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寓于初中生物教学初探

2017-12-12陆廷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环境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75-01

树立新的环境伦理道德观,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类应该倡导这样一种行为原则:在寻求个人和全体人的共同发展的同时,兼顾子孙后代以及生态环境的利益。

一、环境伦理道德的含义

环境伦理道德是指建立在人类与目然公共利益基础之上的人们对环境的价值观、态度及情感的总和,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崭新的价值观、世界观。它的形成源于人们对以往人类活动违背生态规律引发环境危害的反思;源于人们对人与目然关系的新认识;源于对未来人类发展所依赖的环境变化的关注;源于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感。它是环境教育的核心,是德育的新扩展,属于德育范畴。

二、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的方式

1.创设情境,以景生情

环保意识的觉醒,环境伦理道德的形成,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而情感的慈生具有情境性。也就是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触景生情而产生的。因此,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就应积极创设情境,通过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呜,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该找准切入点,扩充环境教育内容,可以运用投影、幻灯、图片、表格数据、录像等手段,列举一些典型事例,介绍我国的环境状况,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2.激发情感,充分交流

情感作为主体认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具有强调的驱动力。我们不但要创设情境,以景生情,而且要通过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形成牢固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激昂的情绪来表明自己的是非观,来感染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角色扮演来互相启迪,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沟通,互相启发,互相幫助,互相学习,形成一个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氛围场”,让学生在这个“氛围场”中进一步感悟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

3.规范内化,知行合一

学生在初步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的同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规范中促使学生内化为自觉行动。可以多介绍环保国家的中学生的环境观和日常行为规范,利用初中生认识上的趋同性,行为的仿效性,促使学生见贤思齐,可以适当介绍各种环境法规的内容,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学生行进环境法规教育,让学生认识目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环保目觉性。可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从一些具体的点滴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文明的环保习惯,达到知行合一。

4.走入社会,进行探究,实践升华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环境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感性的教育活动。而且,初中生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分析。所以生物教师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野外考察等活动;可以组织兴趣活动小组进行环境质量检测、水污染采祥化验等活动;可以结合植树节、地球日、节水日、环境日、爱鸟周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纪念活动,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环保问题的探究,写小论文,向同学们进行宣传,向有关组织提出环境治理的意见等。

总之环境伦理道德素质是公民的基大素质。对学生进行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是我门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应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对个人、对社会、对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使他们今后在行动中能注意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与自然成为亲密的朋友,能时时品尝到它配造的美酒,走可待续发展之路。

环境保护的实践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改变你已经长期养成的浪费水资源的用水习惯,在炎热的夏天少用空调,每天分类回收垃圾,克制自己从风景美丽的山水中带回“纪念品”,等等。许多人没有想到这些行为方式会对保护环境有益,因此也就根本不去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改变自己的一个小“习惯”,减少一点对环境的影响,其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不要小看“小事”,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你身边的小事做起,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阙维民.论人类环境研究的时间意识[J].中国地理,1997,2.

[2]楚晖,翟晓萍.试论生态文化与环境教育极其目标模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9.

[3]宫作民.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与展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3.

[4]夏丽丽.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初探[J].中国地理,2000,4.

[5]杨士军.环境保护的人道原则和生态道德[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3.

作者简介:陆廷景,1988-10,女,布依族,贵州望谟县人,大学本科,职称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的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环境情境
黄河文化对眷村文学的影响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环境清洁工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刍议师范生伦理道德的养成
漫观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