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与创新人才素质的关系

2017-12-15张春晓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素质职业道德

张春晓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 大连市 116035)

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与创新人才素质的关系

张春晓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 大连市 116035)

职业心理素质是高职学生众多素质中最核心的质素之一,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深远。研究采用问卷法,向120名高职生发放了《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创新人才素质》问卷,探讨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水平及与创新人才素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职业心理素质的各维度均与创新人才素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职业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创新人才素质的发展水平。针对研究结果,文本给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职业心理素质;创新人才;高职生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优秀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截至2020年,我国将踏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可见,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力资源的重要场所,不仅担当着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并提升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术能力创新型人才的质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心理素质是高职学生众多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之一,对高职生的职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将其定义为与个体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的心理素质的总和,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气质、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职业心理素质不仅影响个体工作效率与工作成就,更对个体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有深远影响[1]。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仅靠培养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品格等创新素质的组成因素是远远不够的,各高校需要在在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强调职业心理素质等其他“软资本”的培养。众多学者虽然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做出过许多理论性叙述,但显有其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证性探究。因此,研究从高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现状入手,调查职业心理素质与创新人才素质的关系,以探究职业心理素质对创新人才素质的相关性及预测性,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依据和新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取

按照方便取样原则,在辽宁省大连市某高职院校选取120名高职生为被试,男生60名,女生60名。

(二)研究工具

1.《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量表

该量表由曾勇于2011年编制,为高职生自评问卷,从五个方面测查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特点。要求被试回忆自身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行为方式,并针对自己的表现对问卷中67项描述进行评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问卷将职业心理素质划分为5个维度,即: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能力。其中,职业认知指个体对职业的理解和看法,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对职业认知越理性客观;职业性格指个体的个性特点及与一般职位所需性格特点的匹配程度,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职业性格越成熟;职业道德指个体对职业的忠诚度及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对职业的忠诚度及道德感越强;职业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领导力、决策力、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处理矛盾能力等,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职业能力越强;职业价值观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理想职业的追求,分数越高,表明对理想职业追求的信念越坚定。该问卷的信度0.9021,且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及效度[2]。

2.《创新人才素质》量表

该量表由殷智远于2007年编制,为成人自评问卷,从六方面测查个体的创新人才素质发展情况。要求个体针对自身特点对36项描述进行评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问卷将创新人才素质划分为5个维度,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格。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创新素质越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

(三)研究程序

向55名被试分别发放《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创新人才素质》量表,并明确注意事项,使所有被试能准确掌握问卷的评定标准,进行客观评定。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

(四)数据统计

应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管理,采用相关系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概况

职业认知的分数范围10~50分,职业性格的分数范围是是11~55分,职业道德的分数范围是6~30分,职业价值观的分数范围是9~45分,职业能力的分数范围是31~155分。对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 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概况(N=119)

注:**p﹤0.01,*p﹤0.05

图3.1 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发展趋势图

由表3.1可知,高职生整体的职业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均处于中上水平,且仍处于发展阶段,职业认知的客观性、职业性格的成熟度及职业能力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而职业道德感和职业的得分也有上升趋势。为了探究职业心理素质的提高有无明显差异,进而对职业心理素质的五方面进行了年级上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1.结果表明,高职生从大一到大三,其个体的职业心理素质在各个方面的得分均有了显著提升,且职业能力的提升最为明显。为了使结果更加直观,见图3.1,为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发展的直观图。

(二)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与创新人才素质的关系

为了考察高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否会对其创新人才素质的发展有影响,首先对职业心理素质的各个维度和创新人才素质的各维度及总分之间进行了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如表3.2所示。

表3.2 职业心理素质与创新人才素质的相关关系(N=119)

注:**p﹤0.01,*p﹤0.05

由表3.2可知,创新人才素质总分分别与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进行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五个因素对创新人才素质总分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3。经检验,回归模型的F值为66.60(p﹤0.01),因此次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进入回归方程模型,该模型可以解释创新人才素质发展总变异量的65.4%。其中,职业能力对创新人才素质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对创新人才素质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职业认知与职业性格没有进入回归模型。

表3.3 职业心理素质对创新人才素质总分的回归分析(N=119)

注:**p﹤0.01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越强,其创新人才素质的发展水平越高,且职业能力对创新人才素质的发展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四、讨论

(一)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概况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在大一时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在大学期间逐年提升。这表明高职生通过三年的职业教育在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能力方面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其中,职业认知的分数范围为10~50分,高职生此项的得分由大一时的34.44分提升到了大三时的37.43分,虽然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差异显著,但从整体的得分水平上来看,高职生的职业认知仍处于中等水平。这表明在校期间,高职生的职业认知虽然有所提升,但对职业的理解和看法仍然不够理性客观。以往的许多研究也证实,高职生在职业认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就业意识、急功近利心理膨胀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欠缺等现象[4],这种对职业认知的偏差导致了许多高职生的求职目的仅局限于工作条件是否优越,酬劳是否丰富,而致使学生错失了许多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

职业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它指个体的个性特点及与一般职位所需性格特点的匹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职业性格的得分随年级升高而升高,且各个年级间具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高职生的职业性格在校期间日益成熟,但仍处于一个变换的阶段,并没有趋于稳定,还有很大的可塑空间。

职业道德指个体对职业的忠诚度及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它既是是每个优秀职场人员的必备品格,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中,职业道德的分数范围是6~30分,而高职生大三时的职业道德得分已由大一时的20.64分提高到24.14分,这表明通过三年的在校教育,高职生普遍具备了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进入职场时能够受到社会的认可。

职业价值观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理想职业的追求,虽然此项得分显示在校期间高职生对理想职业追求的信念随年级升高而坚定,但是从整体得分水平上(分数范围9~45分,大三得分33.29)来看,这种对理想工作追求的信念仅处于中等水平。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以往研究中论述过许多高职生在择业时会有“铁饭碗”情结和严重的攀比心理等,正是因为高职生缺乏对自己理想职业的追求,不清楚自己的理想职业是什么,所以只想着和同伴攀比,追求安逸又高薪稿酬的职位。这种职业价值观缺失的现状值得每一位教育人士思考。

职业能力指直接影响人们能否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和工作效率的心理特征,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5]。本研究中的职业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领导力、决策力、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处理矛盾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在校期间,其职业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

(二)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对创新人才素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心理素质的各维度均与创新人才素质总分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与创新人才素质的各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业认知与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业道德与创业能力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业价值观与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职业能力对创新人才素质的分总有正向预测作用。

创新人才素质是指个体在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潜能和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素养或特质。在万众创新的新常态发展趋势下,高职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就业率好坏,更牵扯着国家人才质量的高低。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心理素质的诸多维度均与创新人才素质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高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越高,其创新人才素质的发展水平越高。阎国华指出,创新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6],这一观点与研究结果相吻合,可以推测,通过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的后天培养,很有可能使个体的创新素质得到发展。可见,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中,既要强调个体潜能的开发,又要强调对知识能力和品格等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的后天培养。同时,回归模型表明,职业能力对创新人才素质有着正向预测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发展出更强的创新素质。

五、教育建议

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得到关注。研究证实了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与创新人才素质的相关性,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及自我调节、抗挫折能力,又能够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足以可见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对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要将其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工作者也应熟练掌握职业心理素质的构成及发展规律,为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营造积极坏境。

根据现阶段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现状,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一)增强就业意识,调整职业认知

目前高职生普遍对职业缺乏理性客观的认知,导致了就业时产生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在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并理解各种企业文化。同时,还应邀请企业管理者进入校园进行专题报告,使高职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对不同的企业文化有所了解,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选择,并提升相应的就业能力。以确保每一名高职生都有清晰的职业认知,在就业时都能够实事求是地确定择业目标。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扶正职业价值观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普遍缺失,仅有少数学生拥有坚定的对理想职业追求的信念,大部分学生择业时易与同伴攀比,薪资高、待遇好成为了学生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这一现象不仅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无利,更无益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高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要义首先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重点培养职业能力,促进创新素质发展

职业能力对创新人才素质的发展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高职院校除了开展职业心理素质相关课程、团体行为训练、专题讲座、沙龙以外,还需坚持完善工学结合的才人培养模式,建立更多的实习实训的基地,为学生提供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终身学习潜能。同时,更要加强人际交流与合作、搜集及时信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的促进职业能力发展,使职业能力内化,得到质的提升。

[1]胡剑虹.高职生职业心理发展问题分析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9).

[2]曾勇.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殷智远.创新人才素质测量研究[D].中南大学,2007.

[4]张铖菲,李利平.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6(1):62-64.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613.

[6]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

2017-09-20

资金项目本文系2015-2016年大连市社科联重点课题:“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与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教育策略研究”(2015dlskzd142)阶段性成果。2017-2018年大连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高职生穿心创业软资本的开发与教育模式探究。

张春晓(1990-),女,,满族,辽宁省大连市,硕士研究生,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生心理素质职业道德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高职生学习投入状况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