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太极拳普及现状研究

2017-12-12樊勇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对策

摘 要: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运动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太极拳也以传承文化的角色逐渐走入体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来。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太极拳的普及情况的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太极拳普及;对策

随着文化传承、技艺传承的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太极拳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代表,其在内蒙古高职院校中逐渐得到了引入与普及。目前内蒙古的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都是仿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进行构建的,因此,太极拳作为体育课中的一项重要选择,逐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重视。但是我们通过对内蒙古几所典型的高职院校的太极拳设置以及教育情况的调查发展,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于太极拳这门选修课呈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其中存在的问题却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一、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太极拳普及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内蒙古高职院校中太极拳的普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脱节。提起太极拳我们脑海中最先呈现的也许就是清晨公园中那些徐徐运拳的大爷、大妈的形象,的确,太极拳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其精髓就融合在动作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教学就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太极拳的动作才能够达到标准、有效,但是目前在内蒙古的多数高职院校中,理论课程缺失,课时不足的情况却非常普遍。其二,缺乏统一的太极拳教材。教材是理论教学的载体,但是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体育教师都会提到目前专门用于大学生的太极拳教材非常少的问题,几乎没有两所高职院校的太极拳教材是一样的,同时市面上的太极拳教材也缺乏体系,粗制滥造,严重影响了太极拳课程的开展。其三,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太极拳教学能力。目前内蒙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多是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而其专业范围只是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并不包括太极拳,因此,要想开设太极拳课程,这些教师不得不“半路出家”,这就使得其在教学中从动作示范到理论引导都难以达到要求。其四,教学方法单一,一些学校在太极拳设置中,舍本逐末,舍弃了尚武崇德的精神内核,盲目推崇似是而非的技术套路,使得学生在生涩、僵硬的动作中难以体会太极拳的奥妙,自然也就影响了太极拳的教学效果。

二、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太极拳普及的相关对策

1.规范教材,为太极拳的普及提供理论基础

教材是太极拳理论教学的基础。内蒙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相关教材的筛选,不仅要保证教材中对基本的桩功、步伐、手型等动作技术的指导,还应该从传统文化、哲学、伦理学、美学等角度衡量教材的理论内涵,以保证学生在选修太极拳课程的同时,也能够逐渐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教材只是保证理论教学完善的前提,在实践中,教师还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逐渐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还能够从缓慢、流畅的动作中体悟出太极拳的文化精髓。

2.培养人才,注重对专业太极拳教师的培养

在太极拳的普及中,教师是指导学生逐渐掌握动作技巧和思想精髓的关键。但是目前在内蒙古高职院校中,许多体育教师并不具备专门的指导能力,基于此,学校要想实现对太极拳的有效普及,关键的就是要培养一批专业的指导教师。在专业教师的培养中,学校一方面可以吸收社会团体中专门的太极拳师父到学校中为学生开展讲座,或者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以逐渐改善教师的专业范围,提高其太极拳教学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教师之间的探讨与交流,通过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推动太极拳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3.明确目标,丰富太极拳教学的实践方法

太极拳的普及更主要的目标是实现传统文化精髓的普及与传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问题的根本,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乐于接受的太极拳传授方法。例如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动作示范的传统教学,让学生先在教师流畅、优美的动作中产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动作的分解指导,提高动作的标准性;利用分组教学,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相互指导,相互探讨、交流,以深化对太极拳的自主理解;利用视频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视频指导中能够获得更新的太极拳教学内容。

4.丰富活动,激发并巩固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太极拳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不能仅限于体育课堂之中,还应该融合于丰富的课余活动之中,例如通过课内外有效延伸和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成立俱乐部、课外辅导站点等,构建课外辅导机制,让学生在课外把教学内容掌握消化,让太极拳成为一种自我锻炼的手段。同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打破对太极拳的传统印象,并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教师,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中达到普及太极拳、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推动了太极拳在内蒙古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普及,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因素,积极寻找高职院校学生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的太极拳课程,力争把太极拳这个优秀的民族传统项目在高职院校中推广普及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勾凤云.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2(02):99-102.

[2]叶向东.对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的思考及对策[J].才智,2015,(11):153-154.

[3]李春華.关于高职院校太极拳段位制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5,(17):118-119.

作者简介:

樊勇(1973.9—),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大学本科,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内蒙古地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经济发展面临的契机
内蒙古地区汉语方言里的蒙语借词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选题策划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