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帝后作像

2017-12-12郭敏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郎世宁肖像画乾隆皇帝

郭敏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made by Lang Shining to Qing Dynasty is his portraits of emperors and empresses, which fueled much vital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rtraits. Qianlong showed particular interest in these paintings and Lang spent many years in the court and painted a series of excellent artworks with mature techniques and superb skills.

郎世宁对满清宫廷最大的贡献,莫过于绘制了大量帝后肖像,为式微的中国肖像画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

郎世宁的肖像画作品主要集中在乾隆时期。当时国力强盛,乾隆皇帝本人又好大喜功、十分自恋,非常乐于命宫廷画师为自己和妃嫔画像。乾隆朝时郎世宁已近晚年,绘画技法醇熟,因而留下了不少杰出的肖像作品。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帝王肖像大多为正面朝服像。画面刻板单一,皇帝表情麻木,不仅毫无特点,且十分僵化。郎世宁也留下过这样的作品,如大名鼎鼎的《心写治平图卷》,即“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按照中国传统,皇帝后宫妃嫔是极少能被外界男子所见到的,郎世宁作为宫廷画师得以一睹皇帝后宫佳丽,且细致描绘每位嫔妃的样貌,可以说是极为难得了。据说这幅作品很受乾隆皇帝的珍视,毕竟上面所绘都是自己最宠爱的女人。然而,今天看来,这件作品则有些“奇怪”了,上面13个人像,除了为首的乾隆皇帝,其余12个女人除了服饰细节稍有不同,长相竟然几乎一个样。这种样式的“写实肖像”是否名实相副,大概只有乾隆皇帝本人才知道了。从绘画技巧上来讲,这类作品几乎毫无破绽,但终究缺少了作为艺术品的神韵。

西方人画肖像,重视面部的明暗、阴影,以便立体呈现人的相貌。但在中国人看来,有了明暗、陰影,人就成了“阴阳脸”,是非常不吉利的征兆。在西方绘画系统里训练出来的郎世宁,了解到中国人的这种忌讳后,也只好入乡随俗,摒弃油画的立体画法,改画全部正面全光的中国式肖像。或许这也是中国肖像人物看上去都有些相似的原因之一吧。

除了这些“标准像”,其实郎世宁的帝后肖像作品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反而是那些非传统画法的作品。这类作品甚至不能被称作严格意义上的肖像画,但从人物肖像的角度来说,却是匠心独运的难得佳作。这些画像打破了死板僵化的画风,不再是一味着重刻画皇帝的身份,淡化对皇帝身份的描绘,而是重点表现皇帝本人的特点,因此使画面人物更加真实、生动。

《乾隆大阅图》中的乾隆皇帝戎装像,是郎世宁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清代宫廷画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全画是以长卷形式呈现的纪实作品,描绘的是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反映了乾隆年间的国力昌盛和中西文化的高度融合。其中有一个局部是乾隆皇帝一身戎装骑于马上,英姿勃发,神采奕奕。这不是标准的肖像画,却完美地表现出了人物的精神气质。画作以鲜艳明丽的色彩、工质细密的笔触和巧妙的高光处理,又加入了欧洲骑马像的构想,从而突出了帝王威仪整肃的形象及其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幅画像已经成为乾隆皇帝的“标准像”,完全取代了那些刻板僵硬的朝服像。endprint

猜你喜欢

郎世宁肖像画乾隆皇帝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郎世宁的人生与写实画作给我们的启发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有关写实绘画与郎世宁的争论都围绕在哪些核心问题
郎世宁的际遇与转折又如何创造出独特的郎式写实风格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小丑的肖像画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