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心灵空间,还生命深度

2017-12-14张国钟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7年11期
关键词:心灵深度人生

张国钟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在对问题的认识、体验上,深度的不同,一定会有收获的不同,有时会有本质的不同。

而平日里,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词语:深度体验、深度交流、深度挖掘、深度报道、深度合作、深度工作、深度生活,甚至还有深度睡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令人心生敬畏与向往。

不过,在这个日渐浮躁与肤浅的时代,“深度”这个词越来越显得难能可贵,或者说,我们在技术上越来越有深度,在精神上面却越来越肤浅了。我们似乎已经很难静下来、沉下来了。因为我们不仅要面对扑面而来的纷纭复杂的信息,还要面对快节奏、格式化、流程化、精细化的生活。

其结果就是,忙碌、刻板而浮浅的生活越来越像这个样子:一天的节奏,就像是在不断地换频道;一生的节奏,就像是按照流程走过场。我们很多人,就像是一片随波逐流的落叶,哪里还敢奢谈什么深度呢?

然而,这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是种假人生,因为个体生命会在这样的状态下变得没有趣味、没有意义了。

我們的人生,需要一种深度的体验,来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自己的生命。除了努力地在工作中、在学习中、在滚滚红尘之中,真诚地付出、真切地体验,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心灵留一些未经规划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屏蔽一些东西、暂时隔绝一下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让心灵自由地舒展、孤独地发育,从而变得深邃而且敏感,以便更好感受这个世界、这段人生。

古往今来,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其实都是这方面的幸运儿。虽然有些是主动而为之,有些是无奈之举。被动的,比如被流放、被囚禁、被赋闲、因伤病而修养的那些人;主动的,比如主动选择山林大泽隐居的,闭关修行的,也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深度的体验,要从一个相对的极限中获得,要么这世界对你狠一些,要么自己对自己狠一些,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今天,我们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了。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这两种习气。

一方面教育者联手家长,从周一到周五,外加双休和节假日,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一闭眼,从早自习到晚自习,中间是一节一节的课,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安全课、微机课、传统文化课,早饭、午饭、晚饭、课间操,这期间还要播放英语听力、校园广播,没有了社团,没有了课外活动,这期间都有教师在把守,还美其名曰:无缝隙管理!

学校之外呢,用作业来控制,用过量的作业、甚至根本做不完的作业来控制,有些学校对于假期也是能不放就不放,实在不行,就晚放一点儿,早回一点儿,中间再回来师生们见见面儿。等假期结束,不仅要检查作业,还要立马考试检验学习成果。

要是还有点儿时间,家长们就会给孩子报上兴趣班、特长班、竞赛班、补习班。三个不行就两个,两个不行就一个,总之是恨不得连学生的梦境也给划分时间段。

所有的时间被切割成了一格一格的碎片,除了考试以及被安排的活动,似乎连一个连堂课、一个上午、一个整天的完整时间也没有了。至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一个奢谈。整个教育,已经抛弃了农业时代,进入了工业化时代、标准化时代,我们的孩子被学校称之为“产品”。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但尺寸、形态,却相差无几。

另一方面却是,孩子们一有空,就打游戏、上网吧、抱着手机聊天,既不旅行,也不读书,做一些无聊的事情来消耗时光。这大概就是孩子们在极度疲倦、极度厌倦之后的反抗,所谓物极必反吧!

我原本以为这只是某个领域出了问题,可是越深入调研,越觉得不少行业被这种庸俗化的潮流裹挟而去,只是有些地方差一点,有些地方好一点,但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没有了自由的空间、时间,也就没有了心灵的深度,大师、巨匠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所谓的高山大野、行旅孤舟,所谓的荒村雨夜,所谓的大雪封山、雪中夜读,所谓的煮酒纵谈,能够实现,自然是好的。如果没有,那就读读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吧!这个总应该有吧!

该收手时就收手吧,家长们,老师们,校长们,局长们!生命的成长,是不能够全程设定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给孩子们留一点自由生长的时间和空间!

心灵,一定要有不被打扰的空间。否则,生命不会有深度的体验。

猜你喜欢

心灵深度人生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深度观察
人生中的某一天
唤醒心灵
独一无二的你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