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7-12-12李伟
李伟
【摘要】语文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应试或是日常应用,都需要我们积极努力提升语文素养。初中阶段更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时期,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教师应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探究,应该清晰语文教学目标,研究学情,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改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實践;思考;探究;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54-01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也要与时俱进,语文教师应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改革创新。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进传统教育观念,采取多种措施构建趣味课堂,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材及新课标要求,将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学习基础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精神,充分考虑以上各种因素,进行教学设计。
第一,精心备课。只有精心备课、充分预设,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备课,备的不仅是熟悉掌握、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还要备学情,要全面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只有对这些有了全面了解,才能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这一基础上,备课还要备教法。要转变传统教学中以灌输为主的单一的教法,灵活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有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设计起到引导方面的作用。其次,在课堂导入时的设计。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必备条件,可以使学生以兴奋状态中进入课堂学习。课堂导入时,教师要避免传统的千篇一律的说辞,像“今天我们主要讲……”“翻开书的第多少多少页”“上节课我们讲到……”,这样沉闷的导入,学生听到就会有昏昏欲睡感。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或是采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内容,或是采用师生互动。如问题导入、形象导入、情景表演导入,如明知故问、巧设悬疑、设疑问难等,这样的导入给学生耳目一新感觉的同时,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以其挑战性与趣味性,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投入到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再次,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良好、融洽的教学环境,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勇于挑战自我,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利用播放音乐、幻灯片等,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创设课文情境。
字不如图,图不如画面,有声的画面更能唤起学生心中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把音乐、图片与优美的语言文字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样,就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表现和发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得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勇于挑战自我,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正面激励学生,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给予学生心灵的抚慰,使学生更加自主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进行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合作小组,学生间合理搭配,各有分工,在教学中对学生靠个人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或是学生感兴趣喜欢参与的,或是答案多样的,这些内容都可进行小组讨论,进行角色分饰,小组头脑风暴,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使得大家都是参与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组与组之间也要开展合作与竞争。教师也要深入到小组中,引导小组的分工合作,了解学生的关注焦点、学习的难点,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点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体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建立评价机制。积极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能使得合作小组更加有效地共同进步。可以通过小组团体表扬、个人表扬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定期评出优秀合作小组和优秀组员,并进行奖励。激励机制的形成,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三,课堂总结及课外拓展。“编筐窝篓,重在收口”,有了良好的开端、融洽的过程,教学结束前的几分钟,就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教师在这个结尾过程设计中,除了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外,还要对本节内容进行升华,同时启发性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纸质、电子书籍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来积累素材,改变了之前脑子空空如也、知识面狭窄的弊端,作文也不再言之无物,而是充满了真情实感。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清晰教学目标,研究学情,运用创新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合作观念。并经常自我反思,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树勤.转变观念巧设计重视探究教方法———初中语文新课程探究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9):70-70.
[2]吴雅琴.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