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7-12-12张红玉王小璞
张红玉 王小璞
【摘要】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9例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完全缓解4例, 部分缓解13例, 病情稳定17例, 病情进展5例, 总有效率为43.59%(17/39)。患者严重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 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1例(53.85%), Ⅲ~Ⅳ度粒细胞减少15例(38.46%)、Ⅲ~Ⅳ度血小板减少1例(2.56%), 贫血3例(7.69%), 通过G-CSF治疗后缓解。Ⅰ~Ⅱ度恶心呕吐15例(38.46%), Ⅰ~Ⅱ度腹泻9例(23.08%), Ⅰ~Ⅱ度肌肉关节痛8例(20.51%), Ⅰ~Ⅱ度肝功能异常10例(25.64%)。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应用于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中疗效确切, 安全性较高, 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 白蛋白紫杉醇;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53
血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临床新型紫杉醇剂型, 通过以纳米微粒白蛋白为载体, 代替了传统助溶剂, 在治疗乳腺癌中疗效更佳显著, 不良反应降低[1, 2]。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39例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 现已取得满意成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39例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行病理学与细胞学确诊, 均为复治, 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 无化疗禁忌证。本次研究经患者与其家属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符合本院伦理会相关要求。患者年龄33~65岁, 平均年龄(47.3±3.5)岁;其中小叶癌4例, 浸润性导管癌28例, 腺癌3例, 髓样癌4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化疗, 静脉滴注260 mg/m2, 1次/3周, 期间加入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待化疗结束后48 h, 对存在白细胞降低≥Ⅱ度者, 给予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50 μg/d, 连续治疗5 d, 以升高白细胞数量。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实体瘤疗效相关标准评价, 每化疗2个周期评价1次, 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完全缓解:所有目标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所有目标病灶长径总和显著减少, 超过30%;疾病稳定:未出现新病灶, 同时目标病灶有所减少, 但程度不显著;疾病进展:治疗期间发现新病灶或目标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化疗周期为(5.2±1.3)个;疗效评价显示:完全缓解4例, 部分缓解13例, 病情稳定17例, 病情进展5例, 总有效率为43.59%(17/39)。
2. 2 不良反应 患者严重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 其中Ⅲ~Ⅳ度
白细胞减少21例(53.85%), Ⅲ~Ⅳ度粒细胞减少15例(38.46%)、Ⅲ~Ⅳ度血小板减少1例(2.56%), 贫血3例(7.69%), 通过G-CSF治疗后缓解。轻度不良反应包括Ⅰ~Ⅱ度恶心呕吐、Ⅰ~Ⅱ度腹泻、Ⅰ~Ⅱ度肌肉关节痛及Ⅰ~Ⅱ度肝功能异常, Ⅰ~Ⅱ度恶心呕吐15例(38.46%), Ⅰ~Ⅱ度腹泻9例(23.08%), Ⅰ~Ⅱ度肌肉关节痛8例(20.51%), Ⅰ~Ⅱ度肝功能异常10例(25.64%)。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疾病, 据有关调查显示, 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逐渐趋于年轻化, 对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影响[3]。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为主[4-6]。紫杉醇类药物是现目前公认治疗乳腺癌疗效最显著的药物, 但由于该药物水溶性较差, 治疗中需加入助溶剂, 以此导致出现治疗后存在诸多不良反应, 不仅影响治疗进程, 同时增加了不安全因素。白蛋白纳米载体制剂经注入后, 可快速分散于组织, 不仅提高组织亲和力, 通过结合细胞膜上Gp60, 激活细胞膜上窖蛋白1, 同时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对紫杉醇进行转运, 送至病变组织中, 将内含药物的纳米微粒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间隙置入肿瘤细胞内, 实现靶向治疗, 治疗更稳定、确切[7, 8]。
在本次研究中,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化疗周期为(5.2±1.3)个;疗效评估显示:完全缓解4例, 部分缓解13例, 稳定17例, 进展5例, 总有效率为43.59%(17/39)。由此提示对存在既往溶剂型紫杉类药物史且耐药性较高的晚期乳腺癌中,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仍可起到较好疗效。分析原因可能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明显增加病变细胞中有效药物浓度, 因此抗肿瘤活动能力更强。在陈诚等[9]的报道中显示, 将收治的23例Ⅳ期乳腺癌患者设为研究对象, 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后, 23例患者中客观总有效率为30.4%, 疾病控制率为87.0%, 疾病进展时间取中位数为5.3个月, 1年生存率为73.9%。另外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 其中Ⅲ度与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7.8%, Ⅲ度贫血发生率为21.7%, Ⅲ度与Ⅳ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73.9%, 非血液学毒性轻微, 患者可以耐受, 以此提示白蛋白型紫杉醇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中疗效较佳, 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可作为本病的解救化疗方案。在赵珊珊等[10]的报道中同样证实, 其结论均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应用于治疗伴有既往多重化疗史、对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难治性患者仍具有较好疗效, 且安全性较高。但因本次研究样本量少, 观察时间较短, 因此仍需临床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报道进一步阐述。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张孟伟, 秦亚光, 王亚秋, 等. 铂类耐药复发转移性卵巢癌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临床观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 23(5):331-334.
[2] 邓昆, 陈永东, 蔡晔芬, 等.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肿瘤, 2013, 37(3):65-66.
[3] 许菊青, 樊卫飞, 蒲晓麟, 等. 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鳞癌39例临床观察. 实用老年医学, 2014(5):392-395.
[4] Seidman AD, Conlin AK, Bach A, et al. Randomized phaseⅡtrial of weekly vs. every 2 weeks vs. every 3 weeks nanoparticle albumin-bound paclitaxel with bevacizumab as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linical Breast Cancer, 2013, 13(4):239.
[5] Black PM, Martin C, Moriarty T, et al. Craniotomy for tumor treatment in an 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nit. Neurosurgery, 2000, 46(5):423.
[6] 張贵平. 帕博西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1):151-153.
[7] 饶彬, 董安慧, 吴耀忠.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2016, 22(8):1495-1499.
[8] 程斌, 蔡鑫君, 王增. 节拍化疗在乳腺癌晚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中国药房, 2016, 27(32):4598-4601.
[9] 陈诚, 许红霞, 梅静峰, 等.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肿瘤学杂志, 2014, 20(12):1027-1030.
[10] 赵珊珊, 张云鹤, 李静.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溶剂型紫杉醇对乳腺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 15(6):51-56.
[收稿日期:2017-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