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站在世界地图前
2017-12-15余玮
余玮
中共十九大,吸引全球目光。中国的成功经验不仅印证自身选择的正确性,而且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7天,168个小时,1818位境外记者,6场记者招待会和8场集体采访活动……中共十九大期间方方面面的问与答,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超过1800名境外记者前来报道十九大,这个金秋的北京深深吸引世界目光。通过十九大来解码中国,成为世界舆论的一致愿望。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说,十九大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内会议,更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会议。英国广播公司则用了更形象的比喻,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中国将为世界经济的未来提供新的智慧与方案。“中国共产党就好像打开了自己家的卧室,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参观,用实际行动将自己公开透明的形象展现给世界,表达出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开放和自信。”《赞比亚时报》副主编杰克逊·米瓦这样形容十九大的话语,反映出国际社会普遍看法。备受关注的盛会,让世界进一步认识昂扬自信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了解开放进步的中国。
中国自信激励世界
大会新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3068名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十九大,其中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达1818人,比十八大时增加6.7%;外国记者来自134个国家,比十八大时增加19.6%,遍布世界五大洲。
“中国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的这五年,我会选择‘快速。”三年多前,为了探究中国发展之谜,伊娃来到上海工作。置身中国的发展浪潮之中,她如今更加感叹中国的“神奇”。作为荷兰报业联盟的一名记者,她坦言十分关注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具体问题。问及原因,她快人快语:“因为我在荷兰国内的受众很关心,大家都想要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十九大开幕前,十九大新闻中心组织外国记者赴15条采访线路进行采访,从北京到上海,从福州到厦门,无论是乘坐高铁沿途看到的風景,还是在不同的城市里感受到的变化,都让外国记者们感叹不已。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人民的友好,每个人都可以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
一批外国记者来到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寻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纪念馆内的展板和遗迹,诉说着96年前那些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里掀起革命狂澜,彻底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奋斗的政党,是一支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有一种能够战胜一切的意志力,正是这种意志力引领中国走到了今天的地位。”参观完毕,阿富汗通讯社记者帕尔维兹·卡罗哈伊勒颇为感慨。尼泊尔《共和报》记者森吉特·森格罗拉则说:“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8900多万党员,真是一个奇迹。”在森格罗拉看来,没有开放的眼光和前瞻性的思路,中共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无法在短短几十年带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并取得如此辉煌的发展成就。
十九大召开期间,100多名外国记者“组团”来到河北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采访调研,近距离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中国进程。世界特产小镇、亚洲单体最大的香蕉库、蔬菜交易区……外国记者们对中国生鲜食品流通体系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来之前我以为这里就是传统的农贸市场,今天眼前看到的是一个庞大的农产品物流园,现代化水平很高,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可以说,这里不只是一个市场,它更像是一个城市。”市场的规模化经营和智能化运转让加拿大记者欧曼惊叹不已。物流园的规模化及产业化运作模式让老挝巴特寮通讯社记者苏卡维·色帕翁感慨良多,她表示:“中国领导人做出了非常好的发展规划。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老挝和中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希望老挝能够更多地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
第一次来中国的埃塞俄比亚通讯社记者西塞对中国的一切都感到惊奇,“我知道中国发展非常好,百闻不如一见,到这里来亲眼看了才知道,中国的发展水平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近年来,大批中国公司和中国投资来到埃塞俄比亚,‘一带一路建设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我们工业基础薄弱的落后面貌,更给埃塞俄比亚带来了希望和未来。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的梦,也是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的梦。中国繁荣发展,我们同样能从中获益,而且我们已经受益。”
采访十九大,使外国记者获得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的最佳窗口。上海陆家嘴、广东港珠澳大桥、杭州阿里巴巴……外国记者实地探访后,更加清楚地理解了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原因。北京展览馆,外国记者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太惊讶了”“非常了不起”成为他们谈论观感时的高频词。“这些成就都源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英明政策。”约旦通讯社外事记者萨利赫如是说。
据十九大新闻中心介绍,十九大确定开放的34个代表团全部如约开放,记者问答时间充裕,互动环节每场不少于35分钟。多个代表团主动将问答环节延长。十九大新闻中心提供多种语言的报告稿,包括英、俄、法、西班牙、葡萄牙语等被使用最多的语言,也有老挝、韩语等小语种。印度写作网总裁兼总编辑马尼什·昌德敬佩地说,这充分体现出十九大会议组织安排的务实和开放。
“开放来源于自信,自信又可进一步促进开放,这两个因素在大会中体现得很鲜明。”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卡瓦略教授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外国人士的心声。大会召开前,负责外文版校译的外籍专家参与到翻译工作中,负责十九大报告10种外文版中的英、法、俄、西、日、德、阿、葡、老挝9种语言版本校译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邀请外籍专家参与党代会报告校译。参加十九大报告校译工作的阿拉伯文专家叶海亚感慨地说:“十九大邀请外籍人士参与报告的翻译和核校,是一种高度自信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毫无隐瞒、公开透明态度的体现!”endprint
在大会召开前10天,负责外文版译校的外籍专家拿到报告文稿。翻译工作开始的第一天,俄文专家凤玲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看过这份报告,你能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报告吸引着我,其他的一切都忘了”。德文专家吕宁说:“十九大报告里对实现中国梦的部署和中国梦由哪些方面构成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这些具有非常的吸引力。”
“人民总是被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在报告中体现得非常明确。”葡萄牙文专家拉法埃尔表示。“也就是说,一切从人民出发。当人民提出某一个问题,党就立即研究考虑并解决。”老挝文专家拉姆恩·乔维吉说。英文专家桃李则说:“即使是外国人,我也能感受到报告背后的决心以及其中包含的重要思想。”
作为外籍专家译校报告,光中文好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中国国情和历史,对国家发展理念、战略、方针有所领悟”。31岁的法文专家福佩吉说。9名参与党代会报告外文版译校工作的外籍专家在中国工作生活,对这五年间的变化有切身感受。直面问题,赞叹成就,他们对未来中国充满期待。“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这从永远客满的餐厅、广场上跳舞的人群就看得出。”无现金支付、共享经济……科技创新成果被不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凤玲和其他几名专家在翻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内容时,产生了强烈共鸣。巨变远远不止发生在经济、社会生活领域。吕宁说:“中国出现了许多新的政治风尚,风清气正,公开透明,积极向上。”
中国声音振奋世界
十九大召开牵动着海外一颗颗炽热的中国心。纵然相隔万水千山,始终心系祖国的中国驻外使领馆外交官、中资机构人员、维和官兵和留学生、海外华侨华人纷纷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平台等渠道关注此次盛会。他们纷纷遥寄祝福,期待十九大翻开中国发展的新篇章。
十九大召开期间,驻刚果(金)第二十一批维和工兵分队每天利用1个小时组织任务区维和官兵集中收看大会盛况,并从人民网下载十九大报告精神要点,出版《蓝盔劲旅》十九大特刊供外出施工的官兵学习。驻刚果(金)第二十一批维和工兵分队政工组长王俊说,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看到这句话,我们维和官兵特別激动。作为维和军人,我们要做好和平理念传播者,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继续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宁贡献中国力量。”
身在海外,我驻外人员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埃塞俄比亚的中资企业组织员工集体收看十九大开幕会,认真聆听报告。埃塞俄比亚中国商会代理秘书长王希学说,“身在海外,我们为国家的历史性变革而深感鼓舞,十九大精神催人奋进。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影响力不断提升,祖国的强大与繁荣成为我们中资机构在海外创业的坚强后盾。”
“十九大不只是中国自己的盛会,世界同样瞩目中国的未来发展和走向。”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吴少康表示,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在非洲,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国对世界的积极贡献。
中国在韩侨民协会总会会长王海军说,祖国的强大是海外华侨华人最大的企盼,也是我们最强有力的依靠。他表示,海外华侨华人有着独特的融通中外的优势,必将紧紧跟随祖国的步伐,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宏伟发展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
黄埔军校澳大利亚联谊会会长陈蔚东表示,作为投身于全球范围内反独促统运动的华人,最关心的还是祖国的统一大业,衷心希望在新时代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能够有所突破,只有国家统一,才能完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坚决反对‘台独的同时,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为大陆与台湾同胞之间的交往定下了基调。”
中国道路激荡世界
在十九大新闻中心的一场记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曾提问说,中国在全球的美誉度能比肩美国,是不是靠花钱做形象广告?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的回答是,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靠的是对世界的贡献。
那些响当当的世界贡献包括,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下,中国经济平稳,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再有,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也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减贫脱贫等全球性挑战作出了中国贡献。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以来的工作时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中国共产党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明确脱贫工作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要求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1975年随时任德国总理施密特首次访问中国。今昔对比,他十分感慨:“上世纪70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庄严承诺,付出的切实行动,令世界惊叹。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亚兹妮·艾波尔认为,精准扶贫是一门“艺术”,而中国精通这门“艺术”,因为“通过经济改革和工业化,中国成为第一个完成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赤贫人口比例减半的发展中国家”。在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眼中,中国共产党总是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他由衷感叹:“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密度最高、推进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多的五年。彭博社的报道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多达89次提到“环境”及相关词语,认为这彰显出中国将经济发展重心从重工业向低污染行业转移的决心。endprint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丹·阿明说,“我非常赞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借用这句话,可再生能源也是金山银山。”他表示,中国正在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全球能源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美国新闻网站Quartz刊文称,中国在降低能源消耗和节约资源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中国越来越重视治理环境污染,致力于从过多依赖化石燃料转向减少空气污染和煤炭产能过剩问题,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年逾九十的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博士对中国生态文明领域的建设成就赞誉有加。他表示,“从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可见,中国对环保相关领域的重视提升到空前高度。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克贝尔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说,十九大绘制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前景和蓝图,向世界阐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这种开放自信的姿态受到世界各国欢迎。“开放和自信也表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当中。他为中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期的发展规划制定了政策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对内对外的进一步开放,需要通过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接轨来实现。实际上,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也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以中国在全球化发展过程当中不仅是一个受益者,也要成为一个重要参与者。”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形象早已不只有熊猫和长城,留在国际舞台的中国印记是,这个国家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写入了联合国决议,这个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打通着各国间交往的阻隔。一个个中国方案、中国声音,世界在聆听。
国际社会密切关注正在举行的中共十九大,瞩目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探寻未来中国与世界发展的走向。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毫无疑问,习近平的报告及围绕报告进行的讨论,都说明中国致力于面向未来的发展。”国外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简单套用教条,也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而是当代中国创造性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形成的创新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获得新的实现形式。
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首次集体亮相,吸引全球目光。印度德里大学教授拉尔长期关注中国,在他看来,未来中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艰巨任务,国际格局也正处于巨大调整之中。如何应对这些任务和挑战?拉尔认为,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讲话中提出的几个时间节点给出了清晰的解答,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些坐标展现出未来五年工作着力的重点,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世界大党和大国的新风貌。
走向未来,勇敢担当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世界的尊重。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文章指出:“中共不仅仅是一个执政党,更是一个使命党”“无论在实践还是制度实际层面,较之世界上其他的政党,中共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执政党。”
古巴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巴拉格尔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作出的最佳选择。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己的历史、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缘政治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倡导的是一个多极世界,并把和平共处、与各国平等合作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與日俱增。”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说,中国执政者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为人民提出一种远景,而且总是能够实现这种远景。在整个世界充满不确定的时候,中国给世界提供了难得的确定性。如今,在国际社会看来,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不仅是中国的,也将是世界的”,“这是一次关乎世界未来发展的盛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到此时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00多万册,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成为外国领导人同中国领导人会面交流时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世界对于中国国家治理与未来发展的深入解读,不断印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多年前的预言:“比中国的经济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念、社会发展方式、对外政策,会在国际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共鸣。”
印度孟买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主席库尔卡尼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述非常赞同。他认为中国不仅在理念上具有平等、开放、包容等特性,而且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有的放矢。库尔卡尼对“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这一观点非常赞成,认为“自我封闭的发展道路只能使自身的发展受限,最终会被时代所抛弃。各个国家应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找出共同发展的路径,塑造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在这方面,中国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
责任编辑 华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