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管理分析

2017-12-12李若毅刘兵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1期
关键词:光伏电站运营管理太阳能

李若毅++刘兵

摘 要:与常规发电项目相比,光伏电站的建设及运营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本论文基于格尔木光伏电站,对其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详细介绍了工程建设中光伏组件、安装方式的选择,运营管理中如何提高发电量等。通过对相关实时数据的监测对比分析,得到了更加安全、可靠、造价更低的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为后续光伏电站的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应用依据及借鉴价值。

关键词:光伏电站;太阳能;建设;运营管理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凸显,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等特有优势成为新能源中的宠儿,因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代替方式,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

光伏电站是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组成,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产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为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產提供电力,还有微波中继电源、通讯电源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坪灯等;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

1.光伏电站建设发展现状及前景

光伏电站建设发电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担心太阳能枯竭不足问题,同时太阳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保证,属于干净无公害的清洁能源,没有噪声污染或污染物排放等,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光伏电站建设不受资源分布等的地域限制,可与屋顶相结合,既节省空间又有效利用屋顶、墙面等本来闲置浪费的空间,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最后,光伏电站发电能源质量较高,建设周期短。

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光伏电站的巨大优势,同时,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补贴办法的出台,使国内光伏市场开始启动,各发电企业开始大规模建设规划光伏并网电站项目。根据专家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今后的世界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伴随着部分常规能源的枯竭,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到21世纪末期,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其中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由此可见太阳能光伏产业有着广阔光明的发展前景,必将在今后的能源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2光伏电站的运行管理措施

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可以提升光伏电站的运行质量,增强太阳能能源的利用效果。

第一,加强电站建设管理力度。在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光伏电站的建设流程与步骤,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安排。首先,相关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光伏电站建设工作,制定完善的项目规划方案与战略制度,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可行性的光伏电站建设说明,并引导施工人员掌握各类先进技能,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其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科学开展项目选址与气候条件分析工作,根据当地经济情况等,满足项目建设管理要求。政府部门还要对项目建设费用与补贴问题进行分析,全面搜集相关资料,并为其制定完善的政策项目。再次,工程建设部门需要做好建设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内容,根据相关招标情况制定完善的光伏电站建设方案,提升总体项目的施工质量,并对各类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管理,提升光伏电站建设质量。最后,在光伏电站初步建设阶段,相关部门需要对项目建设工作统一规划与安排,提升光伏电站建设质量,增强其工作效果。在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积极引进先进的建设技术,明确各个部门的质量控制职责,并对光伏电站的建设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可以满足其建设要求,科学控制项目质量、进度与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项目建设之后,相关部门要做好验收管理工作,对其进行竣工质量检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第二,科学选择运营模式。光伏电站运行管理部门需要科学选择运营模式,提升运行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管理工作效果。首先,在承包商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业主管理方案,明确业主管理职责,要求在业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在实际运营管理期间,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维护技能,并在工作中合理控制运营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远程监控管理体系,利用远程监控的方式对光伏电站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光伏电站的运营水平。最后,在政府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由政府选择承建商,并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与验收。在保证光伏电站建设质量之后,才能将项目交付给业主,签订专门的运营管理合同,保证政府可以更好的对用电进行管理。

第三,加强维护工作力度。在对光伏电站进行维护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维护工作可靠性,提升其运行质量。一般情况下,光伏电站的使用寿命为25年,但是,如果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安全、经济等问题,将会影响光伏电站项目的使用寿命,难以提升其运行可靠性。因此,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与维护人员需要重视维护工作,制定完善的维护管理方案,提升其工作质量。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清洁管理力度,对光伏电站的机械设备进行清洁与维护处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为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光伏电站运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维护制度,对直流汇流箱、控制器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或是维护,在发现质量问题的时候,要采取相关维修技术解决质量问题,提升光伏电站机械设备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以此提高企业的电力服务质量,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能源。

第四,加强对光伏电站的维护 。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的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能够保证光伏电站的正常运作和延长光伏电站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应保持光伏组件的清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更换,使光伏建材和光伏构件符合生产需要,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其次,对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进行维护,防止其出现变形、锈蚀、漏水、积灰等现象,使其性能稳定可靠;最后,对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及线路等进行维护,对其进行常规保养,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使其保持正常运作,每年至少一次对数据传输系统中输入数据的传感器灵敏度进行校验,对系统的A/D变换器的精度进行检验。同时,要提高光伏电站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水平,要求他们在工作之前做好安全准备,断开应断开开关,确保电容、电感放电完全,必要时应穿绝缘鞋,戴低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工作完毕后应排除系统可能存在事故隐患。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传统能源日趋减少,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生产日益得到广大民众和业界的重视。文章在阐述光伏电站建设现状及前景探讨基础上,对加强光伏电站运营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长贵.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与挑战[J].太阳能,2008(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光伏电站运营管理太阳能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光伏电站设计智能优化探究
并网光伏电站特性及对电网影响的研究
浅析影响西部光伏电站“寿命”的因素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二层规划模型光伏电站经济性评价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太阳能虚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