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分析
2017-12-12林桂梅
摘 要:本文首先对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教材一体化设置、课堂环境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活动组织的落实三个角度出发,对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当中,汽车控制系统中对电子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汽车的性能,从而更能够满足人们的高质量出行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汽车电气设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行业领域的发展需求,如何实现汽车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重要性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现代汽车向智能化、功能化和电子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相关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增加了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比重,从汽车领域发展实际社会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丰富;为了推动汽车电气设备技术的创新,也有针对性的引进了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1]。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中来的。通过教材一体化设置、课堂教学环境一体化设计和一体化教学活动组织的落实,做到了对汽车专业学生的全面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也得到了锻炼,最主要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升,符合我国人才全面培养的目标,同时也为我国汽车行业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教材一体化设置
要想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应实施教材一体化设置。教材重新编制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就业几率为出发点,合理进行汽车电气设备知识内容安排,将教材划分成电源模块、启动模块、点火模块以及照明和信号模块等,针对每一模块设置教学目标,将传统教材中落后的知识内容摒弃,并引入先进理念内容,最重要的是,应将核心技能训练和汽车电气维修基本技能知识内容融入其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从我国汽车领域就业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相关院校实际教育水平对教材进行编写,突出教材内容的独特性和先进性,确保教材内容同教学大纲内容一致,突出教材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第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逐渐丰富教材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第四,从学校发展、汽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将国际先进的汽车电气设备工艺、知识点和技术内容引入课堂[2]。
在对传统汽车电气设备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教材内容,以期突显出教材内容的先进性、趣味性和丰富性,为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3]。在一体化的教材内容基础上,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高效展开汽车电气设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堂环境一体化设计
在传统的汽车电气设备教学中,教师以讲解和板书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此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长期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4]。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新时期汽车电气设备教学中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环境的一体化设计。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背景下展开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综合应用多媒体、实物、挂图等多种教学设备,实现理论知识讲解、演示操作、学生实践操作一体化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刻认知,也可以在实践中来检验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能够极大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汽车照明和信号系统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综合利用FLASH动画、仿真软件、投影、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电路短路、短路等现象进行更加清晰仔细的观察,在综合应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背景下,学生会对照明、信号系统运行原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并能够通过照明信号系统实训台、实训用车等实践项目,熟练掌握电路以及相关部件的检测手段。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活动的落实
科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活动组织活动,能够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学生在参与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和现场实践操作项目时,能够始终有正确的学习目标作为指导,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汽车防盗、中控锁相关知识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防盗系统运行原理、电路检测措施等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并能够利用理论知识指导机构机械故障检查实践、防盗系统加装等时机操作工作[5]。根据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活动:第一,制定实训任务表,明确防盗系统电路检测、防盗系统各部件布置等重点教学内容和关键注意事项。在这一任务书基础上,学生会对学习的知识产生一定感性认知;第二,合理分配实训工位。将学生合理划分成若干小组,综合应用德系车型、日系车车型、中控锁实训台等教学设备,为学生设定专门的实训内容,促使学生在实训中明确自身的缺陷,并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須在展开实训教学前,首先对相关设备使用安全性和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学生参与实训活动时,不会受伤;第三,在实训教学中同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展开实训操作,通过自主学习解决故障,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汽车行业现阶段发展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汽车电气设备教学中,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先进理论知识的了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更好的展开实践操作,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子荣.基于任务驱动的《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6,25(10):142-143,167.
[2]吴涛,颜文华,周志国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4):53-56.
[3]常翠玲.中职汽车专业《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8):84-85.
[4]黄华仁.浅谈高职院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96-97.
[5]周旭,王钰.高职类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3):206-207.
作者简介:
林桂梅(1984-08-24),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惠州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及汽车电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