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带水果番荔枝的品种与特性

2017-12-14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吉林长春130022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年3期
关键词: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单果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李 悦(天津市河西区瑞斯特双语幼儿园 天津 300222)

热带水果番荔枝的品种与特性

●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李 悦(天津市河西区瑞斯特双语幼儿园 天津 300222)

番荔枝又名牛心果(广州)、杨菠萝(广西龙州)、红毛榴莲(海南)、林檎(广东潮州)、唛螺陀(广西),与荔枝、菠萝、芒果、莽柿(山竹),并称“世界五大热带名果”。它果肉细嫩香美,有如柔滑的奶脂,风味独特,清喉润肺,营养丰富,且具有食疗功能,并誉为“南果珍品”。作为果树类型,番荔枝通常是指番荔枝科(Annonaceae Juss,1789)番荔枝属(AnnonaL.,1753)中果实可供食用的树种。番荔枝树姿优美,又是南方地区庭院树、行道树和风景树的上选。

番荔枝原产于美洲热带陆地,广泛分布于热带和较温暖的亚热带,传入中国约有400年的历史,中国古籍如《岭南杂记》、《植物名实图考》均有记载。据《台湾府志》(1617年)记载,最早是由荷兰人引入的。由于番荔枝的肉质聚合果外表有突起的鳞和凹陷的沟,与中国原产的荔枝外皮相似,又是外来品(番夷引入),故称番荔枝(番鬼荔枝);又因成熟果实呈淡绿黄色,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的疣状凸起(由许多成熟的子房和花托合生而成),恰似佛头,故有“佛头果”、“释迦果”之称。广东番荔枝栽培以澄海樟林最早,据考证为200多年前旅泰华侨传入,而广东东莞虎门镇的番荔枝为1000多年前一位旅越华侨传入。1953年福建漳州从泰国引入杂交番荔枝,1981年广州从澳大利亚引进A.P.番荔枝。1993年福建从泰国引种杂交番荔枝。

目前,已知中国番荔枝生产性栽培有广东澄海、东莞、中山、珠海、湛江,福建地区南部、漳州、龙海、厦门同安、漳浦、云霄、东山、长泰,广西南宁,海南,云南,香港,台湾台东、屏东、台南、高雄等。栽培面积广东和海南分别达600hm2和500hm2,仅广东澄海种植面积就有5 000亩(667m2,下同)。

近年来,番荔枝在中国的生产性栽培发展较快,如广东潮州、珠海和海南已发展了一些较有规模的果园,其产品性能符合中国南部及北方地区,如吉林长春热带水果市场均有销售,价位在50~60元/千克。

1986年春,福建诏安县樟朗村,从广东汕头市樟林村引种10km2,1.2万株,4年生株产7~10kg,8~10年生株产高达30kg,获得较好收益。又如广东东莞虎门镇一农户,种植番荔枝2hm2,第2年收入即达30000元人民币。可见,番荔枝有着国内外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番荔枝生产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调节市场,满足城乡人民对水果品类多样化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1 植物学特征

番荔枝为落叶或半落叶性小乔木,高3~5m。枝条细软下垂,1年抽春、夏、秋梢3~4次。叶近革质,单叶互生,全缘,排成2列,椭圆状披针形或矩圆形,浓绿,柔碎有异味,芽眼包在叶柄基部中,老叶脱落后萌芽。花单生或2~4朵聚生于当年新梢的枝顶或叶腋内,青黄色,下垂;萼片3,花瓣6,2轮;雌、雄同花,雄蕊30~40枚,螺旋排列,围绕在圆锥状的雌蕊群外;心皮一至多数,离生或合生;每一心皮有胚珠1颗。聚合浆果球形或心脏圆锥形,黄绿色,单果重150~350g,果面瘤状突起,龟裂纹明显,有薄白蜡粉。番荔枝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后熟期4~7天,变软易剥开,果肉浆至白色,味甜有特殊香气风味。种子褐色光滑、细小、长卵形,每一果实有种子10~30枚。

2 分类

2.1 种

2.1.1 秘鲁番荔枝(Annona cherimola Mill.,1768) 又名毛叶番荔枝、高山番荔枝、南美番荔枝。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栽培。

2.1.2 圆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 L.,1753)又名牛心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栽培。在广东湛江地区生长势好,抗寒,适应性广。

2.1.3 刺果番荔枝(Annona muricata L.,1753)又名红毛榴莲。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栽培。

2.1.4 牛心番荔枝(Annona reticulata L.,175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栽培。在广东湛江地区长势良好,适应性强。能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生长。现多作砧木。

2.1.5 番荔枝(Annona squamosa L.,175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广西植物研究所、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栽培。

2.1.6 阿蒂莫耶番荔枝(Annona atemoya Hort)又名杂交番荔枝,是以番荔枝与秘鲁番荔枝杂交而获得的种间杂交品种。果卵形至心脏形,果形似秘鲁番荔枝,果面略平滑,果皮能整块剥离。种子大而少,黑色。果实甜而香,含糖量稍低于番荔枝,适于鲜食。

2.1.7 窄叶番荔枝(AnnonastenophyllaEngl.et Diels)。

2.1.8 楔窄叶番荔枝[AnnonastenophyllaEngl.et Diels subsp.cuneata(Oliv.)N.Robson]。

2.1.9 长梗窄叶番荔枝 [Annona stenophylla Engl.et Diels subsp.longepetiolata(R.E.Fr.)N.Robson]。

2.1.10 矮窄叶番荔枝[Annona stenophylla Engl.et Diels subsp.nana(Exell)N.Robson]。

2.2 品种

2.2.1 粗鳞番荔枝 粗鳞番荔枝广泛栽培于台湾台东县。单果平均重约264g,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21%,种子少,小果数目少。

2.2.2 细鳞番荔枝 细鳞番荔枝广泛栽培于台湾台东县。果实略扁形,单果重210g左右,小果数目多而排列紧密。肉质细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丰产。

2.2.3 虎门番荔枝 虎门番荔枝主产于广东东莞虎门镇。单果重208g左右,品质优良,风味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24.8%左右,总糖17%、总酸0.1%。种子略多,可食率略低。

2.2.4 樟林番荔枝 樟林番荔枝主产于广东澄海樟林而得名。潮安、饶平、珠海、中山、湛江均有栽培。果心脏形,果皮瘤状突起间的缝合线明显。成熟时易开裂,单果重240g左右,大者可达500g。果实品质优良,风味甜而芳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总糖16.8%、总酸0.1%,可食率高,早产、丰产,商品性能好。

2.2.5 泰国大果番荔枝 泰国大果番荔枝从泰国引入试植,在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1980年定植,1989年结果。该品种树高5~7m,树形开展,早产、丰产,单果重30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有发展前景。

2.2.6 吉夫纳(Gefner)番荔枝 吉夫纳番荔枝是番荔枝与秘鲁番荔枝种间杂交种,是世界亚热带地区的主栽品种。20世纪60年代由以色列育成。20世纪80年引入,台湾有一定的商品栽培面积,2004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台湾引进,先后在厦门同安,漳州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长泰等地推广种植。该品种生长势旺,枝梢、叶片都特别大,叶面具茸毛。单果平均重616.67g,最大的超过1 000g;果皮黄绿色,皮薄,厚0.25mm,易剥皮;果肉乳白色,细嫩,柔软多汁;种子黑色,扁椭圆形,嵌入果肉,种子30粒左右,单粒种子重0.45g,部分种子瘪粒,不饱满;可食率80.76%。果实采收后至软熟需3~6天。顶端小果扁平,下部小果尖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27%,味浓甜,质优、早产、丰产、稳产,经济效益高,无大、小年结果现象,但果实裂果较严重。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超过200hm2,嫁接苗3月份定植后第2年开始挂果,株产1.5kg,第3年株产5kg,第4年株产7.5kg,第5年株产15kg,第6年进入盛果期,株产25kg以上。

吉夫纳番荔枝性喜温暖干燥环境,在海拔150m以下,年均温21~23℃,年降水量1 200~1 800mm,冬季无霜;微酸性(pH5.5~6.5)沙质土或沙壤土最适。吉夫纳番荔枝适宜福建南亚热带平均最低气温>0℃地区种植,是市场上经济效益高的水果,深受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发展前景广阔。

2.2.7 A.P.番荔枝 A.P.番荔枝又名非洲番荔枝,是番荔枝与秘鲁番荔枝种间杂交种,是世界上重要的商业栽培品种,20世纪50年代由南非育成,1959年引入澳大利亚,1981年再从澳大利亚引入中国。该品种树势开张,生长势旺,叶大,早产、丰产,耐低温,果实品质优。在广东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A.P.番荔枝种植第2年始果,第3年正式投产,第2年平均株产6kg,第3年株产13kg,第5年株产可达30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5%,总糖为1.83%、总酸为0.37%,香甜可口,并略带酸味,单果重330g左右,在0℃左右无明显寒害状。另外,正造果(第一期果7~9月份,也叫正期果,又叫夏期果)无需人工授粉也有经济产量,无明显大、小年结果现象,稳产,易产期调节,耐贮运。海南及广东湛江、广州和广西南宁种植表现良好,是中国目前改良和发展番荔枝的首选品种。

2.2.8 无籽番荔枝 无籽番荔枝树高 3~4m,树直立,枝条密生,叶小,单果重150g左右,果实中无籽或偶有少量种子。产量较低,果皮厚,品质一般。若进一步改良栽培,极有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单果
国家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植物园的“虎”明星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