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式的烧钱教育需反思
2017-12-15华教
华教
热点链接
2017年的暑假后,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们的朋友圈热传——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却抱怨不够女儿一个暑假的教育消费。其实看了这位妈妈列出的账单后会发现,她为孩子暑假花费的大头是去美国的游学项目,达到了2万以上。近几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改善、教育理念的提升以及国内相关政策助推,动辄几万元起价的海外游学,已成为家长们作为孩子旅游、教育的一个越来越热的选择。可是面对游学这件事儿,家长们对这种烧钱教育是否真正结合了家庭实际和孩子的成长需要呢?是否对当前的游学项目有清醒的认识呢?暑假已远去,一年一度的寒假到来了,家里的孩子要不要送去游学呢?
火爆的游学市场
随着“走出去”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意识到树立孩子国际视野,培养国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带着学习之名,游走异国风情”的假期游学项目也日渐火爆。
目前,国内游学市场的主力军是“00后”甚至“05后”的青少年,他们的父母大多是40岁上下的青壮年人群,接受过“应试教育”洗礼,相比老一辈人群,他们更乐于创造条件让孩子脱离刻板的教育模式,渴望让孩子接受新式教育,从小养成国际化的思维方式。根据英孚教育提供的一份全国性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中小学生中,18.2%的被访者表示曾参加过海外游学,其中,47.2%的人在16-24岁第一次出国,而不满16岁就有此经历的孩子占26.9%。
有留学机构人士算了一笔账:仅按人均消费3万元来计算,中国赴海外游学的市场总规模大约能达到上百亿元。而根据《2016年国际游学发展报告》的预测,这一领域在10年后将形成万亿级市场。在暴利的驱动下,游学产业链早已延伸至学校、旅行社、留学中介等。
目前,美国、英国、澳洲、新加坡、欧洲都是游学的热点地区,并且发展出各自的特色,满足中国人“名校情结”的美国高校游也大受欢迎,而文化、艺术之旅则成为欧洲游学的项目特色。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考查一下全国各大游学机构、旅行社的寒暑假游学项目,发现各种线路让人眼花缭乱。据了解,寒假还未到,某著名校外教育机构的欧美线路早已经爆满,这需要在很早的时间里提前預约才行。
家长为何选择“烧钱式”教育——游学
“烧钱式”教育的背后既有炒作,更有家长的焦虑。一位家长以博弈论解释家长们争相“烧钱”的怪圈。譬如校外补课,教育部门呼吁减负,对于家长及学生来说,选择有以下三种:如果所有人都减负,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他人减负你增负,你将取得相对优势;其他人增负你减负,你就会处于弱势地位。权衡利弊后的家长有可能选择合作么?绝无可能,只有互相主动增负。另外的各种特长班、国内外游学,也是同理。
“烧钱式”教育带来的更大恶果是人为打破了基础教育所追求的起点公平。“尤其是农村孩子、底层家庭、弱势学校的学生。”江苏省社科院何雨博士认为,“在这种规则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类培训、游学机构。”但本质上来说,家长要“烧钱”,为孩子提供更好的资源,是由于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呼唤。但是,要改变以上的现象,更需要国家教育制度,如招录制度改革做足做透,并坚定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化工作。这样教育难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不然,家长们互相攀比、花式烧钱的现状,就会持续上演。
当前,家长在让孩子去参加花费高昂游学前,要充分考虑到家庭的经济实际状况和孩子成长的真正问题及需需外,还要睁大眼清,认识和权衡清楚当前游学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有可能避免焦虑支配下的盲目跟风。
认清当前游学存在的问题
“游学,最大的目的应该建立在同龄学子的交流之上,让孩子走出去,感受一下各国的文化氛围,与同龄人同吃同住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游学目的。”这是大多数家长的心声,然而很多参加过游学的孩子和家长,都用“坑”这个字来作为概括。
一边是孩子们“贪玩”的想法,一边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意愿,一些游学机构正是抓住了这两种心态的偏差。最终结果是,孩子们蜻蜓点水式的经历普遍让家长们对半个月左右人均花费了三五万元的游学失望不已,对游学的投诉也逐渐增多,“大学游变成校园游”“英语得不到提高”“游学变购物”等质疑声不绝于耳。某国际学校咨询第三方平台运营人李某就总结了可能存在的游学“陷阱”——
参观上课“坑”:参观名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校园游览,这种活动在不少学校官网上就可以免费预订,有志愿者来讲解。斯坦福大学官网的校园游览介绍中有具体说明参观的时间、地点,参观内容等,且已注明是免费。还有一种是在学校里上几天课。不少国外大学的很多公共资源是可以租借的,有些教育机构租下这些大学的公共空间,然后请外国人上一些非本高校的正规课程。
语言“坑”:国外游学很重要的目的是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但家长可能忽略一点,孩子在国内英语不是特别好的话,去国外交流会遇到很大障碍。相关专家提醒,美国有一些家庭专做中国学生生意,自家的小楼住几十个中国学生,一屋子中国人很难有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
实习、志愿者“坑”:申请美国大学很重视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于是很多机构打着“志愿者”的名头,组织学生去海外志愿服务,这些内容听着吸引人,其实又是一种坑人的方式。不仅需要自己花钱,志愿服务的内容也仅占很小一部分,其他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玩。
面对此种情况,一方面,游学市场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予以大力的规范和监管;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情况下,家长和学生端正对游学的认识很重要,游学不能赶时髦,一定根据实际需要量力而行。
我女儿和她爸爸的交流总是十分默契,对此,我心中既洋溢着幸福,也有一点“嫉妒”。相对而言,女儿从小到大与爸爸交流的默契程度要高于我,甚至在我与她爸爸发生分歧时,女儿多数会站到爸爸的立场。
他陪女儿很有耐心endprint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爸爸陪伴她的次数比我多,陪伴她的时间比我长,尤其是爸爸比我更有耐心,比我更能懂得女儿的喜好和需求,能够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女儿的愿望。
女儿小的时候,我和爱人在家庭中有着明确的分工,基本上是我负责做家务,他负责照看孩子。女儿5岁那年,我开始重新追逐自己的求学之梦,先是攻读硕士学位,接着攻读博士学位,前后持续了10多年。因此,我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读书学习、参加考试、撰写论文等方面,除了陪孩子读书,其他的事情大多数是我爱人完成的,尤其是陪孩子玩。
在陪伴孩子方面,他不仅有足够的耐心,还有很多的方式。诸如,骑着自行车带女儿去郊游,陪着女儿养蚕,两个人一起养狗、养猫,教女儿学游泳,教女儿学骑自行车,教女儿玩跳棋,带着女儿去沁河钓鱼,陪女儿捉迷藏,让女儿坐到他的肩膀上去看花灯,背着女儿去逛庙会,抱着女儿摘野果,趴在地上让女儿骑大马,在家属院楼下推着女儿荡秋千,给女儿剪头发,默默地蹲在地上陪着女儿把看过的书、玩过的玩具一一收起来放回原处……
最让我难忘的是女儿躺在他的怀抱里,或者靠着他的肩膀,两个人坐在沙发或者地上,一起饶有兴致地看动画片。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爱人时而和女儿一起捧腹大笑,时而安慰因剧情而难过低落的女儿。对此,我还曾经抱怨他:“你怎么和孩子一样,整天看这些幼稚的儿童动画片。”每当这时候,他就会认真地跟我说:“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父母能够保持童心陪孩子玩才是最好的礼物。”
总之,无论多忙,只要是女儿的事,他就认为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从不会拒绝女儿的邀请,也不会拒绝女儿的要求,总觉得自己有着无穷的能量,可以为女儿做到“无所不能”。所以,女儿从小到大,在他面前撒娇的次数要远远多于在我面前。
坐在爸爸肩上看得更远
回想起女儿成长的过程,爸爸的陪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给女儿的成长带来了许多幸福与快乐。女儿小学四年级时,我曾经在打扫房间时无意间看到她写的一篇日记。她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跟爸爸在一起,是我最幸福的时刻。爸爸像大山一样,尤其是爸爸的肩膀,给了我巨大的力量,既可以让我依靠,还可以将我托起。我喜歡坐在爸爸肩膀上那种能够越过障碍看到更大、更远的世界的那种感觉,仿佛我站到了世界的顶端……”看到女儿那真挚感人的文字,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同时也有那么一点“嫉妒”,因为我似乎再一次感觉到,在女儿的心目中,爸爸比我更亲,爸爸比我更英雄。
女儿慢慢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黏着爸爸,但她和爸爸之间总是有着一种高度的默契,尤其是爸爸能够一如既往地对女儿的事给予“高度重视”。最为典型的是,爸爸平时不太爱下厨,但如果是女儿的同学来家里做客,他会亲自下厨,又煎鱼又炸虾,搞得非常丰盛而又隆重,惹得那些同学对她爸爸称赞有加。对此,女儿非常自豪,并从中学会了热情待客、与人友善的精神品质。
正是由于爸爸的尽心陪伴,女儿的成长之路走得很是踏实稳健,并没有因为我在外读书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反,由于受爸爸的影响,女儿身上多了几分勇敢和淡定,坚毅和豁达,为她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女人们到一起,经常聊的话题就是丈夫和孩子。因为我是教师,又是学教育学的,所以同学好友会经常向我咨询一些关于孩子成长的经验,以及如何面对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如何发挥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等。每当这时,我都会讲一些女儿和我爱人之间的相处,并且会无限感慨地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的参与很重要。”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家庭格局:男人负责挣钱养家,女人负责相夫教子。在这样的“国情”和“家情”下,不少男人选择了追求自己的事业,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并以此为借口,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主要交给妈妈来完成。父亲在教育孩子中的角色意义逐渐淡化,必然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缺失和遗憾。
父爱的力量同样崇高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强调母爱的力量,强调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强调母爱的重要和不可或缺。但事实上,父爱的力量同样崇高,同样伟大,同样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就像乌之两翼、车之两轮,母爱和父爱是缺一不可、无法替代的。
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价值取向;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父亲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源泉;父亲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每天和父亲相处两个小喇以上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男孩看上去更坚毅,女孩成人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
没有父亲参与的家庭教育,无论母亲多么强大,教育出来的孩子,人生中总是会有许多缺憾的,甚至还有不少负面的影响。家庭是孩子学习角色观念、形成角色意识、模仿角色行为的重要场所,子女最初是在家里模仿父母,进而模仿其他男人和女人的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性别意识。如果“父亲”角色缺失,那么男孩子会缺乏角色认同感和男性特征,变得软弱、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及目标的持久性,形成男孩“女性化”倾向,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差,不能适应男性的独立生活,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婚姻价值取向,出现“恋母情结”;女孩子也会过于柔弱,并因为对男性的陌生感,而在成年后与男性交往时,出现焦虑、羞怯和无所适从等表现;有的女孩子可能会过早承担本属于父亲的责任,出现一些“男性化”的性格特征,影响自己作为女性应有的柔性性格特征的形成,难以融入周围正常人的生活,从而影响自己正常的人际交往。
“爸爸”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替代的角色,爸爸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缺位。
(高闰青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