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名师的画竹写意
2017-12-13朱浩云
朱浩云
众所周知,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有地上茎和地下茎,竹杆常为圆筒形。竹的特点是, 高大、生长快、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是一种坚强的植物,有君子之称,一生中仅开一次花。竹子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
中国也是产竹大国。古往今来,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着极其不一般的含义,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毕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正因如此,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它们有着虚心亮节、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世人常用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质为自己品格的发展方向。像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清郑板桥写下了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提起海上名家竹类画作,我就想起嘉德拍卖场上曾经露面的张大千和弟子叶名佩1947年合作的《子猷看竹》立轴。叶名佩是经李秋君介绍于1946年拜张大千为师的。当时张大千在中国画坛可谓如日中天,能入大风堂学画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叶名佩是学古琴的,但在大千的传授下画艺大进。1947年张大千在上海隆重举办了画展,在展出的作品中,有一件张大千与叶名佩合作的《子猷看竹》。
历史上,子猷爱竹,是传世佳话。子猷,即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公子王徽之。子猷一生,不贪官,不爱财,可对竹子却爱得如痴如狂。师徒选择这一题材,恐怕有意无意将画中人物与自己的性情联系起来,传达出内心的感受。创作中,张大千画子猷,叶名佩画工笔竹子,画中竹子挺拔秀丽,正如秀雅娟洁,清丽沉静的叶名佩(古琴传承人)一般。竹下高士背手而立,气质非凡,笔调轻快,疏放灵秀,清逸雅洁,为大千笔下的典型的高士形象。此图工写结合,二人合作十分默契。作品展出后,这张画作受到极大关注,先后被复订27次,可见《子猷看竹》受欢迎的程度。之后,20世纪50年代乃至80年代,张大千也画过子猷看竹或是竹子配高士题材的作品。此外,张大千与吴子深、叶恭绰等也多有合作,基本都是吴子深、叶恭绰画竹,张大千画人物或是补景。
实际上,张大千对画竹研究极深,他曾说过:“竹法有双勾写意两种,双勾那就是用线条勾成轮廓,然后再填色,这是工笔画竹,必要充分了解竹的生长状态和结构,一笔不得苟且,这种可以叫作画竹。
写意的竹,也要分层次,近的竹在前,要用浓墨,远的竹在后,要用淡墨,这才能够分得出前后、明暗的层次,增加韵味。可是有一点要记着,每一根竹是用浓墨,就全部用浓墨,用淡墨就全部用淡墨,绝不要在一笔上弄巧,兼有浓淡二色,反为不美。
竹有风竹、雨竹、暗竹、老竹、新竹、新篁的分别。风竹是要表现竹在风中的姿态,枝叶要随着风向,作斜横飘动的状态,最不易表现者,为竹竿要能够在风中有弹性动态的感觉。雨竹的枝叶稍下垂,有湿重的意思。老竹是竿粗叶少,新篁乃是竿细枝柔,叶叶向上。还有在竹节每节上出枝及芽的问题,往往为人忽略。根据实状,每一竹节在左发枝,一定在右发芽,第二节则一定变为在右发枝,在左发芽。作画虽小地方也要注意,如作诗词,要字斟句酌。”这些都是大千从实践中得来。1956年张大千在法国就用《墨竹》作品作为礼物赠送毕加索。
据笔者观察,在现代海派画家中,擅画竹子的名家可谓难以计数,其中在画坛和收藏圈内的知名高手有蒲华、吴昌硕、吴湖帆、潘天寿、谢稚柳、吴华源、王季迁、唐云、江寒汀、陆抑非、申石伽、朱屺瞻、黄幻吾、程十发、刘旦宅、陈佩秋等。
蒲华先生就以画竹名世,被称为“蒲竹”。他一生画了大量的墨竹图,在其存世作品中,墨竹量占的比重很大。大至丈余巨幅,小至扇面小品,不计其数,真正是“不可一日无此君”。蒲华年轻时的作品多用浓墨,竹叶干黑,气势逼人。老年所绘的竹因为更多地运用了水加墨的变化,画面 “元气淋漓障犹湿”,层次显得极为丰富,气韵上也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总之,节长、灵动和柔中带刚是“蒲竹”的鲜明特色。
申石伽是以画竹著称的海派画家,平生最喜欢画竹,也最为人称道,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独标风骨,人称“竹王”。他的竹独具风采,或烟雨迷蒙,或云开日出,清风摇曳婀娜多姿,却令人神清气爽,于妩媚中最见精神。他的竹还常以山水为背景,别具一格。
石伽之竹与白石之虾被时人誉为画坛双绝。其画竹堪称独特。画竹之妙,能融入山水气势;而局部渲染的技法,更能将风云雨晴、明月泉瀑,糅合得意境深远、千姿百态,清气飘然、淋漓尽致。他的画竹之法,不仿古人,突破前人画竹的程式。时人誉其“竹王”,并有“石伽竹派”之说。为继承和弘扬申石伽的画竹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曾经专门出版了《申石伽竹石画谱》,其中的作品非常之精妙。
此外,吴湖帆、潘天寿、谢稚柳、吴华源、王季迁、唐云、江寒汀、陆抑非、朱屺瞻、黄幻吾、程十发、刘旦宅、陈佩秋等画家的竹也是各具特色,有的以秀取胜,有的以动取胜,有的以雅取胜。目前,张大千、吴昌硕、吴湖帆、潘天寿、谢稚柳等人精品画竹最受市场青睐,价格动辄数十万元乃至数百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文人并不是职业画家,但对画竹也是情有独钟,有的还很有造诣,如叶恭绰、沈尹默等。像叶恭绰的竹子,由元至宋,循为规范,力避清人画竹犷率佻纤之病,作品柔韧挺劲,多姿多彩,雅俗共赏,很受人们的喜爱。2016年,叶恭绰1953年作《淇园秋色》手卷被香港苏富比推出,该作为叶老精心之作,画上有陈叔通题引首,沈尹默、向迪琮、吴湖帆、呂贞白、夏纬明、叶藜青题跋,上拍后,受到不少藏家欢迎,最后以75万港元拍出,创下叶老作品的市场新高。那么,为何藏家对名家画竹如此青睐,这恐怕与竹题材密切相关。
尤值得一提的是,在画家笔下,竹往往与梅、菊、松联系在一起,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在中国画中,竹与高士相配,往往彰显高士的气节;竹与梅花、喜鹊画在一起,有爱情长久、幸福美满的美好的寓意。此外,在名家画竹中,竹时又与喜鹊及昆虫搭配,不仅使画面更加漂亮,而且增强了画面的动感。所以,竹在画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热门题材,这也是古往今来无数画家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吧。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