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2017-12-14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这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和促进公平竞争取得积极成效,市场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的开放性、竞争的公平性和运行的透明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不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是部分领域存在不当准入限制。不同市场主体往往难以获得同等便利的市场准入,特别是电信、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金融等领域,民营企业进入面临诸多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过多或限制不当,这些领域缺少必要的竞争,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二是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领域和行业中,突出表现为包含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的政策措施。比如,設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和歧视性补贴政策;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活动;强制经营者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等等。这些规定和做法加剧市场分割,扰乱市场秩序。三是市场运行透明度不够。在招标、采购、项目审批等方面,竞争规则和程序透明度低,各种潜规则盛行。市场参与者的正当权益往往由于有效信息披露不足而被侵害。部分市场规则设置不清晰,执法者自由裁量权过大,存在选择执法、重复执法、错位执法或无人执法等情况。四是服务价格严重扭曲。服务领域存在行政性垄断,开放不够,比价关系长期扭曲,上下游之间价格传导不畅,真实的成本和效率状况得不到正确反映。五是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生产要素市场多元结构状况严重制约了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实现。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受到城乡、区域、体制、政策多方面的限制和影响,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党中央国务院对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作出了部署,关键是深化改革、落实政策。
一是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这是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
二是推动政策进一步落地。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对清理出的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形成处理结论,并按程序予以废除或者调整。其中对于立即终止会带来重大影响的政策措施,要设置合理的过渡期。适用例外规定的政策措施,要说明相关政策措施对实现政策目的不可或缺,且不会严重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并明确实施期限。废除的政策措施清单、调整的政策措施内容、设置过渡期情况以及符合例外规定政策措施的实施期限等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要充分发挥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共享,严格按照清理重点和要求,加强督促和指导,统一政策标准,把握政策界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确保清理取得实效。
三是加强统一的市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查处并公开典型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形成执法威慑力。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构成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要向政策制定机关的上级机关发出执法建议函,督促政策制定机关纠正相关政策措施。坚持自我清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原则,公开透明推进清理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有效参与的工作局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