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旅行:2要3法
2017-12-14萌芽研究所BUD
旅行中的意外小惊喜就是你们最好的痕迹,比如路上的树叶、有特色的纪念品或者是简单的小书签。
如果你也想带孩子去一趟旅行,但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让孩子学会体验式的参与,不妨参考我的这份清单——分为两个要点,三个方法。
这份清单,是我在研读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著名神经学家乔纳·莱勒想象力培养的相关著作时,无意间发现的一个宝藏。综合了自己规划两个孩子旅行的经验后,我梳理了一些旅行方面的实操要点,我真心觉得很受益。
要观花,不要走马
孩子只要旅行多就代表能力强吗?不一定。去过多国旅行的孩子,一样可以缺乏生活经验,专注力开发不及格。
曾接触过一个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陪着父母在世界各地旅行,環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孩子的个性也很随遇而安。
她和我家孩子看的是同一个儿科医生,在做认知评分的时候,发现那孩子的专注力和游戏完成度的分数是不及格的。18个月孩子应该有的能力测评,只得出了1岁的分数。
后来了解到原因,是孩子虽然一直在看全世界的风景,但是只停留在出入酒店,跟着父母去逛景点、走马观花的看客形式。孩子从来没有安静下来,认真把一件事情完成。这些生活经验的缺失,让孩子在生活的感知力上,在对于一项玩具、游戏的专注和坚韧度上,遗憾地也同步缺失了。
要体验,不要度假
真正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我们需要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需要感受各种各样的人文细节,甚至是在旅行中劳神的细节,才是我们最终对孩子产生持久影响的关键因素。
时刻牢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亲子旅行到底是否合格。
如果你只是去了一个地方,住了几天,但是你没有让孩子去体验当地的生活细节,没有让孩子参与到规划和设计、筹备的琐碎细节中,孩子也没有真正和当地的文化、居民相互接触,这样的旅行,其实是度假,并不是旅行。
活用旅行故事本
这里有一个我常用、可以帮助规划亲子旅行的方法——“旅行故事本”。
旅行故事本是把孩子在旅行期间的所见所闻,包括日记、地图、解说、趣闻都记录下来。
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准备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我家那本是旅途中即兴买的,孩子自己挑选的纪念本);或者是选好卡纸,对折并装订起来,这也是一种非常简单、但是主题很鲜明的故事本的方式(我家孩子会在卡纸颜色上自己搭配,熟练的话其实装订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我家是两种模式交叉着用。
至于具体在每次旅行的时候,这个故事本又可以怎么做呢?
方法1:不要丢落旅行中的记录和凭证
我们经常把旅行中的很多小凭证都丢掉,但那些恰恰是我们和这个城市打交道的线索,试着在自己的空白故事本里把这些凭证粘贴进去,让孩子按照他的记忆逻辑去组织这些小物品。同时问问孩子,“当时我们拿这个是去做什么呢?”帮助孩子重塑旅行中的故事。
其实带孩子旅行过的家人都明白,不管你的旅行计划多周全,孩子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在一个小地方逗留下来,然后静静地开始“捡”东西,要花的时间可能比你预想中的还要久。
旅行中的小意外就是你们最好的痕迹,比如路上的树叶、有特色的纪念品或者是简单的小书签,让孩子去找一找他想要的小礼物。
比如我家弟弟一岁多去台湾的时候,就捡回来一些海边的贝壳、沙子、小石头,这些都可以做成孩子记忆的小法宝,留存起来。
方法2:用提问的方式引爆孩子的好奇心
每去一个地方,记得在自己的故事本里和孩子一起思考几个相关的问题,给孩子的旅行埋下伏笔,然后在旅途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找答案。
比如我和孩子去参观英国自然博物馆,出发前,我就在故事本里和孩子确认下三个问题:“什么是恐龙”“恐龙有什么颜色的”“恐龙为什么不见了”。
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就是带着一个好奇探索的心,去仔细寻找他想要的答案。
在旅行结束后,可以问问孩子:“你还想知道什么?”
孩子对旅途的记忆不一定完全“真实”。比如在旅行结束后,我问孩子你还记得什么,孩子的记忆是半现实半虚构的。比如哥哥Joshua在谈旅行的经历时,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想象的故事:在埃菲尔铁塔下的绿草地上,看到警察先生去抓小偷,因为小偷想要用大炮射埃菲尔铁塔。这个最好的记录方式,就是给孩子时间,让他一边描述,一边画下来。
孩子的好奇心一直都会带着我们去寻找更多答案,我们可以无限地将这个故事本演变为孩子希望解决的“好奇心本本”。
方法3:让孩子去制定旅途的路线
旅途中,车站也是孩子可以学习的好地方。
我们可以教孩子如何去辨识路线图和基本的交通指示,让孩子去带领我们找寻目的地,这些都是很好地让孩子重新梳理自己社会角色的好玩法。
有一次在英国,在看到很多当地人都直接穿越红灯的时候,孩子们还是倔强地拉着我一起等红灯,一脸“说好了不能闯红灯”的秩序感。
其实也可以反过来教育我们这些大人,因为我家弟弟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妈妈,为什么他们都不等红灯?”当时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回答啊,但换个角度想,孩子能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因为孩子已经意识到了社会规则和指引。
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往往也可以影响到他的优秀程度。在莱勒的观点里,旅行也是很好地培养局外人思维的场所,在旅途中拓展我们生活广度的起点,让我们放下熟悉的一切,去探索和认识未知的世界。
本文源于萌芽研究所BUD,育儿有方,成长有伴。这里有走心科普、给力社群和让你不再焦虑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