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2017-12-12李桂琴
李桂琴
【摘要】 目的 对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4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3例。对照组患儿进行鼻饲管喂养、吗丁啉、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达足量喂养的日龄、增至出生体重日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日龄、症状消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显效15例, 有效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患儿显效6例, 有效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60.8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足量喂养的日龄、增至出生体重日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日龄、症状消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分别为(24.1±10.8)、(9.7±6.9)、(30.1±9.8)、(7.4±2.9)、(3.1±1.7)、(22.6±7.2)d, 均短于对照组的(38.3±14.6)、(14.3±8.2)、(44.8±14.9)、(10.2±4.0)、(6.9±4.1)、(36.4±12.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使用小剂量红霉素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 降低胃潴留、呕吐、腹胀等现象, 减少早产儿加奶困难的现象, 而且未出现不良症状, 临床可积极应用。
【关键词】 红霉素;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药物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76
由于时代的进步, 现如今的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有很大的提高, 所以此类婴儿的喂养问题更加显著, 由于早产儿胃动力较差, 所以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备受关注。经过研究后发现红霉素对胃肠道有一定的益处, 所以作者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进行治疗并取得很好的结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4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 其中男26例, 女20例, 胎龄29~36周, 平均胎龄31.7周;出生体重1100~2435 g, 平均出生体重1834 g。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23例。
1. 2 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1] 出现呕吐情况≥3次/d, 连续≥3 d奶量不变持续时间, 会出现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胀等症状, 胃残余奶量是上次喂奶量的1/3或是
24 h胃残余奶量超过喂养总奶量的1/4。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鼻饲管喂养、吗丁啉、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 使用首剂量为10~15 mg/kg, 以后使用红霉素剂量为3~5 mg/(kg·d), 并加入5%~10%的葡萄糖液中(1 mg∶1 ml)缓慢静脉滴注5 h, 治疗5~7 d。每2~3小时进行不耐受处理:①记录液体出入喂一次, 耐受后逐渐增加奶量;②非营养量, 喂奶前注意残留量, 如有残留则禁奶一次再观察;③可服用吗丁啉胃肠动力药。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达足量喂养的日龄、增至出生体重日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日龄、症状消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
1. 5 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治疗3 d, 腹胀、胃潴留、呕吐症状完全消失, 奶量增加至160 ml/(kg·d)以上;有效:治疗3~7 d, 腹胀、胃潴留、呕吐症状明显改善, 奶量明显增加, 基本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无效:治疗7 d, 腹胀、胃潴留、呕吐症状无改善, 奶量不增加或减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儿显效15例, 有效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患儿显效6例, 有效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60.8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组达足量喂养的日龄、增至出生体重日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日龄、症状消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分别为(24.1±10.8)、(9.7±6.9)、(30.1±9.8)、(7.4±
2.9)、(3.1±1.7)、(22.6±7.2)d, 均短于对照组的(38.3±14.6)、(14.3±8.2)、(44.8±14.9)、(10.2±4.0)、(6.9±4.1)、(36.4±12.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早产儿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氮質血症、高血钾症等, 对其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早产儿的喂养越早, 对其益处越多, 但是早产儿的胃肠激素水平与足月儿有很大的差异, 早产儿的肠道功能较差, 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次数较多,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常会出现的状况主要有呕吐、胃潴留、腹胀、消化不良、体重不变[3]。所以在儿科中诊断次数较多的就是婴儿喂养, 婴儿喂养会对婴儿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婴儿喂养出现错误可能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使用全胃肠外营养能够使婴儿的营养情况发生转变, 但是会对婴儿的胃肠动力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可能会出现肝胆并发症, 对早产儿的肝肺功能、免疫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并且经济、插管技术等都较为落后, 所以在很多医院中不能实施和推广。现如今已经将红霉素作为临床中促进胃动力的药物, 之所以将红霉素应用到临床中, 是因为经过研究证明红霉素具有胃动素激动剂, 它会与胃黏膜的胃动素受体结合, 进而促进胃肠蠕动, 而且其对整个胃肠道都会产生促进作用, 与消化道促动力有明确的量效关系。通过对早产儿使用小剂量红霉素后, 发现早产儿的胃排空明显加速, 返流指数明显降低[4, 5]。通过研究学者认为, 早产儿摄入量418 kJ/(kg·d), 便可停止静脉营养的使用[6]。红霉素通过肝脏代谢会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 但是此次治疗使用的红霉素的剂量、疗程都没有对早产儿造成不良影响[7]。虽然长期使用会出现耐药菌株, 但是短期使用可以提高早产儿的胃肠促动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儿显效15例, 有效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患儿显效6例, 有效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60.8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足量喂养的日龄、增至出生体重日龄、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日龄、症状消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分别为(24.1±10.8)、(9.7±6.9)、(30.1±9.8)、(7.4±2.9)、(3.1±1.7)、(22.6±7.2)d, 均短于对照组的(38.3±14.6)、(14.3±endprint
8.2)、(44.8±14.9)、(10.2±4.0)、(6.9±4.1)、(36.4±12.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产儿体重轻的情况可以通过使用适量的紅霉素进行治疗, 并且会有明显的效果, 对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很大, 但是患儿的生长过程并不能只依靠红霉素, 还需要早产儿经口喂养, 将肠外喂养过渡到肠内喂养顺利完成。本次对患儿喂养不耐受率的调查结果是25.2%, 早产儿早期只能吸收肠道营养和肠道外营养, 而早产儿早期胃肠道各方面功能尚不成熟和完善, 所以肠道营养不能够完全吸收, 婴儿的食道蠕动、胃十二指肠的协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完善, 胃肠激素水平低、胃肠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差、食管平滑肌发育不成熟都会导致胃排空功能、食管功能、胃肠动力出现问题, 这些器官出现问题会导致婴儿出现腹胀、胃潴留的现象[9]。婴儿消化道结构、功能在完善的过程中, 已经证明胃肠激素与其的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 经过实际的观察已经证明婴儿最初喂养的1周内, 对婴儿的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临床医生需要对婴儿的喂养不耐受现象进行观察。经过实际的观察得知, 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和胎龄不同, 喂养不耐受症状也不同, 胎龄大、体重重的婴儿大多出现呕吐情况, 而胎龄小、体重轻婴儿大多出现腹胀、胃潴留的情况, 婴儿的小肠动力会随着年龄的变化逐渐完善, 早产儿的胎龄<31周小肠的收缩规律幅度低, 几乎看不出推动性活动, 所以胎龄小、体重轻的婴儿的不耐受症状是胃潴留、腹胀[10]。上述证明了早产儿本身的成熟程度决定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状况, 而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解决方式采用喂养与适量静脉营养结合, 这种治疗方式对早产儿有很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 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使用小剂量红霉素进行治疗疗效确切, 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 降低胃潴留、呕吐、腹胀等现象, 减少早产儿加奶困难的现象, 而且未出现不良症状, 临床可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 韦联彬, 李宏. 早产儿胃肠喂养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11):1660-1662.
[2] 王丹华. 早产儿喂养.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6, 21(5):317-319.
[3] 鲁观喜.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治体会.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23):127.
[4] 云忠明. 100例早产儿的临床管理体会.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5, 32(6):83-84.
[5] 邵伟丽.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12):90.
[6] 郭林现, 王秉松, 党建安. 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因素分析. 医药论坛杂志, 2003, 24(21):11-12.
[7] 罗香团.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18):167-168.
[8] 李晓东, 田青, 何中倩, 等.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21(19):1340-1341.
[9] 李怡帆, 朱晓辉, 朱航.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4):565-567.
[10] 谢晓曼, 张传龙, 李洁, 等.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32):147-148.
[收稿日期:2017-07-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