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快速通行模式

2017-12-12蔡文登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1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联网+互联网

蔡文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战略方针的提出,各行各业纷纷开始加快其自身的互联网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进而产生了非常成功的实践案例。本文主要以网络平台为基础,针对高速公路快速通行制定了一种全面的创新模式--"WEB+TC",并对其基本运行原理、设计实现过程及具体可行性展开了详细分析,不但能最大限度节省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成本,提高车道利用率,还能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互联网+";高速公路;通行模式

根据目前我国高速现状来看,其正在大力倡导ETC系统的应用实践,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但对社会群众所要求的便捷化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逢年过节,各大城市的高速通道堵塞现象是频繁发生,这对ETC系统的应用推广非常不利。因此本文提出了“WEB+TC”高速公路通行模式,对上述ETC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能很好的解决,从而有效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水平。

一.互联网+模式下“WEB+TC”高速公路通行模式的基本思路研究

所谓“WEB+TC”通行模式的主要构成包括公路运营主体、来往车辆、车道运行系统及乘务人员等,并且其主要是以微信等网络平台为连接服务器。在此以广东省某高速路段为例,对其高速进行微信公众号的注册,然后顺利开通公众“WEB+TC”注册入口,进而对来往车辆实行通行费用的收取。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对该高速路段公众号的关注来展开登记审核工作,主要审核内容包括车辆车牌、行驶证号、车主姓名、身份证号及相关绑定手机号等,并且来往车辆在统一进入到收费站口时,可利用线圈感应对车辆车牌进行自动系统识别,进而展开后台比较。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于注册车辆,如果系统提示其为不停车通行收费车辆,那么系统后台就要相应的对其进入时间、计费等信息详细记录,在自动抬杆放行之后向车主传递消息。除此之外,对于没有登记注册的车辆来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以往传统的人工放行或是自助取卡放行。

二.基于“互联网+”下“WEB+TC”高速公路通行模式的技术实现

(1)总体框架构建

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通行模式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车道收费子系统、收费中心子系统、公众服务平台、收费站子系统、收费结算中心系统及外部公众平台等六方面内容,其中车道收费子系统、收费中心子系统及收费站子系统等三种仍为以往传统的MTC三级收费结构,功能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却由于车道收费子系统对来往车辆的管理控制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进而要及时采取外部公众平台手段对上述三级收费结构实行有效调整和完善,从而便于为“WEB+TC”通行模式的合理应用提供良好保障。

同时上述提到的公众服务平台还包含以下内容:车主注册、视频验证、入站支付提醒、欠费管理及应急报警等,其中车主注册、视频验证主要是指将车辆的实际用户加入到“WEB+TC”车主库之中,便于随时使用最新的高速公路通行监控模式,实现车辆的快速通过;入站支付提醒主要就是指将车辆运行情况为手机等APP绑定,这样一来车辆的实际运行便会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形式传递到用户手中,使其能够充分掌握车辆的行驶状态;而欠费管理是指相关工作人员对高速车道来往的车辆通行情况进行仔细查询,一旦其存在欠费问题,便要在规定时间内通知车主上交通行欠费,如果其不能按照规定时间缴纳,便将该车辆列入到欠费黑名单行列之中,进而禁止其进入到高速公路行驶范围内;而应急報警则是指在车辆入站之前,会有相关短信通知车主,一旦出现套牌车辆时车主便可通过短信内容来检查自己车辆是否被套牌,从而及时向高速交警报警,对疑似套牌车辆展开详细检查。

(2)高速车道收费子系统流程实现

对于目前“WEB+TC”通行模式下收费站拥有的收费车道极其相关应用设备现状来说,只需要对其展开微小的调整完善即可,换句话说,“WEB+TC”收费模式并不需要建立专门的车辆通道。由此可知,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登记注册、驶入出登记等,其中登记注册主要就是指车辆所有者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完成信息填写、信息审核及视频验证等一系列登记手续,一点登记注册成功就意味着车辆相关信息已进入到“WEB+TC”模式之中,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车辆通行的便利性,具体步骤如下:①关注并打开微信公众号;②完成车主信息资料、车辆信息及支付信息三方面内容的填写;③等待系统内部的审核验证。

驶入出登记主要包括以下运行步骤;①车辆线圈感应。即为利用车辆线圈感应来准确判断该高速公路是否有车辆通过,如果有就要立即对其实行有效识别和拍照,但如果没有则要再次进行感应;②车辆车牌识别。使用车辆主动识别设备来对相关车辆实行识别,一旦识别成功要立即展开车牌判断,但如果识别失败则要启动自动报警装置,转入人工处理;③车辆车牌判断。此过程的展开主要是依据车道收费子系统来展开有效的联网判断,如果车牌判断符合相关标准,则要保持不停车通行,但如果不符合相关标准,则要转向人工处理;④通行及数据记录。通常在车辆通过之后,公众服务平台需要立即发出车辆进入的提醒短信,并且还要将车辆车牌、进入时间及其他信息及时更新入库,便于为日后调查取证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数据。

三.基于“互联网+”针对高速公路“WEB+TC”通行模式的可行性展开研究

对于“WEB+TC”通行模式的应用情况,以下从三方面角度来对其进行详细阐述:第一,从技术水平角度来看。在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背景下,一些网络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对“WEB+TC”通行模式的创新完善无疑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以往传统ETC的应用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并且作为“WEB+TC”通行模式的核心所在,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将微信等网络平台作为主要连接器,进而对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实行了有效更改突破。由此可知,“WEB+TC”从技术角度来看是非常可行的。第二,从经济角度来看。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WEB+TC”的应用并不需要构建相应的专门车道,而是根据互联网平台进行业务的办理,全程实行自动化收费,这样一来不但能有效控制高速公路车道建设费用的投资,还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成本,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三,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在对网络智能化产品的大力倡导之下,一些智能化手机的生产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而其中微信等软件的应用普遍性也是极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微信使用量已达到5.56亿,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具。同时微信平台所大力推广的支付功能也是日渐成熟,支付用户达到了4亿左右,由此可以预知,未来高速公路“WEB+TC”通行模式可以说是必然趋势,不但能充分满足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最大限度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还能彻底突破以往高速公路通行方式存在的局限,为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性。

结束语:

总之,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速公路“WEB+TC”通行模式的实践应用可以说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不但能有效节省高速公路车道建设投入的资金费用,提高高速车道的实际利用率,还能真正做到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升高速公路车辆的整体通行水平,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钊正,何耀忠.基于SSL VPN的江西省高速公路互联网服务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6,32(5):120-123.

[2]虞安军.“互联网+”和高速公路营运企业“互联网+”探讨[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6(10):15-2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速公路与PPP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