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旅游类专业《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建议

2017-12-12邹烨燔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1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

摘要:在对康乐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普遍存在学生基本操作训练严重不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脱节,课堂实践教学与康乐服务与管理岗位实际脱节,课堂实践教学与康乐服务与管理岗位实际脱节等主要问题。而在《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须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本论文提出以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媒体和以知识性与娱乐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为切入点,谈谈自己对《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想法建议。

关键词:《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操作

前言

我国的康乐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发展迅猛,随着消费者对身心健康愈来愈重视,且按照国家旅游局《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标准》规定,康乐部是所有二星级以上酒店和所有涉外酒店必须具备的部门,如今,康乐项目已成为绝大多数酒店开发项目的首选,应用型康乐人才缺口明显[1]。然而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旅游类毕业生人数剧增,传统的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及行业需要,供需矛盾显现,旅游类专业学生就业困难[2]。为此,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必须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康乐服务人才,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满足社会对高等旅游管理人员的需求。

近年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注重与强化内涵式建设,加大了教学改革与投入的力度和规模。《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旅游类专业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首当其冲。现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康乐服务与管理工作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服务技能和管理方法。该课程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促成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形成,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技能单一,实践能力较弱,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弱,毕业生的质量与预期高素质高技能的康乐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3]。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学生基本操作训练严重不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脱节

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学生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但是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学生应有的实践操作机会,学生只懂理论,缺乏动手操作训练来巩固理论知识,欠缺实践操作能力[4]。即使在最后一年实习阶段具备实践条件,往往不能很好地结合理论知识,从而在实习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无法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无法完成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5]。

1.2课堂实践教学与康乐服务与管理岗位实际脱节

《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融理论与实践教学于一体,实践内容比重约占65%左右,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岗位服务技能与管理技巧的培养。而现实中《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的任课教师几乎是同时承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却没有足够深入了解旅游行业的特点,在教学时与实际脱节,多数老师虽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却缺乏相关企业的工作经验,少量老师也仅有短期的实习生经历,缺乏实践经验系统的实践操作技能经验,所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跟不上行业变化与发展,不切合社会实际需求,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节,有80%的酒店实习学生反映课堂教学与酒店岗位需求脱节[6-7]。

1.3教师教学方法较传统,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教师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对课堂教学方法作了新的改革与尝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和任务驱动等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以"學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课堂掌控问题。在课堂控制方面,出现了"放--乱--收--死"的怪循环[8],教师课堂处境被动,难以科学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无法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评价,学生对课堂实践教学的效果缺乏认同[10]。

因此,多数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或体验教学只是在备课、PPT 演示中对章、节的内容换一种表述方式,在教学检查或课堂教学比赛时特别策划。而在日常课堂教学时仍习惯借助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多媒体等去完成知识讲授,实训时由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模仿、操练、教师批评指正,最后通过传统测试、评分,结束课程。教师把备课的重心放在知识的讲解上,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意和见解不多,几乎处于被动接受。学生实习实训主要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这些教学模式和方法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造成供需脱节。

2高职旅游类专业《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1基本思路

《康乐服务与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专业课程,也是旅游类专业学生公认的较为难学和抽象的课程之一。正因为如此,实践教学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式多样,省时高效"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9]。

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尽力增加课堂案例教学的比重,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间接了解实践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结合情境教学法,利用精心设计的模拟情境深化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理解,大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1.2创新构想

1.2.1教学理念方面。由过去单一教师一以贯之转变为教学资源重组,积极发挥团队力量,注重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团队为教学单位,以现实问题为目标;endprint

1.2.2教學关系方面。由过去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关系,转变为教师团队为主导,学生团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

1.2.3教学内容方面。由过去偏重于理论的讲授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且更偏向于应用;

1.2.4考核方式方面。由传统考试到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对过程考核的比重。

3高职旅游类专业《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3.1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媒体,构建立体式课堂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注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 具有简短、高效、容量大的特征,把复杂的理论呈现为具体的实例,化静态语言表述为动态现场演示,将枯燥、抽象、乏味的理论教学内容具体化、立体化、动态化和趣味化,构建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学生在得天独厚的多维教学环境中,在接受现代化教学传递大量知识信息的同时,开阔思路。

3.2知识性与娱乐性为主的教学内容

当代课堂教学氛围与传统课堂气氛的不同,适度的娱乐是课堂知识正向转化的"催化剂",它构成整个严谨课堂中的灵动的韵律,担负起课堂教学的转呈起接。如在学习KTV服务与管理的单元中,可设计主题小组趣味活动:教师设计实训场景,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安排组长,实行组长责任制。一组学生饰演顾客、服务员、领班和经理,在表演中完成预先设定的任务,二组同学专门负责提问,三组学生负责点评小结,最后教师分别点评各组表现,总结关键点,学生再次进行模拟练习,并将活动中的学生表现计入日常考核。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想法新颖、服务到位,在反复操作中感觉绝色职责,力求贴近实际,场景尽可能仿真,提倡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改变传统"一堂灌"的教学模式。

兼顾娱乐性的课堂活动设计务必要与所学相关,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深刻掌握各种不同的服务技巧和策略,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并同时使学生得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机会。

把握娱乐的"度"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充分把握度的前提下将娱乐元素融入知识传授,开展良好师生互动,追求课堂气氛的"生动"和"活跃",使规范的教学内容得以输入和有效输出。

4结语

《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基于学生需求、学科需求、社会需求、职业需求的维度上,从课堂教学教学宗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等方面逐步推进和深化改革。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度更高的应用型毕业生,也对提高未来康乐行业整体面貌和促进行业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谷力.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5(8):35-37.

[2]汪京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嘉兴学院学报,2005,17(1):15-19.

[3]佘伯川.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48-49.

[4]苏志平.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想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396-397.

[5]朱林生,顾永安,高新华,钱忆平.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6]张建宏.提高高职旅游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

[7]舒惠芳.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4,(7):51-52.

[8]孙德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3).59-61.

[9]李晓梅,项桂芳,彭花燕.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0]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6(4):20-22.

作者简介:

邹烨燔, 1988年,女,籍贯:四川宜宾,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地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
让生本教育走向生活
在素质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多元推导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
理论引领,实践操作,反思提升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
以实践操作感悟数学
把握教材内涵,发展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