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物理复习方法刍议

2017-12-14江苏

教学考试(高考物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图象物理知识点

江苏

徐汉屏(特级教师)

夯实基础,凸显方法,提升能力,强化实验,联系实际,查漏补缺。

高三物理复习方法刍议

徐汉屏(特级教师)

同学们进入高三后,将迎来一个学年的物理系统复习。一学年的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轮复习(9月至3月初,以巩固基础为主)、二轮复习(3月至4月,以综合提升为主)和考前冲刺(5月,以模拟训练为主)。复习内容包括必考模块(必修1、2与选修3-1、3-2、3-5)和选考模块(选修 3-3 或3-4)。考纲将各模块的知识考点按Ⅰ、Ⅱ两级要求列出,并列出了相关的实验考点,可与教材一起作为复习的依据。以下对高三物理复习方法提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考把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复习特别是一轮复习中,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弄透,要不厌其烦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构建起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

为此,在每章复习前,应首先阅读考纲中的相关考点(通常一轮复习时,新的考纲尚未公布,可参阅以往的考纲),了解该章的重点知识和测试要求;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对考纲中列出的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过堂,特别要重视那些新课教学中易被忽视、易为人所忘的所谓“非重点知识”,并注意习题训练的覆盖面,尽可能涉及各个知识点。

为了让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要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把零碎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织成网,构建起纲举目张的知识网络。如果说一轮复习要求对教材各知识点加以细化,挖掘其内涵,弄清相关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物理意义与适用范围,要把书读厚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就应该把书读薄,要将知识系统化,纲领化,就如同渔网一样,收得拢,撒得开,张网撒一片,收网几条线。

知识网络应当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内容准确。构建的方法有多种形式,文字型、方框图、表格式、树型结构等均是可以采用的。

例如,对于电磁学中“场”的综合问题就可以归纳成如下的方框图:

上述方框图,将原先分散在教材中的静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各部分知识点,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从“场”本身的综合到与力学、电路的综合,表明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构建起了清晰的知识网络。

二、凸显思维方法

高考在考核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为此,在二轮复习中,要特别注重思维方法的总结,竭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总结解决某类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例如,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主要有动力学观点和功能观点两种分析方法:

动力学观点——带电粒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两平行带电金属板之间的匀强电场中,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垂直的电场力的作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即类平抛运动。根据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我们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电场力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此,即可对其定量分析。

要关注解决某类物理问题的特殊方法。

例如,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时,需要掌握以下解题技巧:

巧用隔离法——当问题涉及几个物体时,我们常常将这几个物体“隔离”开来,对它们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其运动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列式求解。特别是问题涉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隔离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巧用整体法——将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去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称为整体法。整体法能减少和避开非待求量,简化解题过程。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辅相成的。

巧建坐标系——通常我们建立坐标系是以加速度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时为减少力的分解,也可巧妙地建立坐标轴,而将加速度分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式求解。

巧用假设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有些力存在与否很难确定,往往用假设推理法可以迅速解决。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假设某力存在(或不存在),然后利用已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肯定或否定所做的假设,得出正确的判断。

巧用程序法——按时间顺序对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的解题方法称为程序法。其基本思路是:先正确划分问题中有多少个不同的运动过程,然后对各个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巧建理想模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往往要建立一些理想模型。例如:将物体看成质点,光滑接触面摩擦力为0,细线、细杆及一般的物体为刚性模型,轻弹簧、橡皮绳为弹性模型等等。

巧析临界状态——在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往往在达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称为临界状态。利用临界状态的分析作为解题思路的起点,是一条有效的思考途径。

巧求极值问题——求解极值问题常可采用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物理过程,这是物理解法的特征。数学解法则是先找出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直接应用数学方法求得极值。

三、注重提升能力

高三复习不同于新课学习时的单元复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得注重各项能力的提升。例如:

信息汲取能力——科学研究离不开信息,需要从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信息资源中挖掘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东西。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多找一些信息题,其信息可以是解题所必需的,也可以是作为背景材料的多余信息,以训练对信息的鉴别、利用能力。

过程分析能力——要十分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复杂物理过程问题的训练,要掌握过程分析的方法,学会将实际情景转化成物理图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物理过程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而不是机械地去总结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题型。

逻辑推理能力——高考中,一般选择题与计算题的求解离不开逻辑判断与逻辑推理。复习中要重视物理公式和定律的推导过程,加强说理题、论述题的练习,从有关物理概念和定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空间想象能力——运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分析物理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复习中要注意加强空间想象力的训练,可适当多练一些较为复杂的多体运动问题或三维空间运动问题,必要时画出物体运动的草图,帮助强化空间概念。

图象分析能力——运用图象可以描述物理情景、表示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图象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要加强图象训练,注重认识图象、分析图象、运用图象和描绘图象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重要物理规律的公式表示法和图象表示法,理解图象中有关截距、斜率和面积的物理意义,熟练运用图象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是物理研究的工具,也是深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复习中要注重数理结合,既要重视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的分析,也要重视数学方法的应用。要通过多方位的训练,根据具体问题找出物理量间的解析关系、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关系及函数图象关系,把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图景,建立起相关的物理模型,然后再应用对应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表达和解决问题。

一题多解能力——复习中适当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也有利于拓展高考时的解题思路。

综合分析能力——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容忽视。试卷涉及的综合性问题主要是物理学科内的综合,大致包括以下两类:物理学各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内的综合;物理学各分支间的综合。复习中,要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通过一些典型问题和情景的分析训练,掌握处理综合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一种建立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上的高水平的思维,它是一种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迁移,更是一种提升、发展与创造。要注意一题多变,提倡追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变异迁移,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强化实验复习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物理命题相当重视的内容。近年来,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转向对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及运用,重在对实验技能的考查,重在实验方法的迁移,将对实验方法的考查渗透在具体的实验考查之中,要求考生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高考物理实验题往往涉及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电路的判断、实验图线的描绘、实验图线的分析和实验方法的设计等问题。为此,必须重视实验技能的掌握,重视实验方法的迁移,切实提高以下物理实验能力:

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的能力——知道实验的基本事实,如实验的目的、装置、过程和结论等;理解实验的原理、制定主要实验步骤的依据及实验结果的意义;能根据实验原理和方法,正确控制实验条件等。

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妥善安装实验装置,知道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能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选择仪器;知道中学物理实验常规,懂得安全规则,了解操作规程;能按照设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有序操作,并能妥善处理实验中的偶然事故等。

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测量准确,分析正确;会合理设计实验记录表,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能分析比较复杂的实验,将其操作过程分解成几组简单的操作过程;会应用函数式、图象法等数学手段,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等。

得出实验结论,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会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分析实验误差原因和常见故障;能对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具有对结果进行质疑、改进方案的意识;能发现、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等。

运用已学知识,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掌握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法、替代法、补偿法、微小量的积累、物理量的变换、各种近似处理等;掌握通用的操作技能、方法,具有从事实验研究的一般素质;能按要求设计新实验,或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某种设想,进行科学探究等。

五、联系实际问题

在突出考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知识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应用,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试卷命题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热点,把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现代科技的背景之下,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

复习中要关注实际问题,注意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实例分析,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物理建模能力,提高用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物理知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关注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以开拓视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

低碳环保——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这方面的素材可以与功和能、能源的利用、环境保护、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等知识点挂钩。

体育竞技——去年中国代表队在巴西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获得优异成绩,分别排名奖牌榜第三位和第一位,并且蝉联四届残奥会金牌以及奖牌总数第一。今年9月,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举行。这方面的素材可以与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挂钩。

探月航天——去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乘载两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并在太空驻留30天。今年的载人航天任务将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会在“天宫二号”上进行多项实验。这方面的素材可以与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点挂钩。

诺贝尔奖——最近三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涉及发明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带来新型节能光源;发现中微子振荡,从而证实了中微子有质量;在物质拓扑相变和拓扑阶段理论发现取得的重大突破。这方面的素材也可以与相关的中学物理知识挂钩。

六、适时查漏补缺

虽然经过了两轮的系统复习,但往往还存在一些遗漏与缺失。例如,必考内容中的离心现象、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静电现象的解释、示波管、涡流等,选考内容中的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液晶的微观结构、多普勒效应、光的偏振现象、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射线的危害和防护等知识点,常常为学生所忽视。

为此,在考前冲刺阶段要特别注意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重温错题——对两轮复习中的错题要加以重新审视,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建议每位同学在两轮复习时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查漏补缺时提供有效的素材。

排查考点——要认真研究考纲,对考点内容逐条排查,看看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不够扎实。不仅注意重点章节复习,比如力学、电磁学,更要重视小章节知识,如分子动理论、热和功、交变电流、光的反射与折射、原子和原子核中的考纲Ⅰ层次知识,这些知识难度不大,但考的频率非常高。

回归课本——课本是教学之本,也是考试之本,高考试卷中不少试题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其考查的知识点,有的甚至直接将课本内容或习题加以改变。重读教材,要求读深读透。一方面要突出重点,把握主干知识,特别是对薄弱环节要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寻找细节,发现被忽略的内容,不遗漏,不舍弃。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图象物理知识点
只因是物理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处处留心皆物理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