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影响*

2017-12-14

江苏教育 2017年76期
关键词:显性工学学徒

刘 元

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影响*

刘 元

技术知识的特点以及其转化学习的特点对于技术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学徒制是目前最适合技术知识学习的学习方式。在现代学徒制的构建过程中,充分了解并运用技术知识的特性、特点非常有必要。

技术知识;现代学徒制;默会技术知识

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构建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对于到底什么是“现代学徒制”、怎样构建现代学徒制,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赵志群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1]徐国庆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基于稳固师徒关系的技术实践能力学习方式。[2]不管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如何,它始终是为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的,是为更好地学习技术知识服务的。因此,研究技术知识的特性有助于提高现代学徒制中技术知识传承的有效性,有助于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选拔更好的企业师傅,有助于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一种更科学的工学交替模式。

一、技术知识的默会特性

技术知识的默会性最早由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人知识》中提出,他将不能被系统阐述的知识称为“默会知识”,认为无论是在传统工业中,还是在现代工业中,它都是技术的基础组成部分。[3]默会技术知识存在于个人的行动过程中,源于个人的经验、灵感等,很难用言语系统地表达出来,它以经验、诀窍等形式存在,它的获得依赖于个人的实践,这种知识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领悟来获得。一般来说,显性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默会性技术知识的基础之上,甚至有一些默会知识如“直觉”“灵感”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诺德勒发现,19世纪前美国的钢铁技术的进步主要靠的是那些“只凭经验”者改进和革新传统技术的尝试。因此,技术知识的默会性对于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总的来看,默会技术知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默会性。它无法通过语言、文字或者符号来进行说明,是一种经验型知识,只能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体验、交流获得。

第二,个体性。它是个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个体在同一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默会技术知识是不同的,其产生因人而异,通常深受个人已有经验、知识、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的影响。

第三,非理性。由于默会性技术知识是通过人的感觉而被掌握,不像显性知识那样能够通过理性的思考去判断与分析,因此只能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做中学”“学中用”的方式去领悟,从而形成属于个人的技能诀窍。

第四,情境性。它的作用发挥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的情境具有紧密的联系,且这种情境会被个体不自觉地迁移,对以前的或者是以后的实践活动都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它的学习也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二、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转化

技术知识是由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两部分组成的,技术知识的默会特性决定了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转化将明显区别于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的是一种理论逻辑,而技术知识追求的是一种实践逻辑。因此,在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学习、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去操作、去感受,而不是像科学知识的学习一样,坐在教室里“思辨”“空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种“听了就懂,做了就错”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技术知识不是简单的口头传递所能教授的,而是要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一边指导一边讲授,并让学习者亲自去体验,然后再不断地交流、尝试,从而实现技术知识的转移。此外,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转化也是一种动态的生产与创造过程,不仅徒弟学会了诀窍,而且师傅的诀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野中郁次郎总结并命名了知识转化(knowledge conversion)的四种基本模式: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4]

“潜移默化”即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指导者让学习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指导者的交流、自己的反复练习以及指导者的纠正从而掌握了某项技术的“诀窍”。它是在一个具体的工作情境下,通过个体的亲身体验从而实现默会知识转移的过程。

“外部明示”,即能够将自己所学的默会知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使其他学习者能通过这种言语描述联系一定的具体情境就能领会某项技术的“诀窍”。这种模式对于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转化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它代表着学习者对默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为检验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了某一技术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标准。

“汇总组合”,即将自己所获得的新的显性知识与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不断转化、组合,从而将自己的显性知识系统化的过程。

“内部升华”,即指导者将自己汇总组合成的新的显性知识,通过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内化吸收,形成新的默会知识的过程。

这四种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全部完成上述过程,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知识的价值。实际上,技术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就是默会技术知识不断转化为显性技术知识进而形成新的默会技术知识的动态过程。默会技术知识由两大类组成,一类是经验、技能、技巧;另一类是思维模式、感悟、价值观等。因此,在默会性技术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与学习者多沟通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去内化、吸收。

三、现代学徒制对技术知识传递的作用分析

默会性技术知识存在于个人的行动实践中,以经验、诀窍的形式存在,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练习和领悟才能获得。由于学校教育缺乏实践活动所需的场地,传统学徒制缺乏教育理念,而现代学徒制乃两者的结合,能很好地弥补两者的不足。

首先,现代学徒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教学,为默会技术知识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具体的情境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学徒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徒更好地接收师傅所传达的技能信息;通过师傅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徒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面对面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同一问题经过师徒间的探讨获得多种理解、解决方式,从而实现默会技术知识的有效转化和升华。

其次,工学交替模式提供了大量参与实践以及多次练习的机会。它使学徒在学校所获得的技术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在实践活动中得到运用并加以领悟,使学徒更好地学习实践活动中的默会技术知识,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内化。

再次,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企业师傅,为学徒实现了零距离的技能教学。企业师傅作为默会技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为学徒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思想、职业道德等产生示范作用,有效克服了默会技术知识传递的障碍,提高了学徒技能学习的效果。

工学交替模式的实施以及企业师傅的参与,使现代学徒制解决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知识与技能相割裂的问题,让学校教育和实践技能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因此它们是现代学徒制中学徒质量的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工学结合”缺乏设计、工学交替频次较少,甚至仍有少数院校采用校企两段式分段教学;企业师傅的选拔条件不够明确;只有少数院校和企业提及对企业师傅的培养;等等。[5]可见,目前现代学徒制中的学徒质量堪忧。

四、对我国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建议

现代学徒制是技术知识学习的最佳模式,其工学交替模式的实施以及企业师傅的选拔、培养、考核都应该紧贴技术知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它们都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有些与技术知识学习的特点完全不符,比如校企两段式分段教学。可见,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学习特点对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

(一)建立更加科学的工学交替模式

在技术知识的构成上,只有小部分默会技术知识能够通过语言或者其他媒介转化为显性技术知识,而大部分默会技术知识只能通过实践参与的方式获得。技术知识的学习适宜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感悟的学习方式。学生完整的技能形成是在其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师傅所示范的实践操作,再自己反复练习该实践操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探索、与师傅交流,从而真正领会其中的“诀窍”,它的形成是分阶段、有序进行的。那么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中,工与学之间应该紧密联系且应依据技术知识学习与转化的特点来设计;工学交替的频次也应该随着技术知识的学习特点来合理安排,如果实践操作的次数太少,那么学徒的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就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内化、吸收,就会影响下一阶段的技能学习。因此,足够的工学交替频次、科学合理的“工学结合”设计是保证学徒技能形成的关键。

根据野中郁次郎所总结的四种技术知识的转化模式,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在现代学徒制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徒学习技术知识的难易程度、接受速度来合理地安排工学交替的频次。比如在“潜移默化”阶段,学习的默会技术知识一般的学徒都很容易内化、吸收,但是要想达到“外部明示”的效果,所花费的时间则会相应增加。此外,我国研究者把技术知识按照理论性、社会性和明言性的程度分为七个层次,如图1所示。[6]越往“金字塔”的底部,则技术知识的情境性、经验性、个体性和难言性越强,实践操作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因此,当我们在考虑工学交替的频次的时候,应该根据学徒此次操作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此次所学的技术知识的所属层次来确定。

图1 技术知识分类与层次图

(二)建立多样化的企业师傅选拔条件

企业师傅是职业院校默会技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首先,他必须对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特点具有足够的了解,且能对自己所教技术的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转化的特点有一定的掌握,才能保证学徒的质量。技术知识的传递不仅仅是靠师傅的说教、示范、纠错来完成的,同时也依赖于师傅的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师傅的选拔条件形式多样,大多数学校是从其工作经验、学历水平、是否获得职业资格来考虑的,显然忽略了师傅自身的“人格”影响,而师傅“人格”的影响、作用对于学徒对默会技术知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学徒指导能力——清晰地把握技术知识形式之间的转化形式,对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师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知识的学习与转化有四种基本模式,企业师傅应该对自己技能掌握的过程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将每项技能的隐性能力培养目标清楚地提示给学徒。比如有些师傅只知道某项技能的操作,且技能水平十分高超,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个操作属于技术知识的哪一层级等全然不知,无法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清楚地讲解出来。

因此,在企业师傅的选拔条件上,应该在重视其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准的基础上,不仅要重视考查其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人格”品质,而且要注重企业师傅的学徒指导能力。

(三)积极开展企业师傅间的交流活动

从技术知识个体性、非理性特征以及技术知识的转化形式来看,企业师傅默会知识的共享是实现其个体专业成长、创造新知识的催化剂。只有将企业师傅所获得的默会技术知识不断增值并创造出新的技术知识,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知识共享,才能不断提高技术知识的传授水平。教师默会知识共享的实现方式,主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反思以及教师间讨论交流,使一些方法、技巧等难言的东西被广大教师所共享,并实现了教师知识的增值。[7]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中,只有少数学校和企业提及企业师傅培养的问题,且其中大多数学校主要采取的是校企互派学习、短期培训和出国培训的方式。虽然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师傅的教学技巧、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实施成本高且组织难度大,次数相对较少。因此,在企业师傅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师傅自身的反思、总结,并在企业营造一种有利于默会知识传播的氛围,在师傅与师傅之间、师傅与学徒之间多多开展讨论交流的活动。

(四)多方面建立企业师傅考核标准

考核是教师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对教师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企业师傅是学徒质量的关键,然而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过程中,鲜有企业和学校提及企业师傅的考核问题,那么提高企业师傅的积极性、提高技术知识的传授效果、把控企业师傅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建立对企业师傅的考核标准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中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企业师傅考核标准该如何确立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企业师傅自身的能力变化去建立考核标准。即从企业师傅通过带学徒这一活动,自身技术技巧是否有所提高、能否将更多的默会技术知识转化为显性技术知识、自身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这三个方面去建立。

第二,从企业师傅所带学徒的表现去建立考核标准,即根据企业师傅所带学徒的整体的技能熟练程度(只会操作的学徒、会操作且能领会其中原理的学徒、会操作且能将所学的默会技术知识语言化的学徒、会操作且掌握技能诀窍的学徒各自所占比例)去建立。

[1]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36):1.

[2]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30.

[3]李敏,杜慧洁.基于技术知识意会性的个体技术学习策略[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1(6):165.

[4](日)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C].//霍尔特休斯.知识优势.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0.

[5]刘静慧,关晶.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现状研究——基于2004—2014年公开文献的数据分析[J].职教论坛,2015(25):24-26.

[6]邓波,贺凯.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0):44.

[7]乔佩科.技术知识的特性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7.

G710

A

1005-6009(2017)76-0024-04

刘元,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81)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技术知识学习的特点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XJK014BZXX046,主持人:何文明)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显性工学学徒
盐工学人
魔术师的学徒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