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导向的就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2017-12-12林铭
【摘要】本文讨论了基于创业导向的就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探索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创业导向 就业教育 课程教学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知识本位)、培养能力(能力本位)和铸造人格(人格本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的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由此培养模式也应是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而设计的一个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展以"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能力本位、素质同步"为总体目标的课程及课程体系改革,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的达成就起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课程能力本位改革的具体方法是:教师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岗位能力标准,进而制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教学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这些措施不但充分考虑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积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适应性与职业能力的良好发展,还重视校企合作教学,让企业参与到课程标准制定中来,并将素质要求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普遍的做法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千方百计地帮助大学生牵线搭桥,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很少有考虑扶植他们去自行创业的。随着政府推出的创新创业的号召,相信鼓励大学生自主挖掘商机,创新创业会成为未来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一大方向。然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这一现象虽然表现在学生身上,但实质是学校忽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所致。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基于创业为导向的就业观是大学课堂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可以单独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作专门的指导,但是往往针对性不强,内容比较空洞,易泛泛而谈,从而达不到应有的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课程教学之中就显得非常必要,其主要原因在于:
1、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之中,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有效的载体,结合日常课程教学中的技术和业务,使得创新创业的针对性加强,减少盲目性。
2、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体现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专业性,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层次和竞争力。
3、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極性,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的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由此培养模式也应是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而设计的一个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展以"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能力本位、素质同步"为总体目标的课程及课程体系改革,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的达成就起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课程能力本位改革,强调应知和应会,对于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级一线应用性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教学指导作用。但是学生创新创业,对学生而言面临许多的不知和不会,如何变不知为知,变不会而会,光靠教师课堂教学已经是鞭长莫及,那么如何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本人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知应会的掌握过程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结合点,其具体含义是:对于一项成熟的技术、服务或产品,教师不是先入为主地直接灌输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而是学生在教师提供大量相关信息材料、实例案例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启发式引导提升,逐步让学生接近应知应会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既能达到应知应会的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真实接触到技术、服务和产品如何在实践中慢慢地发展成熟,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例如在讲解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防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罗列一大堆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措施,这样先入为主的教学学生往往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改变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列举一批汽车消费信贷形成风险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防范风险,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风险防范的措施。这样,一旦学生将来遇到新的情况,其应对能力可能会提高。
总之,能力本位课程学生应知应会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改进、实践环节的设计、考核方法的改进,都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步骤:
1、改革应知目标达成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从单纯的应知理论教学过程,改革为引导学生对应知的知识点如何自主学习的过程。
2、改革教学组织过程,改革原先先介绍理论后介绍实际操作的方式,将上述比较成熟的业务置于创新创业的基本步骤之中去分析和介绍,着重展现业务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业务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创新创业的基本出发点开始,分析业务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如何挖掘业务赢利点、如何加强赢利模式的控制、如何防范业务风险这些创新创业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一方面达到课程应知应会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创新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教学过程给学生以启迪。
3、改革课程实践形式,缩减单纯模拟操作型的实训项目,增加课程综合实践项目,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
4、改革课程考核形式和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由对学生应知应会结论性考核改革为对学生应知应会结论性考核与学习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三、以汽车金融实务课程为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搜集汽车金融行业相关业务的信息资料,提供学生广阔的信息源。endprint
1)政府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行业准则和规定;
2)企业相关业务的操作流程资料、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
3)行业背景知识、行业发展前景资料、与行业发展有关的宏观经济分析资料等;
4)行业拓展业务案例、成功开拓业务的经验;
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基本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对学生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下创新创业的知识基础。
资料的搜集一方面由教师进行,另一方面也作为创新创业实践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起先案例由教师制作并讲解,根据教学情况,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案例制作和分析讲解。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2、编写汽车消费信贷、汽车保险、汽车租赁、汽车置换四个业务案例,分别从业务如何发掘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如何挖掘业务赢利点、如何加强赢利模式的控制、如何规范管理业务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个过程性的思路和基本模式,给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方法上的指导。
3、组织开展形式广泛的课程创新创业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
1)学生进行市场客户需求调研、市场竞争环境、自身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主客条件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就理论课中学到的某种汽车金融业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也可以针对一个完整汽车金融业务的某个业务环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在"汽车金融业务的本质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汽车消费品质""客户的需求是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的源动力"这两个统领汽车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基本理念指导下,通过市场调研,挖掘汽车消费客户的需求,创新汽车金融新的业务领域和模式。
2)遵循"小而精""贴近实际"的原则,学生确定具体开展的创业项目,明确项目的目标、经营模式、赢利手段、合作伙伴的选择。
3)学生撰写并提交汽车金融创新创业计划书,课堂讨论、指导教师、行业专家、学生共同探讨创新创业计划书,充分论证计划书的细节问题,确保可行性。
4)根据项目情况,由项目负责学生组建运作团队,制定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招聘人员,正式开始项目的业务开拓和运行。
5)对运作项目的评估和改進,运作团队的新老交替、人才培养。
4、改革课程考核方法,通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这根指挥棒,引导学生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能力养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创新实践的态度和成果、突出对学生创新性的创意方案、独创性的见解的奖励性评价力度。
作者简介:
林铭,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专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汽车金融、证券投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