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要素运行机制探索
——一个基于企业创新相关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
2017-12-14◆陈枫陈诚
◆陈 枫 陈 诚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要素运行机制探索
——一个基于企业创新相关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
◆陈 枫 陈 诚
通过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近年来部分企业的创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创新要素运行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表明:资金与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对经济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资金与人力资源对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而创新环境和技术水平与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的相互影响。分析所得模型,提出一系列建议,如企业要加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政府要加强对创新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等,以期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创新型企业;创新要素;运行机制;结构方程模型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出这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高效、公平、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中的关键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以期发现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路径,从而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创新要素相关研究
(一)创新要素的划分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他所主张的技术推动(technology push)学说强调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科学研究和它所产生的技术发明[1]。Langrish(1971)通过对被授予英国女王技术创新奖的84个项目的调查,总结出了七个成功创新的关键因素,分别是: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杰出人才;其他类型的杰出人才;对市场需求的清晰认识;对科学和技术潜在价值的认识;有效合作;资源的可获得性;政府及社会的支持。Langrish非常重视人才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2]。Rothwell(1994)把企业创新中的成功因素归为项目执行因素(Project Execution Factors)和公司层次因素(Corporate Level Factors)两类。前者侧重于企业创新的具体执行方面,如人力资源开发、内外交流机制、市场开拓等。公司层次因素主要指企业内部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包括高层管理者的气质以及对创新的支持等。Rothwell还强调指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长期计划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3]。Cooper(1995) 认为不同行业类型,产品的创新要素不同,但如下要素能普适性地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率:高层承诺;资源支持;高质量的开发过程;清晰的新产品战略;创新氛围;战略聚焦和协同;高素质的开发团队[4]。Jaider Vega-Jurado(2008)等学者通过对西班牙6094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基于企业内部研究与发展基础上的企业技术能力才是产品创新的主要决定因素[5]。从这些学者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要素的多样性特征,但他们也都强调了企业创新的资源支持、文化支持、技术支持等方面。
有一些学者非常重视企业创新中的互动因素。Ernst(2002)认为成功开发新产品需要有完善的计划和有效的执行,高级管理层的积极参与,多功能的团队,重量级项目领导,外部交流,顾客参与,市场研究和测试[6]。Panne (2003) 指出成功创新离不开以下因素:可行的方法,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参与,有效团队,专业人才和及时的行动[7]。这些学者将企业内部人才的互动、企业内部与外部顾客及市场的互动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自自主创新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学者加大了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力度,在企业创新要素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同学者对创新要素的层次划分不同,比较普遍的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韩立民,赵新华(2006)从企业内外创新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创新要素。在外部环境方面,他们认为政府政策、市场环境、创新投入的资金来源和制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内部创新环境方面,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尖端技术人才和企业研发的资金投入起着主要影响作用[8]。孙立媛、邓三鸿(2012)在外部基础方面认为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的支持是比较重要的。从内部环境角度,他们认为创新意识是企业有效进行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投入能力,包括研发人员力量的投入、经费投入、科研部门的设立以及与外部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企业成功创新的技术源泉;创新风险控制能力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是创新成功的有效保障;组织管理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9]。孔凡萍、李海波、李苗苗(2015)同样从二分角度分析创新要素,他们强调战略定位、技术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以及组织体系对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对企业内部而言,其战略定位决定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且良好的技术平台和组织体系是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在外部要素方面则强调了外部科研机构、高校等与企业的交流合作[10]。孙启萌(2010)将创新动力构成要素划分为内源动力要素、运行动力要素和环境动力要素三个层次。内源动力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家的创新动力,企业研发及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企业基层员工的创新动力,这主要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推动力;运行动力要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动力,制度与管理动力,外部参与者对技术创新的动力,这指组织内部环境及与参与者的合作;环境动力要素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动力,政府环境动力,法律环境动力,金融环境动力,这主要强调的是企业创新的外部宏观环境[11]。文丰和翟青(2011)将企业创新成功的因素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战略层面因素,包括管理层的创新意愿及战略远见,企业文化及其他;第二,组织行为层面因素,包括学习与协作,资源的获取及投入,激励和其他;第三,能力层面的因素,包括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及其他;第四,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和其他[12]。
无论这些学者将创新要素分为几个层次,基本都包括了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投入和外部环境支持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的投入中包括资金和人才(尤其是高层管理和专业人才)等资源的投入,外部环境支持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
(二)创新要素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创新过程的复杂性要求不同专业人员的相互沟通、合作和整合,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协同,这是促进创新项目成功所必须的[13]。Brown(1995)[14]Song (1997)[15]等学者认为作为技术创新核心内容的新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跨职能的复杂过程,跨职能的整合和有效协同对于新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Kath(199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合作对于产品开发绩效和产品管理绩效有显著正相关性,而互动则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显著正相关性,他认为,如果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只是重视互动而不重视相互间的合作关系,则往往不会取得较好的创新绩效[16]。Nieto、Santamar(2007)指出技术协同网络可以推进企业间的知识、资源共享,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构成的协作网络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强调了协同的重要性[17]。Carnabuci、Operti(2013)提出一家公司的创新是驱使其重组其现有技术的能力,并且存在两种不同的重组能力,即可以通过创建新的公司技术组合或者重新配置组合来创新,而结合集成的协同网络和多元化的知识基础可以同时提高两种重组的功能[18]。Love(2014)等人认为企业通过与外部的联系可以产生学习效果,获得外部知识,生成更多的创新产品。他们认为不论是在搜集活动还是在与外部伙伴合作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开放外部知识来源都涉及交互和信息处理的过程,而这些活动都可能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具有丰富的外部协作经验的企业能够生成更多的创新产品,再次强调了协同合作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19]。
我国学者对创新要素的运行机制也有一定的研究。董晓宏(2007)等学者认为由于创新要素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与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要实现企业创新绩效的最大化,就要使这六要素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协同发展,企业创新主体需要通过沟通(communication),竞争(competition),合作(collaboration)三个主要阶段对创新要素信息进行加工,促进多个创新要素的协同,从而能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20]。许多学者发现,很多创新项目效率不高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不在于技术要素,而在于企业的战略、文化、组织结构、制度、市场等非技术要素与技术要素没有全面协同[21]。庞艳桃(2010)通过对海尔持续创新体系的分析发现企业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程度越高,即各创新要素之间配合的一致性、紧密型越强,就越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2]。企业持续创新是靠企业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外部动力要素通过诱导、唤起和驱动,可使内部动力要素发挥其动力效能,进而共同促使企业顺利地开展创新活动[23]。石晶(2015)等学者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有效方式,要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必须建立企业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的合作机制,加大产学研、中介机构、政府政策的互动[24]。侯二秀(2016)等学者将企业创新成功的内部动力要素分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创新利润、企业家精神、员工创新能力和组织激励,将外部动力要素分为政府政策支持、高校知识转移、研究院所技术转移、中介结构信息服务,他们强调企业内外部的协同创新,并通过研究发现内部动力要素完全中介了外部动力要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认为外部动力要素通过内部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25]。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要素的运行机制研究都认为只有通过创新要素的合作、协同、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创新,提高企业绩效。
二、创新要素的识别
本研究的数据内容主要来自各企业按照科技部门要求填写的企业创新情况,样本数计485个,均为近年来上报数据较为完整的企业。
为研究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要素的运行机制,选取了企业的7个投入类指标和6个产出类指标进行分析。投入类指标包括:年度科技经费、年末从业人员数、专职R&D人员数、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科技计划项目数、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科技机构数、千名研发人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千名研发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产出类指标包括:年度纳税总额、年度利润总额、年度新产品销售收入、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年度授权自主知识产权、年度授权发明专利。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指的是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临床试验批文、新药证书、技术标准等。
经信度分析,数据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15,基于标准化项的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91,表明数据的可信度较高。
为探索指标中反映的创新要素,分别对投入类和产出类的指标进行了基于主成分法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并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进行旋转以明确各因子的意义。投入类数据的KMO检验的值为0.705,Bartlett球型检验的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产出类数据的KMO检验的值为0.792,Bartlett球型检验的显著性概率Sig为0.000。均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
经SPSS 19.0计算,从投入类指标中提取3个因子,解释了样本数据的74.4%,各因子的意义比较明确。因子F1包括3个指标,分别为年度科技经费、年末从业人员数、专职RD人员数,描述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直接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因此,因子F1可命名为资金与人力因子。因子F2包括2个指标,分别为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科技计划项目数、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科技机构数,描述了企业自身的创新环境和政府项目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因此,因子F2可命名为创新环境因子。因子F3包括2个指标,分别为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知识产权数、千名研发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描述了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因此,因子F3可命名为技术水平因子。
从产出类指标中提取2个因子,解释了样本数据的75.7%,各因子的意义比较明确。因子F4包括4个指标,分别为年度纳税总额、年度利润总额、年度新产品销售收入、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描述了企业经济产出,因此,因子F4可命名为经济产出因子。因子F5包括2个指标,分别为年度授权知识产权数、年度授权发明专利,描述了企业的技术产出,因此,因子F5可命名为技术产出因子。
表1 因子与指标Tab.1 Factor and index
三、创新要素运行机制的探索
(一)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经过创新要素识别的过程,测量模型的形式已经比较明确,但是各因子间的结构关系还不明确,为进一步了解创新要素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有必要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7.0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假设,资金与人力资源因子对经济产出因子和技术产出因子具有正向的影响;创新环境因子对经济产出因子和技术产出因子具有正向的影响;技术水平因子对经济产出因子和技术产出因子具有正向的影响。初始模型以路径图的形式表达如下,为保证适当的模型识别,路径图中部分路径系数的值被设置为1。
图1 初始模型Fig.1 Initial model
鉴于创新要素聚集的理论正在发展中,初始模型仅为初步的假设,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是在所难免的。
修正模型既出于数据拟合的考虑,也是出于理论支持上的考虑,模型拟合程度的改进不能单纯追求统计上的考虑,而应该尽量使模型具有实际根据。最终的目标是探索一个不仅在统计上能很好地拟合数据,而且每一个参数都能得到符合实际的解释的理论模型。模型的修正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具体的修正过程比较繁复,经过修正,初始模型调整为下图所示的修正后模型:
图2 修正后模型Fig.2 Modified model
图中添加了F5到F2的单向箭头、F5到F3的单向箭头、x32的残差项e6与y22的e13残差项之间的双向箭头。添加F5到F2的单向箭头理由是,企业的技术产出量和技术产出效率确实可能对影响到创新环境,当企业的技术产出量较多和技术产出效率较高时,也更容易吸引来自创新环境的支持;添加F5到F3的单向箭头理由是,企业的技术产出与技术水平是互相影响的,企业的技术水平越高,技术基础越好,也就更容易产生新的技术,而新的技术经过消化吸收,也自然的成为企业技术水平的一部分;而x32的残差项e6与y22的e13残差项之间的双向箭头的添加则主要是因为样本特征的影响,有一大部分企业发明专利的拥有量为0,相应的千名研发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也自然为零,这直接导致了指标x32与y22之间残差的相关。
修正后的结构模型对因子关系的假设有6个:H1:资金与人力对经济产出有正向影响;H2:创新环境对经济产出有正向影响;H3:技术水平对经济产出有正向影响;H4:资金与人力资源对技术产出有正向影响;H5:创新环境与技术产出有正向的相互影响;H6:技术水平与技术产出有正向的相互影响。
(二)模型的估计与评价
在修正后模型的基础上,经软件计算,输出模型各项指数拟合值与路径分析图,模型各项指数的拟合值均符合理想值的要求,说明修改后的模型的拟合程度还比较理想。
(三)模型的解释
经过分析,之前在修改后的结构模型中对因子关系所作的6个假设中的5个得到了肯定:
表2 模型评价Tab.2 Model evaluation
图3 模型路径分析图Fig.3 Model path
H1:资金与人力资源对经济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
H3:技术水平对经济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
H4:资金与人力资源对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
H5:创新环境与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的相互影响
H6:技术水平与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的相互影响。
但是,H2:创新环境对经济产出有正向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统计学意义上,来自创新环境的支持对企业经济产出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
在明确了因子关系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后,需要对结构模型中的回归权重系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对创新要素间的关系和运行机制有更一步的深入了解。为直观计,现将结构模型中有显著意义的路径的回归权重系数列表如下:
表3 模型的回归权重系数(标准化解)Tab.3 Model regression weight (standardized results)
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创新要素间的具体关系和创新要素的运行过程,所以我们只比较路径回归权重系数在标准化解下的值。标准化解并不能给出因素间的量化关系,也就是说不能提供此因素每增长1个单位,对应的因素增长多少个单位的数值,但能为因素之间的比较提供量化数值。
由表中可见,对于企业的经济产出,F1->F4的回归权重系数为0.951,而F3->F4的回归权重系数为仅为0.058,资金与人力因素的影响远高于企业技术水平的影响,说明对于企业整体来说,现阶段资金与人力资源因素的重要程度远高于企业本身的技术水平因素,但也说明企业本身的技术水平向实际的经济产出的转化效果并不理想。
观察技术产出因素。F3->F5的回归权重系数为1.145,F5->F3的回归权重系数为2.156,说明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与企业的技术产出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互促进作用,同时也意味着,企业普遍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技术,对于新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则普遍缺乏积极性。F1->F5的回归权重系数为0.455,说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与人力资源投入在技术产出方面还是比较明显的,可支配资源总是向期望收益最高的方向流动。F2->F5的回归权重系数为0.213,F5->F2的回归权重系数为0.142,说明创新环境因素对技术产出因素的影响确实具有正向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这可能主要是创新环境因素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创新环境对技术产出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需要长期的持续性支持,才能带来技术产出的突破性进展。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基于企业创新相关数据,分析和验证了创新要素间的具体关系和创新要素的运行过程。实证结果表明资金与人力资源(0.951)和技术水平(0.058)对经济产出均有正向影响,资金与人力资源(0.455)对技术产出也确实有正向的影响,并且创新环境(0.213)与技术产出(0.142)、技术水平(1.145)与技术产出(2.156)存在着正向的相互影响。通过分析比较路径回归权重的标准化解,对于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给出如下建议:
1.适度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大型企业,应意识到资金和人力资源对技术产出的正向影响,以研发投入的增多来推动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
2.创业型中小企业可以积极引进可靠的风险投资。中小型企业的风险更高,难以通过上市或者向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引进风险投资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一定的创新资本,并且可以引入风险投资机构较为成熟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可以更加有合理的利用投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3.企业应创建创新型员工培养与激励机制。通过模型得知人力资源对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本的重视。首先,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科研部门,吸引创新型人才;第二,企业要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定期对核心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创新能力;第三,企业应建立奖惩分明、公开透明的鼓励创新的激励制度和健全的薪酬分配体系,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并防止人才流失;第四,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型企业文化,营造创新的氛围,鼓励员工创新,允许员工在创新的过程中犯错,并结合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4.提高企业技术向实际生产的转化水平。首先,企业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加强对新领域新技术的开发,以市场为导向,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第二,企业应合理分配科技投入资金,减少出现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比例过低的现象,并进行跟踪考核以及时纠偏;第三,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研发部门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广部门,培养和引进专职进行科研的人员,把科研任务和生产活动区分开来,给科研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转化科技成果;第四,企业应该积极培养和引进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人才,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短缺问题。
5.政府应加大对创新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扶持力度,比如设立专项资金以资助企业创新,提供充分的人才信息,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金融机构对企业创新资本的支持等。
[1]史本叶,李俊江.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6).
[2]Langrish,J.Technology Transfer:Some British Data,R&D Management,1971(1):133-136.
[3]Rothwell R.Th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M].Edward Elgar,1994.
[4]Cooper R G,Kleinschmidt E.J.Benchmarking the Firm's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5,Vol.12(5),pp374-391.
[5]Jaider V J,Antonio G,Ignacio F,Liney M.The effect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on firms’ product innovation [J].research policy,2008(37).
[6]Ernst H.Success factor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2(4):1–40.
[7]Panne G.Success and failure of innovation:a literature review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3(3):309–338.
[8]韩立民,赵新华.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分析及优化创新环境的对策—以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青岛试点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8).
[9]孙立媛,邓三鸿.企业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研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230-235.
[10]孔凡萍,李海波,李苗苗.我国企业创新创业驱动要素及模式构建——基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跨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3):82-86.
[11]孙启萌.中国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构成要素研究[J].管理百科,2010(2).
[12]文丰,翟青.中国情形下企业创新的要素及选择机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8):46-49.
[13]Hitt M A,Hoskisso R E,Nixon R D.A mid-range theory ofinterfuncitonal integration,its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3(10):161-185.
[14]Brown S L,Eisenhardt K M.Product development:past research,present findings,and future directions [J].Aced.Management Rev.,1995(20):343-378.
[15]Song X M,Parry M E .R&D-Marketing integration in Japanese high-technology firms:Hypothe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J].Aced.Marketing Sci.,1997(21):125-133.
[16]Kahn,Kenneth B.Interdepartmental Integration:A Defini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J].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March,1996(13):137-151.
[17]Nieto M J,Santamar L.The importance of divers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for the novelty of product innovation[J].Technovati on,2007,27(6-7):367-377.
[18]Carnabuci G,Operti E.Where do firms’ recombinant capabilities come from?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knowledge,and firms' ability to innovate through technological recombin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13):1591-1613.
[19]Love J H,Roper S,Vahter P.Learning from openness:The dynamics of breadth in external innovation linkag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35(11):1703-1716.
[20]董晓宏,郭爱英,宋长生.构建企业多要素协同创新的内部支撑环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1).
[21]郑刚,梁欣如.全面协同:创新制胜之道---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268-273.
[22]庞艳桃.企业持续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以海尔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8):74-76.
[23]陶瑞,张俊光,于敏.企业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73-77.
[24]侯二秀,石晶.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综述[J].中国管理科学,2015,(S1):711-717.
[25]侯二秀,石晶,秦蓉.企业协同创新动力要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04):72-75.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