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2017-12-12刘婷婷
刘婷婷
【摘要】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不乏高精尖人才,而中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在分析中职德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提出德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保证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05-01
人文,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是指人文知识、人文精神转化成为人们的内在品质,使人们在理想、志向、道德、情操、修养等方面表现出一定高度的心理品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对中职学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德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前,在巨大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下,部分中职学校片面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一味地将教学目标简单定位为使学生掌握从事某种工作的必备技能,忽视了德育工作,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但事实表明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竞争能力以及思维方式,限制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影响他们对不同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甚至会导致他们丧失洞察能力。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走向社会,为社会作出自己相应的贡献,但由于缺乏人文素质的教育,学生踏上社会后面临复杂的就业环境和人际关系,他们的思想境界、人文素养就难以与时俱进,他们也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1.加强对德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从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学科性质来看,其是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因此,要加大对德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内容,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能力。在当今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是对中职学生的最基本要求,而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真正受到社会的青睐。
2.中职德育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
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忠诚祖国、奉献社会、立志图强、不屈不挠的人文精神,由此可见,德育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是相互契合的。最后,只有全面提高对中职德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中职德育教师,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德育教育的基础地位,并在其中不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修养,使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从而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二、开展德育教育中人文素质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一,从教育指导方针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涵和核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育人为本,强调人的终身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进步和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教育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从宏观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都提出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但还缺乏操作层面指导性的实施办法或意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第三,从社会需求看,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是因文化素质差,成为其不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企业文化、精神、价值观、管理等方面不能和企业较好地对接。第四,从中职学校层面看,现阶段的办学培养目标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过分注重用人单位的需求,唯技能论仍然十分突出,很多学校注重“工具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当多的学校少开甚至不开设文化课,文化课教学方法、手段都存在较多问题,导致学生学而无趣、学无所获。第五,从学生自身来看,其人文素质堪忧。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自信心不足,对基本的人文知识缺乏了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观念淡薄。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自控能力差,自我约束力不强,逆反心理严重,心理素质较差。第六,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理论研究相对薄弱。通过对万方数据库的论文数据搜索分析可知,高职院校对人文素养的理论研究较多,而中职学校相对匮乏。从教材出版来看,关于人文素质的教材大多是关于身心健康、文化知识、个人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门性论著,体系化构建人文素质的教材建设有待加强。职业教育必须彻底更新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而不是单纯追求技艺之学。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关于人文素质的理论研究较多,但是缺乏具体实施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在课程体系方面几乎是空白。
三、在德育过程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1.在中职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形成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关爱每一位学生,为中职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激发他们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参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2.引导和鼓励中职学生参与德育教学活动,让中职学生成为德育课堂教学的主体,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热点问题,并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明辨是非。
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在中职德育课堂上,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式教学发、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育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下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德育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它们都能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技巧,使中职学生掌握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处世哲学,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中職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促进中职德育教育的顺利发展,还有利于延伸中职德育教育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从而保证中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王伟哲,闫志利.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调查及对策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5,6(01):67-71.
[2]董建军.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浅析[J].学苑教育,2014,(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