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4 000例3~6岁儿童患者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2017-12-14王晓瑞刘义庆邵婧范卫华王泽筠张培莉
王晓瑞 刘义庆 邵婧 范卫华 王泽筠 张培莉
济南市24 000例3~6岁儿童患者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王晓瑞 刘义庆 邵婧 范卫华 王泽筠 张培莉
目的 探讨济南市3~6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为儿童的贫血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以2015年本院就诊的24 000名济南地区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分析各组贫血检出率、贫血严重程度和贫血分类情况。结果 24 000名儿童中,贫血检出率为18.86%,其中男性儿童贫血检出率为25.00%,女性儿童为10.34%,男性儿童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在不同年龄中,3岁儿童贫血率最低(17.05%);再次为4岁和5岁儿童;6岁儿童贫血率最高(22.75%)。贫血程度男童和女童均以轻度贫血为主,占贫血总数的82.97%。贫血类型以正常细胞性贫血为主,占43.16%;大细胞性贫血检出率最低(0.66%)。结论 济南地区3~6岁儿童,贫血检出率以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贫血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贫血程度以轻度贫血为主,贫血类型以正常细胞性贫血为主,多种贫血类型并存。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营养搭配。
济南市 调查分析 学龄前儿童 贫血
贫血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有1/4~1/3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在发展中国家导致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营养问题[1]。儿童时期尤其是3~6岁儿童贫血是较常见的症状。儿童的健康状况与饮食行为关系密切,而监护人对饮食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引导儿童形成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基础[2]。如不注意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认知、学习和行为能力以及运动和免疫功能[3]。为了解济南市儿童贫血发生情况,本文对不同性别及年龄儿童的贫血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2015年1~12月,来本院就诊的年龄在3~6岁的城市儿童24 000例,其中男童13 943例,女童10 057例。
2 方法 严格按操作规范抽取前臂肘静脉血或无名指内侧指血,标本采集使用EDTA-K2真空采血管、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管(BD公司提供)抽取静脉血或指血,迅速颠倒混匀。血常规检测应用日本SyssmexXN-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采用全血模式检测血常规18个项目,试剂由生产该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公司提供原装试剂,按厂家要求校准,每年参加卫生部及山东省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均合格。检测当日室内质控均在控,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3 诊断贫血标准 男性Hb<120 g/L,女性Hb<110 g/L,即可诊断贫血。贫血分3个等级:Hb检测结果小于正常参考值低限,但>91 g/L为轻度贫血,60 g/L≤Hb≤90 g/L为中度贫血,30 g/L<Hb<59 g/L为重度贫血。
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贫血检出率 检出贫血患儿4 527例,贫血检出率18.86%。男性儿童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57,P<0.05)。见表1。
2 不同年龄人群贫血情况 3岁组儿童贫血率最低(17.05%),6岁组儿童贫血率最高(22.75%)。贫血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其中3岁组中男性儿童贫血率明显高于同组女性(χ2=334.834,P<0.05);4岁组中男性儿童贫血率亦明显高于同组女性(χ2=163.836,P<0.05);5岁组男性儿童贫血率也明显高于同组女性(χ2=162.92,P<0.05)。6岁组中男性儿童贫血率达高峰(29.64%),明显高于同组女性(χ2=174.879,P<0.05)。见表1。
3 贫血严重程度 贫血检出以轻度贫血为主,占82.97%,重度贫血仅占1.9%。见表2。
4 健康查体人群贫血分类情况 24 000例健康查体人群中检出贫血患者4 527例,其中3 481例可按MCV、MCH、MCHC进行分类。分类结果显示,正常细胞性贫血占43.16%,大细胞性贫血比例最低(0.66%)。见表3。
表1 不同年龄健康查体人群贫血情况
表2 健康查体人群贫血检出情况(n,%)
表3 贫血分类结果(n,%)
讨 论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对24 000例健康查体儿童的调查发现贫血检出率为18.86%。男性儿童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以贫血程度来分,贫血检出以轻度贫血为主,占所有贫血的82.97%;重度贫血极低,仅占1.9%。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先天储铁不足、喂养不当及体内缺乏维生素K、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等。从不同年龄贫血人群的检测结果发现,3岁组儿童贫血率最低(17.05%),6岁组儿童贫血率最高(22.75%)。贫血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所以,对于6岁儿童,尤其是6岁男性儿童,更应注意预防贫血的发生。
从贫血种类来看,3~6岁男性和女性儿童均以正常细胞性贫血为主,区别于广州省东莞市统计发现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4],可能由于不同地区人群的生活饮食差异所致。研究同时发现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比较高,大细胞性贫血占比极低。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疾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骨髓病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常见疾病有巨幼细胞贫血(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病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常见疾病以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认知、学习及行为能力。因此,防治贫血,认识贫血相关因素并改善发病因素至关重要[5]。其他还有慢性病性贫血,转铁蛋白缺乏症、铁粒幼细胞贫血(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血红蛋白病(主要是地中海贫血)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疾病有缺铁性贫血、转铁蛋白缺乏症、铁粒幼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以上数据表示儿童贫血多由于严重感染、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消化道出血、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
本次调查显示男性儿童贫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 ,且男性儿童的贫血高峰集中在6岁年龄组,其原因可能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纵容有关,不良饮食习惯和食物荤素搭配不当是儿童吸收不足的重要原因,可导致挑食、偏食等因素引起的贫血,因此儿童饮食习惯的良好养成至关重要。改善儿童的贫血状况是提高儿童健康体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应从膳食入手,及时补充动物肝脏、动物全血和黄豆等含铁丰富的理想食品[6]。儿童长期贫血可损伤大脑发育,造成智力低下、生长迟缓[7]。所以,应建立完善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系统,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反馈儿童营养问题,制定符合我国儿童饮食特点的方案,以期降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8]。儿童是社会未来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9]。一个国家的儿童发展战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个国家的发展战略[10]。因此,我们应重视并降低儿童贫血。
1 缪丹,姚宏智.常德市2011年3~6岁幼儿园儿童贫血与营养现状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109-110,114.
2 尹小蜂,秦祖国,蓝晓芳,等.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3~6岁儿童贫血及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9):827-829.
3 蓝夏红,季时怀,周峰,等.云和县0~2岁儿童贫血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7):736-737.
4 陈锐,李嘉怡,许瑶,等.东莞市塘厦3~6岁儿童贫血情况及贫血原因的调查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2):229-232.
5 吴燕,孙激扬.0~3岁儿童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4):365-366.
6 李文芳.泰安市3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调查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5):514-516.
7 朱新荣.儿童贫血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分析[J].吉林医学,2015(11):2311-2311.
8 谭忠友,余超,周平.儿童缺铁性贫血危险因素及影响贫血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7):2444-2446.
9 熊鹰,杨小伶,罗书全,等.重庆市某县农村地区0~5岁儿童贫血状况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6,22(2):106-109.
10 龙敏.荣昌县3~5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J].重庆医学,2014(9):1128-1130.
R181.3 R556
A
1671-2587(2017)06-0618-03
10.3969/j.issn.1671-2587.2017.06.026
*本课题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ZR2016HM52)、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鲁卫医字[2013]26号)、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鲁卫科教国合字〔2013〕49号)资助
250021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
王晓瑞(1988–),女,技师,学士,主要从事临床基础检验工作,(E-mail)83151921@163.com。
,刘义庆,男,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E-mail)yqliu1979@163.com。
2017-07-02)
(本文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