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读真题 调整备考策略
——以选修3复习为例

2017-12-14福建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6期
关键词:真核基因工程体细胞

福建 江 钐

研读真题 调整备考策略
——以选修3复习为例

福建 江 钐

生物学核心知识是实现生物学课程目标的基础和重要的载体,也是高考注重的考查方向。2017年三套全国卷的第38题,均以基因工程的核心知识为主线,考查对基因工程步骤深入透彻的理解分析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同时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基于对这三道试题的深入分析,引发以下教学启示。

1.挖掘核心知识,分析内在原因

1.1 知其所以然是学习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知其然”只是学习的一般层次,“知其所以然”是解决概念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明确何种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导致何种结果,是研究因果关系,属于深入学习层次。学生只有掌握知识形成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迁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纵观全国卷试题,每年都有写有关“原因”的设问,且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是其中的高频考点。2017年全国卷第38题中,卷Ⅰ(1)(2)、卷Ⅱ(1)(3)(5)、卷Ⅲ(1)都考查了有关写“原因”的内容。分析“原因”是根据题干提供的结果信息,链接已学知识,逆推理形成结果的内在条件并用恰当的文字描述的过程。教师在解题指导过程中,应注意强调知识的使用条件,注重学习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质疑精神,不断地探究知识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加强。

1.2 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

课堂教学可通过问题教学,使学生知道前因后果。有关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教学时可设问: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有什么区别?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中的基因结构有什么区别?以 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具体过程如何?为什么cDNA文库的基因可以交流,而基因组文库只是部分基因可以交流?用限制酶的单酶切或多酶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不能破坏什么结构?为什么限制酶不能将自己的DNA分子剪切掉?什么是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反向连接为什么不能正常表达?为什么平末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可以任意连接?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为什么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为什么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时,植物常用农杆菌的质粒?运载体用噬菌体或动、植物病毒时分别导入什么类型的受体细胞?标记基因有什么作用和应用?基因探针如何制作?为什么基因探针能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及其转录的mRNA?分子水平及个体水平如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目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的原因有哪些?

教学中有关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内容,可以这样设问:灭菌和消毒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动物细胞培养要加入抗生素?植物激素在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有何区别?植物组织培养为什么用蔗糖而不用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为什么用葡萄糖配制培养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物幼苗都是单倍体吗?

有关克隆动物的内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技术流程,从微观的角度理解操作原理。可以设问:为什么不直接用体细胞培养成为早期胚胎而要形成重组细胞?重组时为什么用的是供体细胞而不是细胞核?所产小牛的遗传物质和性别有何特点?

要想让学生能够真正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前提是充分的理解。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从思维原点出发,深入思考,透过知识的表象,挖掘知识的内在实质,揭示内在的规律,训练思维从表层到深刻,而不只是思维滞留表层。

2.围绕核心知识,适度拓展深化

针对卷Ⅰ第38题(1)中涉及基因能否交流问题,日常教学中应该补充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图示,对比说明二者区别。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存在内含子、外显子,而原核生物基因结构不存在内含子。在真核生物成熟的mRNA中已不存在间隔序列,逆转录得到的cDNA中没有内含子、启动子和终止子,因此可以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间交流。cDNA文库法是从真核生物细胞中分离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但基因组文库的目的基因中有内含子,只有在部分结构相同的真核生物之间基因才可以交流,而不能与原核生物的基因交流。

针对卷Ⅰ第38题(2)中有关选用运载体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载体,直接将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可以吗?作为载体的条件是什么?教学中应说明载体的三大功能:①进入受体细胞的转移能力②在受体细胞内的复制能力或整合能力③在受体细胞内的扩增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若只有目的基因,而无复制原点和表达所需启动子,外源基因不能复制和表达,因而需要通过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再分析载体的构建与改造:①删除不必要的DNA区域,缩小分子量,提高外源DNA片段装载量②灭活某些质粒的编码基因③加入易于识别的选择标记基因④加入特殊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最后,分析不同生物选用不同载体的理由。(如噬菌体只能作为受体细胞为细菌时的载体)其原因是需选择能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的材料为载体。

针对卷Ⅲ第38题(2)中“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_ 作为合成DNA的原料”。教学中应分析DNA结构图的两条模板链,说明引物及其后的一条新链沿5’端→3’端方向不断延伸。PCR反应中两种引物的碱基不能互补,每一种引物内部的碱基也不能互补,否则引物不能与模板链正常结合。PCR体系中要加入足量的引物,足量的dNTP(即dATP、dTTP、dGTP、dCTP),以提供脱氧核苷酸和能量。教学中可借助PCR扩增步骤的图示,引导学生思考:第几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即目的基因)?第四轮循环后,产物中含有某种引物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同时可进一步扩展,引导学生思考: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为什么也是获取目的基因的一种方法?学生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在PCR技术过程中,经过三轮复制后,可以得到目的基因。之后的几轮复制就可以得到大量的目的基因。

卷Ⅰ第38题(3)中“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卷Ⅱ第38题(1)中“选用嫩叶而不选用老叶作为实验材料”,均考查了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教学中还可挖掘类似的设问: 进行动、植物细胞培养,分别选择什么材料?为什么?培养干细胞或进行性别鉴定,分别选择什么结构的细胞?进行核移植、胚胎移植,分别选择什么材料?

卷Ⅰ第38题(4)中“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_____”;卷Ⅱ第38题(5)中“……抗真菌病的能力没有提高,根据中心法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卷Ⅲ第38题(1)中“……不能翻译出蛋白乙,原因是_________”。以上均考查有关目的基因的表达。复习时,应让学生掌握基因能否表达,在哪里表达(如乳腺),什么时候表达,表达量的多少都与启动子有关;从表达过程看,应该基于“中心法则”中转录、翻译的正常进行;从检测表达角度,应找可以进行“抗原-抗体”杂交的相应物质;若抑制基因表达,可利用反义RNA:反义RNA可与mRNA特异性互补结合,抑制了该mRNA的翻译。通过反义RNA控制mRNA的翻译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许多实验证明在真核生物中也存在反义RNA,该方法为肿瘤实施基因治疗提供可能性。

3.基于核心知识,培养综合思维

卷Ⅰ第38题(5)中考查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基因工程理论的启示。在学习必修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时提到了其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也体现了基因重组。将二者加以联系比较,就容易理解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从而认同艾弗里等人的工作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卷Ⅲ第38题(3)中②考查了必修2基因与蛋白质关系及与免疫学知识的综合推理,是将发展理性思维应用于选修3知识的新型题目代表。在选修3教学中,应该基于核心知识,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3.1 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的综合

从知识角度看,选修3内容与必修内容互相渗透。选修3“基因工程”的内容与必修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功能有关,与必修2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有关;选修3“植物细胞工程”与必修1细胞分裂分化、必修3植物激素有关;选修3“动物细胞工程”与必修1的细胞膜、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及细胞分裂分化、分泌蛋白内容有关,与必修3的免疫内容有关;选修3“胚胎工程”与必修1的细胞器、细胞分化、全能性、有丝分裂及必修2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有关;选修3“生态工程”与必修3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关。在教学过程中选修3应与必修内容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3.2 生物工程内容的综合比较

教学中不要过分关注于技术细节,而应从技术流程中寻找关键环节和问题,关注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应该善于用流程图或概念图来总结纷繁复杂的知识。如图1所示,构建基因工程的知识体系。

图1

联系生物工程所学知识,可以设问:动、植物细胞培养的区别?动、植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及应用有什么区别?不同生物技术的意义有什么区别?动物受精卵可以通过哪些技术得到?胚胎移植的胚胎来源可以有几种?如图2所示,可分析不同牛(A、B、C、D、E)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哪些生物技术。

图2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核心知识,回归教材,以究因追源、类比分析的方式,深化核心知识教学,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和结合应用,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实施教学和备考复习,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真核基因工程体细胞
基因工程小鼠饲养繁育及鉴定策略
“自然科学—人文探讨”在基因工程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基因工程菌有什么本领?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人醛缩酶A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