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核心考点解读
2017-12-14江苏
江苏
秋 飏 薛燕敏
牛顿运动定律核心考点解读
秋 飏 薛燕敏
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石,也是高考的重热点,从近4年新课标命题情况看,围绕牛顿运动定律的命题年年皆有,命题形式可以以基本概念为主,如以力和运动的关系设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现身于压轴题,如板块问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所以基础与能力共抓,是本章复习的目标。
一、强调基础性,以牛顿一、三定律为主,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1】(物理学史)(2016·山东临沂期中)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B.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C.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D.笛卡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解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A项正确;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不符合历史事实,B项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C项错误;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不符合事实,D项错误。
【答案】A
【感悟】在力学中,围绕自由落体运动、运动和力、万有引力定律考查物理学史是各级命题中常见的现象之一,难度容易,但是分值6分,所以要足够重视。一是要熟记物理学家及其发现,二是要围绕经典实验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如伽利略的假设法、外推法、万有引力定律证明中的数理结合方法等。
二、提倡应用性,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例2】(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2017·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如图1所示,两轻质弹簧a、b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整体处于平衡状态,a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角,b弹簧与竖直方向成60°角,a、b两弹簧的形变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
图1
【答案】BD
【点评】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对应的考题常见于绳件、弹簧件的比较,解答时遵循三部曲即可,第一是受力分析正确求出平衡前各力,第二是依据绳突变、弹簧渐变的特征判断各力瞬间变化,第三是利用原来的平衡关系和瞬间后的各力情况分析求解加速度。
另外还有运动物体与弹簧接触中,不同时段加速度的分析,如蹦床问题等,另外还有物体在有阻力的介质中运动,往往伴随终极速度等,这些问题解决的核心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例3】(图象问题)(2017·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如图2甲所示,水平地面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通过滑块压缩0.4 m锁定,t=0时解除锁定释放滑块。计算机通过滑块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倾斜直线Od是t=0时的速度图线的切线,已知滑块质量m=2.0 kg,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滑块被释放后,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速度最大
C.弹簧的劲度系数k=175 N/m
D.该过程中滑块的最大加速度为35 m/s2
【答案】C
【点评】图象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高频考点。对于图象问题,我们学会“五看”,即:看坐标、看斜率、看面积、看交点、看截距;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另外弹簧问题要抓住起始点、平衡位置、脱离处等几个重要位置。
【例4】(连接体问题)(2016·辽宁沈阳四校协作体期中)质量为M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图3所示,则
( )
图3
C.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增加
D.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
【答案】C
【总结】物体系的动力学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的运动,各物体既相互独立,又通过内力相互联系。处理各物体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整体法与隔离法往往交叉使用,一般思路是:
(1)求内力时,先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
(2)求外力时,先用隔离法求加速度,再用整体法求整体受到的外加作用力。
牛顿运动定律与整体法、隔离法的综合问题中,常见的连接体、叠加体等,对于连接体,最为典型的就是大家熟悉的钩码连接小车模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解答时两种方法根据需要贯穿使用,对于后者,叠加体除了上述方法外,要注意临界问题(其他文章中已有,不再赘述)。
【变式】(寻探摩擦力)如图4所示,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滑轮及细绳质量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图4
A.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B.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左
C.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随水平力F的增大而增大
D.只要水平力F足够大。物体A、B间一定会打滑
【答案】BCD
【点评】微小形变引起的弹力、相对静止引起的静摩擦力从产生的条件分析,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易错。由运动状态依据牛顿运动定律来分析有理有据,准确度大大提高。
三、突出综合性,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例5】(多过程问题)(2017·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如图5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竿,滑竿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竿的下滑情况,在竿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竿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质量为50 kg的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3 s末滑到竿底时速度恰好为零。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5乙所示,取g=10 m/s2,则
( )
图5
A.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3 m/s
B.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6 m/s
C.滑竿的长度是3 m
D.滑竿的长度是6 m
【答案】D
【感悟】(1)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方法:从受力的大小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从加速度的方向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多过程问题的处理方法:寻找多过程运动问题中各过程间的相互联系。如第一个过程的末速度就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画图找出各过程的位移之间的联系。
【例6】(传送带问题)(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如图6所示,某工厂用倾角为37°的传送带把货物由低处运送到高处,已知传送带总长为L=50 m,正常运转的速度为v=4 m/s。一次工人刚把M=10 kg的货物放到传送带上的A处时停电了,为了不影响工作的进度,工人拿来一块m=5 kg带有挂钩的木板,把货物放到木板上,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把木板拉上去。货物与木板及木板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8。(物块与木板均可看做质点,g=10 m/s2,sin37°=0.6,cos37°=0.8)
图6
(1)为了把货物拉上去又不使货物相对木板滑动,求工人所用拉力的最大值;
(2)若工人用F=189 N的恒定拉力把货物拉到l/5处时来电了,工人随即撤去拉力,求此时货物与木板的速度大小;
(3)来电后,还需要多长时间货物能到达B处?(不计传送带的加速时间)
【解析】(1)设最大拉力为Fm,货物与木板之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设此时的加速度为a1,对货物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cosθ-Mgsinθ=Ma1,得:a1=0.4 m/s2
对货物与木板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μ(m+M)gcosθ-(m+M)gsinθ=(m+M)a1,
得:Fm=192 N。
(2)设工人拉木板的加速度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M)gcosθ-(m+M)gsinθ=(m+M)a2,
解得:a2=0.2 m/s2
设来电时木板的速度为v1,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3)由于v1<4 m/s,所以来电后木板继续加速,加速度为a3
μ(M+m)gcosθ-(M+m)gsinθ=(M+m)a3
a3=0.4 m/s2
设经过t1木板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v=v1+a3t1
得:t1=5 s
得:x1=15 m
得:x2=25 m
得:t2=6.25 s
所以来电后木板再需要运动t1+t2=11.25 s。
【答案】(1)Fm=192 N (2)v1=2 m/s (3)11.25 s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圆周运动藏“玄机”,临界思想显“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