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镇市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研究

2017-12-12张帷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年8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阻力水稻

张帷

摘要:水稻是北镇市主要粮食作物,当前北镇市承担了省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阐述北镇市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技术推广应用中的阻力,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促进北镇市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措施;阻力;建议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8-0063-03

水稻是北镇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稻生产环境及技术措施复杂,生产环节多,季节性强,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北镇市承担了省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多年来给全市水稻生产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是针对北镇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程度低、生产成本增高、增产潜力大等特点提出的一项农机农艺密切结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措施。根据项目要求,市农机部门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解决水稻全程机械化“瓶颈”问题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完成各项实施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最终达到大面积实施和推广目的,使水稻栽植机械化的最薄弱环节切实取得历史性突破,注重实效,真抓实干,开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新的局面。

1 抓好核心示范区的建设

为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在农机合作社的大力支持和北镇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各乡农机管站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育插秧作业期间,召开各级作业现场会近50次,初步培训出一支懂农艺、懂机械、技术过硬的插秧机手队伍;多次举办规格化育苗现场会、机械化插秧展示会,手把手、面对面向农民传授机械插秧实用技术,把工作做实做细,宣传示范典型效果;利用各乡镇电视台播放技术宣传片,向广大农民普及育秧、机插秧技术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宣传,不仅树立了农机化新形象,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而且形成了社会认识、重视和支持水稻机插秧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从机械化的服务功能来看,建立一个乃至几个标准的示范区,不仅便于开展机械化作业,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具利用率。

2 抓好机具的选型与配套

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以机具为载体。插秧机保有量在原有基础上,又利用国家补贴机具的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购置各种类型插秧机,包括久保田高速插秧机、久保田手扶步进式插秧机等;新增水稻自动育秧机组等多种机械设备,使各个示范区都使用自动育秧机组育苗。北镇地区推广应用的插秧机按操作方式分为手扶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在新立乡示范点主要推广手扶式插秧机,在吴家乡示范点重点使用高速插秧机,其他示范点应用普通插秧机,实现示范区乡镇村村有插秧机。育插秧期间,进行现场技术培训、监督质量和技术服务,建立购机补贴机具档案,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收获机械利用现有的收割机,引进跨区作业机械,为机械化技术配套。

3 组建项目领导组织和技术队伍

3.1 制定切合本地实际、易于操作的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确定后,根据北镇地区水稻生产实际,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制定较为切合实际的水稻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加强项目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北镇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另外成立项目管理组、技术指导组,项目管理组主要负责方案制定、地块落实、现场组织、机具选型、档案管理及工作总结等工作,技术指导组负责机械化育秧材料编写、插秧机技术与应用材料编写、农机农艺技术培训、田间指导、操作指导、水稻生长观测记录及对比分析、机械故障排除、日常保养、育插秧机械化操作规程及规范编制等工作。各水稻产区乡镇成立相应组织,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落实工作责任,为项目的实施、技术推广提供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

3.2 实施项目带动,形成社会共识

通过广播电视、发放文件资料、召开会议、播放录像片、走村串户等多种形式,实施优质水稻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以种植大户和农机大户为依托,建立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培训点,开展技术培訓、示范与宣传,带动项目乡镇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在水稻产区建设一批区域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服务中心,为区域内农机大户、服务组织和普通农户提供水稻育秧、机插秧和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示范、咨询,开展技术指导、维修及配件供应、组织跨区作业等技术支持服务,带动水稻生产机械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为了让稻农熟练掌握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培训方案,确定各个时期的具体培训内容、方法、对象和培训重点等;二是成立专门的培训队伍,以农机推广站人员为主,分别由两位副局长带队,组建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培训组和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培训组,协同培训,各负其责。

3.3 做好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培训

根据各种插秧机的特点和当地农民的习惯,以冷棚旱地软盘育秧法为主,编制通俗易懂的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水稻育秧技术教材,并印制成小册子向农民发放。为全面培训农民,首先要提高技术人员自身素质,对有关人员和推广站全体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弄懂弄通这门技术。分别在新立农机合作社、吴家乡双丰合作社举办水稻育秧培训班和水稻插秧机技术培训班,参加人员有项目乡镇领导、机管站长、村委会主任、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和购置插秧机的农户,参加培训人数达千余人,发放各种技术材料2 000余份。为了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将室内讲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室内讲课完成后,到室外实地进行演练。选择有经验的育秧人员对摆盘、撒土、播种、覆土、播种机的应用等各环节按照讲过的内容进行现场操作,使参加培训者快速掌握技术。同时将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外对重点大户、个别技术较弱的农户亲自到实地进行指导。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下乡20多人次,为100余户农民进行现场指导。此外将现场演练与分散服务相结合,在插秧前召开机插秧现场演示会,把有插秧机的农户召集上来进行现场演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endprint

3.4 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广新技术

在核心示范区内已全部消灭了空白村,各乡镇都确定了示范户,直接与各乡镇领导对接,落实任务。大力推广“五包两定一分散”的农机经营模式及冷棚旱地育秧法,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化机插秧。大力宣传机插作业的节本增效作用和优势,使农户接受机插秧、购买和应用插秧机。在国家、省、市局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的高速插秧机、水稻育秧机、稻种除芒机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跨村、跨乡、跨县进行作业与指导,使周边农户深受其益。

4 技术推广阻力点分析

项目实施较为顺利,使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有了较大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综合各地集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一是机插秧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机械利用率不高,插秧质量不能完全保证;育秧质量合格率最高的地区可达90%,质量差的地区只有60%。二是各种主力机型的质量评价总体尚可,作业可靠性、机械故障率情况各地表现高低不一,以使用调整中机手操作问题为主要原因。三是随着插秧机产量增加,个别批次的整机质量问题较多、部件质量下降,在用户中造成了负面影响。四是用户依赖性强,服务供需矛盾凸显。部分用户由于初次使用插秧机,有过分依赖的心态,简单调整及易损件更换等都要求维修服务人员前去帮助解决。随着插秧机保有量增加和机况下降,推广工作量和服务成本大大增加,服务需求与人员紧缺矛盾更加凸显。

5 发展建议

5.1 加大支持力度,增加对技术培训和服务的经济支持

在进行插秧机推广的同时,采取补贴的方式对优良的苗床播种机、覆土机、催芽器、脱芒机等机械化设施进行捆绑式推广,力争插秧机数量与育秧设备数量能够按一定的配套比例增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保障措施,多渠道增加对各级农机技术服务部门的服务费投入。

5.2 強化技术培训,提高机手自我处理问题能力

重点抓好基层服务人员和机手的培训。从实践来看,很多机械故障是使用不当造成的,也是很容易排除的,只要提前把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抓好,维修服务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减少,这是事半功倍之举。

5.3 创新思路,探索有效的技术服务形式

鼓励有较好信誉和社会影响的农机维修专业户参与插秧机维修服务。结合各地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训工作的开展,更大范围地发挥好市、县推广部门插秧机维修服务主渠道的作用。

5.4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安排业务骨干培训学习,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努力造就一支业务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机化专业技术队伍和高素质的农机服务从业人员队伍。

5.5 加强沟通协调,真诚对待用户反映

通过调查稻区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企业产品和机型选择。建议生产企业加强制造质量、装配质量监控,备足配件,降低零配件价格,规范维修手段,提高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 线全忠,李秋实.辽宁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剖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1):59-60.

[2] 刘仁广.本溪市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问题[J].中国农业信息,2015(21):96.

[3] 李常广,刘芳.沈阳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2):128-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阻力水稻
Explore wild skating on nature
水稻种子
猪猴跳伞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阻力伞在短跑训练中的运用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