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心理呈现的一种跨学科解读
2017-12-12李步青张璇
李步青+张璇
摘 要:基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等诸多现实情境的转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新闻心理呈现”这一概念,旨在对媒体传播技术与新闻报道发展过程中新闻报道内容出现的新情况与新形势作出些许分析和探索。文章开篇从现实情况出发指出新闻心理呈现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一些特定情境中。因为特定情境的特殊性,跨学科、多维度地进行新闻心理呈现是必要的。
关键词:心理呈现;心理健康;新闻媒体;特定情境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47-03
一、新闻心理呈现日加重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相关技术的发展、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逐年攀升,受众不再满足于对新闻事件进行单维度的新闻学角度阐释,即“物理呈现”,而是把目光更多地转向了“心理呈现”,这加速着部分新闻报道内容的变化。笔者注意到,现阶段新闻报道普遍存在“过分依赖单维度的物理呈现,而忽视心理呈现”的问题。显然,这已经不符合读者对新闻阅读的新需求了。
新闻报道中的心理呈现,是相对于物理呈现而言的。物理呈现是指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物理事实的陈述,即在物理意义上实际已经发生的事实,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心理呈现则是从人物的心理角度来对发生在新闻事件背后的人物心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呈现,关注新闻的产生和传播效果,例如罪犯的犯罪动机、灾难发生后亲历者的心理变化、特定情境中个体或群体的情感情绪和个性特征等。当前诸多现实情况出现新的形式与特点,使得新闻心理呈现日加重要。
(一)社会问题日趋增多
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雪灾等带来的损失,人类只能尽量减轻受灾程度而无法避免,而人为的社会问题暴露出来的扭曲心理日渐增多。这是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的努力去干预和减少发生的。
近几年,自杀、医患关系紧张、食品安全问题等频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教师猥亵学生”“幼儿园虐童案”“恐怖袭击”等诸多因犯罪人心理扭曲而对社会无关人员进行恶意伤害的事件不断发生,国民的恐惧心理激增。这些危及公众安全的问题迫切需要媒体作出更多的呈现。
媒体具有真实和客观反映新闻事件的职责,同时也肩负着“反映、引导和实施舆论监督,进行社会印象管理”的担子。为更好地传递正能量,更好地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建设,尽管当今社会问题日趋增多,媒体不能忽视社会问题的发生机制、社会影响等,在对其进行报道和解构时,不可避免地要引入社会学的知识。
(二)民众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2017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其中抑郁障礙为3.59%),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高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调查结果。”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公众心理压力普遍增加,导致患病风险增加。[1]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温饱问题逐步解决,心理问题和疾病却成了危及健康的难题。媒体在对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进行选题和新闻策划时,应将心理学的知识考虑进来,整合报道。
(三)“特定情境”的现实需要
很多特定的情境,诸如自然灾害、一段时期内社会的群体心理呈现和大规模的人为突发事件等,其物理呈现是需要被持续跟进和公开的。随着事件的推进,仅靠物理呈现所能传达给受众的讯息有限,或者说不能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求知心理、接近心理等诸多心理需求,不足以诠释这些情境下受众迫切需要了解与关注的问题。
1.“特定情境”的范围界定
(1)自然灾害
近年来,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发,损失巨大。这些自然灾害会带来不同程度上的物理创伤,也有可能带来明显的心理创伤,造成严重的灾后心理问题。新闻媒体在对灾害的物理创伤进行报道时,可从受灾面积、伤亡人数、房屋等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出发,运用新闻学的原理对灾害发生后最新的情况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报道。在面临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创伤时,单维度的新闻学标准就很难解决现实问题了。
救灾亦是如此。许多重大灾难过后,国家和民众往往会团结一心,第一时间将救灾款和物资送到灾区缓解灾情,但人们心灵上受到的创伤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治愈。此时,引入心理学的发生机制,有针对性地对灾民进行指导,往往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汶川地震距今已过去9年时间,灾区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重建,而灾民的心灵家园是否重建好了呢?实际上,灾后人们所受到的诸多心理创伤如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自杀等的潜伏期与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且程度不一。有数据显示,都江堰地区90岁以上老人地震前后一年的自杀死亡率分别为8.3%和16.2%,地震三个月后在对都江堰560名安置点居民进行调查时发现13.7%的人有自杀念头。[2]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不仅要积极抢救物理上的生命和各项财产,也要对人们的心理进行急救;在对灾区基础设施进行重建的同时,也要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和重建。这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工作者团体和新闻媒体等机构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协同合作来完成。
(2)群体心理呈现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提出,不管是什么民族,当其中的个体基于某种动机而聚集成一个“心理群体”时,仅从他们聚集在一起这一事实出发,其中个人的行为方式会表现出与他们一人独处时明显的差别。按照他的逻辑,进入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本质的变化,就像某些元素发生体化学反应后形成一种新的物质一样,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集心理。[3]
近些年频繁发生的社会泄愤事件就是“群体心理”作祟的表现。社会泄愤事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性事件,其在参加者、发生机制以及行动逻辑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包括“借机发泄不满情绪”“逆反心理”“表现欲和英雄情结”和“盲目从众”等心理。[4]例如2008年发生的“瓮安事件”,因瓮安县部分群众对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更有一些人煽动群众冲进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抢烧,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这类恶性事件不仅对其自身行为产生了影响,且蔓延到社会其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媒体可以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进行报道。endprint
(3)大规模人为突发事件
大规模人为突发事件是指人为引发的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人民生命和财产,给社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影响的事件。“大规模”人为突发事件并不单指事件本身的规模很大,有时候其主体可能是少数人,但给社会其他人造成的心理阴影和波及范围是难以估计的。
20世纪末轰动中国的重大连续杀人案犯人白宝山,于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持枪杀害军人、警察和无辜群众15人,在狱中杀害2人,共造成17死15伤的惨痛后果,并同时犯有盗窃和抢劫等诸多罪行:这类连续作案、连环杀人的案件从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不计其数,且波及范围大、影响力度大而使民众闻之色变。其背后反映的是犯罪人极其残忍的犯罪手段和扭曲心理。
在面对大规模人为突发事件时,人们的恐惧会不同程度地滋生。1986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的三位心理学家Jeff Greenberg,Tom Pyszczynski和Sheldon Solomon共同提出了“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这是心理学中关于人类动机和行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为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普遍有着一种强烈的掌控欲——加强一些其它的社会认知动机(如建立连贯的心理结构的需要、维持自尊心的需要)和一系列日常活动的影响。[5]为了避免或控制死亡焦虑,文化包括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个体的价值标准被文化世界观所支持时,便给自尊提供了存在的意义,缓解了焦虑。[6]如今,恐惧管理理论被运用到新闻报道中来,在大规模的人为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媒體会借鉴该理论来安抚群众心理。
许多“特定情境”下的新闻,报道其事件本身的基本情况可以用新闻学的知识来解决,但在其持续时间、社会影响和稳定等方面,不借助其它学科和领域将无法进行报道,不进行心理呈现将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和新闻完整性。况且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这类案件时,其实无形之中已经运用了多学科、多维度的知识。新闻心理呈现已经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大量的新闻报道开始更多地运用心理呈现。新闻心理呈现已经成为业界亟待解答的理论课题。
2.“特定情境”下的新闻报道呈现的新特点
之所以将上文的三种情况归入“特定情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但是,“特定情境”包括但不限于这三种情况。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内涵应当得到逐渐丰富和充实。
(1)报道时效性的改变
通常情况下,出于对特定情境中新闻报道效果的考虑,会带来报道时效性的改变。
在原有新闻学传统中,新闻报道讲求对新闻事实快速而准确的报道,即在新闻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这适用于大部分新闻报道和特定情境新闻事件的起初阶段。但在很多事件发生后,我们要呈现其带给受害人的心理创伤时,多久合适呢?此时,仅靠新闻学的标准来衡量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诸多重大灾难给亲历者带来的心理创伤,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年才可能会显现,这需要新闻工作者的持续跟进。特定情境中的新闻报道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恐惧管理”。在一些灾难报道中,记者大力报道诸如“幸存者积极求生”“人民齐心协力救灾”和“灾区人民互帮互助”等内容,希望受害者和其他受众看到新闻报道后会感受到希望。
(2)更加注重平衡报道
“平衡报道”是新闻学中的专业术语。自1729年提出后,西方新闻界一直将其视为新闻报道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7]其指的是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要对新闻对象进行多元化采访,不仅反映一方的看法,还要反映多方的见解。[8]这一原则的初衷是希望新闻中的不同看法都能得到呈现,以期更靠近新闻事实,做到公平公正,减少倾向性。
在特定新闻情境中,我们提倡新闻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平衡报道”,但目的却大相径庭。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案发生后,当地新闻媒体除了介绍事件基本情况外,还大篇幅地报道如“法国总统奥德朗来到现场安抚民众情绪”“巴黎市民向惊魂未定的同胞和外国游客伸出援手”“警察在案发现场附近持枪警戒”等内容。这不仅是对于新闻事实本身的呈现,更是为了缓解受害者的恐惧,使受众在心理上能得到一种安全感,“平衡”受众心理。
二、新闻工作者进行心理呈现的方法和路径
在将多学科知识引入新闻报道后,新闻心理呈现富含了更为全面、深度、详实的内容。而对于如何具体地进行心理呈现,依据不同的情况,则有不同的方法、规律和路径。
(一)对新闻报道进行多学科、多维度的衡量
判断一篇新闻报道心理呈现的效果如何,要看其是否对多学科知识运用得当。判断一起刑事犯罪案件的报道有没有很好地进行心理呈现,可以从心理学的知识出发,对犯罪人犯罪动机、受害人心理恐惧进行呈现。如果运用得好,那么则可以认为该篇报道至少运用了两个学科的学理进行了交叉解读,相较单学科的新闻报道更为充实。
对新闻报道进行多维度衡量则需要人们具备多维度的思考方式,避免陷入片面化、单维度的境地。可以从报道内容是否全面客观公正、受众的反馈如何、是否受到了预期的社会效果、对被访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考究。
(二)“人物缺场”如何应对:旁敲侧击找佐证
在新闻报道中,引用一手信源的话语通常能获得较高的可信度。同样,进行新闻心理呈现最好的方法是对当事人的直接采访。但在很多情境下,记者无法采访到亲历者,也没有目击者,无法直接采访。此时,“人物缺场”的问题便产生了,又该如何来进行心理呈现呢?
“复旦投毒案”便是“人物缺场”的一种情况。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某遭室友林某投毒后死亡,犯罪人林某已于2015年12月被执行死刑。起初,林某被定为犯罪嫌疑人后被警方刑事拘留,但投毒动机不明。此时,因为其已经被警方关押,记者无法直接采访到本人。新闻工作者利用“周边信源”和“电子记录”来“旁敲侧击找佐证”,试图呈现和还原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心理情境。endprint
1.寻找“周边信源”
马克思在其社会交往理论中曾说,交往作为一种关系性范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内在相关性,反映了人类在其自身的演进、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进行的物质、语言、情感、观念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作用。[9]“人”是社会性动物,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就必然会同周边的人产生联系。在“人物缺场”的情况下,通过对犯罪(嫌疑)人身边信源的采访,可以有力地还原其性格并推测其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在复旦投毒案中,复旦大学官方微博于2013年4月15日公布被害人黄某死讯后的几天内,记者陆续采访了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家属包括其姐姐和母亲、邻居、同学、老师以及被害人黄洋的家人、高中同学、支教同伴和好友等“周边信源”,初步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林某和被害人黄某二者的性格、为人等,并由此来推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动机,短时间内逐步完成了案件的“还原报道”。
2.犯罪嫌疑人的电子记录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几乎“无论何事、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借助网络最快速地获得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这是新媒体带给人们的极大便利。同时,用户ID、网络社交空间、浏览过的网页等都能在网络上被记录。这成为了公安机关破解众多网络犯罪案件的线索之一。新闻工作人员在信息社会下,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还原事实。
在揭示犯罪嫌疑人林森浩的心理狀态时,记者通过林某的照片、QQ空间状态、论坛回贴、微博、博客等来解读其心理、性格和犯罪动机。这些“网上留痕”使得一切记录都变得简单而快捷,许多通过互联网留下的犯罪痕迹,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有可能进行还原和破解。
(三)新闻工作者应当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能否写好新闻报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从业者自身的积累。新闻史上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都显示出记者丰富的新闻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知识。例如,要当好财经记者,就必须掌握新闻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要当好法律线的记者,就必须具有充足的法学知识,对相关法律条文能运用自如。要做好新闻报道的心理呈现,新闻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刑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应当和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丰富专家资源库。在新闻报道中,主动向相关专家请教,必要时引入专家的权威性话语,不仅能丰富报道的内容,而且能增强报道的信服力。
(四)心理学家“出境”
许多新闻心理情境中,当事人或目击者陈述的仅仅是片段式语言或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有时甚至陷入“罗生门”般的迷局。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新闻媒体需要引入第三方权威——“心理学家”来对事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为心理学学科的专家,其对心理和行为的分析具有高度的信服力,能使受众更易于接受和相信其观点。
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将张某撞倒并连刺数刀致受害人死亡,其因犯故意杀人罪于2011年6月被执行死刑。在该案件中,以“药家鑫”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进行全文搜索,共找到相关新闻约9240篇;以“药家鑫”和“心理学家”为关键词同时进行搜索则有相关新闻约79篇。在《李玫瑾再谈药家鑫案》一文中,记者以问答式的方式呈现了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对该案件的看法,从权威的角度阐述了对诸多故意杀人案的独到见解以及犯罪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问题。
“心理学家”以多种方式“出境”,成为了支撑新闻报道论点的有力佐证。借用心理学专家的话语,可以对案件进行更好的评述和升华。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 2017年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材料: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展情况[R]. 国家卫计委,2017-4-7.
[2] 雷蕾.汶川地震后常见心理问题研究情况综述[J].心理医生,2011.
[3] 孙钦浩.革命时代的群体心理——读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J].理论观察,2011(2).
[4] 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
[5] Joseph Hayes, Encyclopedia of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6] 田间.恐惧管理理论综述[J].河套大学学报,2011(3).
[7] 刘敏.媒介生态视阈下的新闻平衡报道研究[D].复旦大学,2012.
[8] 方善春.浅议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3).
[9] 范进.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社会哲学战线,1994(6).
[责任编辑:传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