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重建的初中语文教学

2017-12-13杜兰霞

赢未来 2017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展,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下教育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教师应该如何实施教学,从而完成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许多教师有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识,但想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目前初中语文教育还停留在一味地以教师为主导,想学生灌输语文知识,然后学生为了提高语文成绩而深陷在题海战术中。应试教育一直存在,并且会长期的发展下去,但是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也对教育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虽然现状不能指望一朝一夕的措施来改变,但只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为核心,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定可以实现的。所以,接下来本文将会从语文基础知识、举办探究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三个方面对语文素养教学提出策略。

一、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基础知识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更好的培养语文素养,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还在不断吸收的阶段,自己掌握的知识并不是很多,只有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才能提高语文素养。新课程目标的改革虽然要求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这些都是以基础知识为基础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教师要认真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把握好重点,并且将提升语文素养的每一个方面都联系起来。比如,在《王几何》这篇课文中,首先要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且能够理解字词的含义与用法,许多教师在此时应该会告诉学生,哪些字词是要考的,哪些字词是重难点必须掌握它的用法,然后向学生一一讲解并要求学生记住。这种方式对学生记住生字词有效,但它的作用仅仅在于记住,而在学生在理解其他词语的时候起不到很大的帮助,没有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在电视上经常会有你比划我来猜的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这样去做,让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个学生去比划但是不能说话,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提示,如果另一位学生实在猜不出说明他对这篇课文中的字词掌握还不够,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并在接下来要求他认真掌握。这样一来不仅能考验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程度,还创新了课堂组织的教学形式,同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默契程度,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做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完成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举办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属于教育改革后创新的一种教育形式,学生在探究活动可以锻炼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并强化对语文学习的动机。并且探究活动的性质就是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探究活动是属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活动。比如在《想象世界》这个单元中,这个单元所写的课文主要是虚拟性质的,像《女娲造人》,虚拟课文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只由教师单纯的讲解,或许不能完全将虚拟课文的魅力展现出来,所以,在学习这样的课文时,班级内可以举办一个探究活动,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进行课文的表演,就是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剧本,把教师当做一个小剧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扮演想要演的角色,并表现出来,大多数学生在面对这样的任务和课堂形式时,都会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会积极的完成任务,一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在《月亮上的足迹》这一篇课文中,这篇课文比较偏向写实,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大,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调查一些关于这篇课文的相关资料,探究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然后再要求学生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并做出简要分析。小组调查研究也是一种探究活动。搜集整理资料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在学到自己没有接触过的课文时可以做到轻松理解,对资料的整合分析是锻炼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和分析的能力,这都属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现代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网络发达,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广泛,并且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管理趋向个性能力发展,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不能再以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方式教学,尊重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维,并对学生的水平做出专业的评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师只有站到学生的立场去了解学生的情感,才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方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教学素养的效果。比如,在《爸爸的花兒落了》这一篇课文中,这篇课文奠定了一种悲伤的基调,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这种感觉,所以,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悲伤的歌曲,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悲伤的基调中,然后再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代入感,充分理解到作者的感情,对整篇课文的脉络都有清晰的掌握。所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际,帮助学生建立理解课文的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结语:

总之,提升初中语文学习素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并且需要科学合理的方式,而且还需要教师学生的配合和理解。语文素养的形成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并且创新课堂组织形式,综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举办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婷.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2).

[2]谭友利,申群友.落实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J].科学咨询,2016(4).

作者简介:

杜兰霞 (1976―),女,汉族,河南省新蔡县人。大学本科毕业, 陈巴尔虎旗特泥河学校一级教师,现从事语文教学和教务处工作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