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发力智慧城市建设
2017-12-15高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智慧社会等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要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
智慧城市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8年11月, 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人们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热切关注。2013年1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至此,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
根据《意见》,智慧城市建设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有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幸福感受,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广东省深圳市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佼佼者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走在全国前列,而源自中国航天的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院”)在深圳市智慧化城市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航天发力智慧城市建设起到示范效应,为中国航天的民用领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期将深入探讨智慧城市建设的林林总总,以及深城院运用航天系统工程方法拓展智慧城市建设市场的成就与经验,为今后中国航天进一步“落地”提供参考。
2017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定为“标准让城市更智慧”。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 34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进行着立项与研制工作,已发布5项标准,目前有4项标准也已报批,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智慧城市在中国得以有效推进。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中国航天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