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差点错过当CEO的机会
2017-12-13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18岁,差点错过当CEO的机会
■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过去的两年中,《OC18》采访过靠做微商年入数百万的17岁女生,也采访过在高中便登上国际科技发明舞台,下了台就开始创业的18岁男生。今年,在本刊开设漫画专栏《没想到……》的作者,同样是18岁的年纪,给我们留言“我开始创业了”后就再也没交过稿……编辑部的“90后中老年人”,人人一脸蒙圈。如今的高中生们,一个个早熟得令人想回到过去重新来过。吃货如我们,最终不讲道理地把这一切归结于:一定是因为他们吃得太好!
他们,有的赶上创业的浪潮,有的另辟蹊径走对了门路,也有的,在不知不觉中被卷进了一场大人们的利益游戏,或讲述的故事远远好于创造的产品……
这年他们即将或正当18岁,还有好多梦要去做。
李昕泽,17岁,曾是“洛阳崇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前段时间,因为一条雷人言论得到雷军和周鸿祎的回应而走红。他的公司推出过电视桌面、App、浏览器、输入法等产品。网友评价:产品漏洞百出,有的还涉嫌抄袭,说到底只是小孩子们的游戏。
公司的成员也的确都是小孩子——清一色“00后”。不管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起码台子是搭得有模有样。除了CEO,公司还设有创始人、联合创始人、总裁、副总裁等职位。他们所在的QQ群,就是他们的办公地点。他们的员工超过300人,全都是QQ群里慕名而来的群友。
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嘲讽,李昕泽很豁达:“作为全球第一青少年开发公司,我们不畏艰难,一直拼搏,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我们不知道比其他小团队高到哪里去了。”
崇才科技前CEO 李昕泽
一些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他们就没办法了解互联网。
小米董事长 雷军
作为老老老一辈企业家,我个人觉得压力山大!长江后浪推前浪,世界的未来一定属于“00后”,加油!
360董事长 周鸿祎
17岁的孩子,无知无畏,狂妄自大,做的东西没创新也没特别的。一干媒体成年人就是围观看热闹,不知道点醒他,推波助澜让孩子真以为自己很牛心态膨胀,对孩子毫无帮助,也害了孩子。
“那些程序员出身的老板都没做起来。”
李昕泽目前在俄罗斯留学。至于去俄罗斯的原因,他讲得很直白:“高考临近,以自己的成绩只能考上二三线大学,那不如出国留学,而自己英语不好,使用英语的国家都被排除了。拉丁语系国家都不理想,法国有恐袭,日韩不考虑。想了半天,还是俄语系好一些。”
他很能看清自己的现状,并且善于冷静地分析,言谈间少了点少年的活泼,举手投足都在努力靠近成年人。或许是他性格使然,或许因为正在创业,不能看起来太幼稚。
为了留学,他学了四个月俄语。结果到了学校,还是被同学吐槽发音,与当地人交流只能靠两位室友帮忙。
他就读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哲学专业。听起来跟他在做的科技公司毫无关系。但他说,那些程序员出身、每天面对一群程序员谈论技术话题的老板,太多了,“都没做起来”。他很认同“科学的尽头就是哲学”,于是念了哲学。
理念似乎是很好的,可目前,他的公司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做起来。唯一一次生意上的盈利,是2015年为洛阳旅游杂志社开发App。那次他赚到近2万元,项目是大伯的儿子介绍的。
火了以后,据说有很多大老板要给他投资,可他们的要求是:必须辍学。李昕泽还没有考虑清楚,所以未曾接受。
“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被人叫做小学生工作室。”
三岁半以前,李昕泽都被寄养在身为高级工程师的大伯家。母亲常年在上海经营餐饮生意,父亲是一名普通公务员。他有一个大他十几岁的哥哥,哥哥16岁当兵,退伍后外出打工。兄弟俩之间很少交流。
他自小展现出工科男的性格,爱把家里的东西拆了又装上。上了初中,他觉得身边的同学无法交流。从城市四面八方考入学校的同学,跟他并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
初一那阵子,他迷上了巴士游戏,在模拟游戏论坛认识了当时还在上小学,比他小两岁的吕津。论坛里多是青少年,大家制作巴士模拟游戏的新模组,发到论坛上供玩家下载。他们俩看到一些人成立了工作室,一拍即合,成立了“凌海工作室”。“当时被说成小学生工作室”李昕泽回忆道。
那是2014年初。半年过去,李昕泽将工作室改名为“崇才工作室”,又是一年过去,2015年7月,以妈妈为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50万元的“洛阳崇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成立公司时,李昕泽即将升入高中。他查找资料,建设公司架构,设置了一堆“总监”,可很快就发现,很多部门形同虚设,于是开始大刀阔斧地精简。
那时公司有100多名“员工”,年龄在14-16岁左右,彼此几乎未曾谋面,也没有合同存在,只通过网络联系。
全凭自愿的工作性质,带来的是不稳定的工作环境。渐渐地,大家因为没有工资、学业又很紧张,热情逐渐消退,李昕泽“喊不动他们”。就连当时的常务副总裁也“暂时做一个沉默的人”,理由是高二学习压力太大。
最后抱团的三位“元老”也时有摩擦,为了组织一次青少年创新大会,李昕泽与一位“元老”在QQ群吵了起来,还纷纷给第三位成员发私信,互揭老底。
那位与李昕泽发生过争执的“元老”,现在已不再想多聊“崇才科技”,他觉得“那已经是一个笑话了”。
李昕泽创业的过程,其实是他努力靠近成人世界的过程。
2014年初
看到一些人成立工作室,李昕泽也跟朋友成立了工作室。同年六月更名“崇才工作室”,计划扩大经营范围。
2014年10月
参加Cocos2014开发者大会后,看到很多科技公司,感觉加上“科技”二字更专业,于是把工作室更名为“崇才科技工作室”。
2015年4月
参加完GMGC全球移动游戏大会,他发现,“到哪儿都是公司”,于是也想成立公司。
成立公司后,通过观察其他公司来尝试管理自己的公司。
“我们学校很多人思想比较闭塞。”
没有谁创业是轻松的。
有时晚上10点,妈妈回到家,发现李昕泽竟然还没有吃晚饭,一大早,李昕泽又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脑低着头,默不作声。
她安慰儿子,年纪还小,就算不行,压力也别太大。李昕泽会很生气:“我没有不行,我在思考问题!”
吃饭的时候,妈妈让他别玩了,他也很生气:“我没在玩儿!我在处理事情!”
后来,妈妈在朋友圈得知儿子的创业风波,才觉得当时用“玩”字的确不恰当。
有几次,李昕泽回到屋里接听媒体采访的电话,出来时,妈妈希望他能主动说些什么,可他从没说过,妈妈也不敢问,怕他会不高兴。
妈妈曾经陪李昕泽去北京参加Cocos2014开发者大会,后来,她又陪着儿子注册公司。虽然父母并不懂得具体的内容,但商量过后,他们决定支持儿子创业。考虑到即使考上大学也还是要找工作,他们不反对李昕泽早点接触社会。
李昕泽成为CEO的这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在距离洛阳300多公里的西安,一名西安航天中学的高二女生王凯歆决定休学,南下深圳创业。之后,一家针对“95后”和“00后”的青少年个性化电商平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17岁的王凯歆成了平台背后的“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CEO。
今年9月,李昕泽卸下了CEO的担子,由正在美国麻省读高中的卢驰接任。李昕泽形容他现在的角色比较像雷军:“实权掌控还是雷军,但是他不担任CEO,因为太累。”
熟悉李昕泽的人知道,他很注重宣传。这一次,他的张扬语录,或许正是他策划的一起宣传事件。事件之后,吐槽他的声音、升学的压力、尴尬的团队管理,令他年少的心感到累了。
李昕泽的后脑勺上,“少年白”隐隐绰绰。在那些轻视他的声音面前,他用“众人皆醉我独醒”来形容自己:“我们学校很多人思想比较闭塞,他们甚至不知道洛阳的GDP、经济排名等常识。”而他会第一时间更新这些信息。坐公交车时,如果有新闻联播,他宁愿看新闻联播,而不做别的事。
“要做事就必须做利于全人类的大事。”
比尔·盖茨、乔布斯、普京和史蒂芬·霍金是李昕泽最欣赏的四个人,他强调自己没有偶像,谈不上崇拜,只是喜欢。
“乔布斯创造苹果,改变世界,可以说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做一个真正有意义,有想法的人。”他的这番话,跟他给自己的人设非常接近,“从小我就觉得,要做事就必须做利于全人类的大事……我只是为中国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科技产品做奋斗,这是我的目标和理想。”
大众创业的年代,创业者越来越年轻,相比于沉闷又漫长的产品开发和运营之路,他们似乎更乐于讲述故事、编织人设。在李昕泽目前看似斩钉截铁的价值观背后,生意和生活都还是长远而善变的人生选择题。与其说崇才科技是他的创业故事,不如说是这群“00后”比较特殊的成长故事。
他们眼里的“崇才科技”
● 抄袭不抄袭,我儿子讲得很有道理。设计很多都是相似的,一首歌也不是没有重复的。——李昕泽的父亲得知儿子遇上抄袭风波后辩解道。
● 大概有300多人在一周内通过微博找到我们的QQ群,其中30%的人主要是来围观和谩骂。——崇才科技COO张泽昊描述“抄袭风波”后的遭遇。
● 我不想在25岁以后再干成一番大事。——李昕泽认为,25岁以后就老了,他想成功,但也害怕说出具体规划,担心会办不到。
● 他当时不知天高地厚地说:“我这样做才是最好的,我这样做才是对的,我要建立我的独裁世界。”有点狂妄啊。——吕津认为当时一起创业的李昕泽严厉、粗暴、说话很令人生气。
● 少年之间的理想,虽然在外人看来略显稚嫩,但是倘若在茫茫人海之中忽然发现有这样一群人与自己有着共鸣,就会像是一颗火种,点燃心中所有的美好期望。——2000年出生的戴安然是崇才科技第10任副总裁,在她眼里,李昕泽“大胆而充满干劲,有目标而敢追求”。
● 如果崇才从事的是其他行业,说漂亮话没什么,但他们从事的是IT行业。IT行业的大忌,就是在内行面前装内行,他们没有什么技术,却偏偏要显得自己很有技术。——同为“00后”编程爱好者的“福厦高速”说。
● 创业需要他们能够生产出一个能为自己代言的产品,从微博上看,他们更像是一个学生社团。——18岁大一新生刘书觉得,崇才科技只是一时兴起。在大众看到他们实质性成果前就开始谈论过于遥远的目标,却缺乏内行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