红花能够活血化瘀。多种药物作用下达到息风止痉、舒筋活络的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脑卒中肢体痉挛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熏洗+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痉挛情况,相较于治疗前和单一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P<0.05)。所有患者的BI值在接受治疗后均有所提升,相较于治疗前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中药熏洗+康复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瘫肢体症状,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且无不良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兆苏,姚崇华,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2]欧海宁,卢伟焰,赵书恒,等.中药熏药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1099-110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饶明利.《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摘要(三)[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1):5-6.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科研协作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S].1996.

[6]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S].2005.

[7]蔡凯.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7):764-765.

[8]杨军,孙灵芝.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60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83-84.

[9]张忠霞,张学玲,高汉义.中药熏洗加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3):98-99.

[10]钦晓英,葛秋华,叶祥明.中药熏洗结合中频电疗治疗偏瘫后肩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5,14(5):461-463.

[11]刘华利,汪建英,陶英.中药熏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9):1724-1725,1728.

[12]王有科,覃兴乐,唐汉庆,等.中药补阳还五汤熏蒸治疗脑梗死机制的研究[J].右江医学,2017,45(2):154-156.

(收稿日期:2017-08-11)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药熏洗脑卒中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20例临床观察
中药熏洗治疗慢性骨髓炎伴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
滋阴润肤方中药熏洗治疗小鼠皮肤瘙痒的实验研究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