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河北文化创造力

2017-12-12李洪良石柱君杨金梅马云燕刘喜林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河北京津冀

李洪良 石柱君 杨金梅 马云燕 刘喜林

摘 要:河北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极,面对发展中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迫切的需要以文化创造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谋求文化生产力、文化精神力、文化传承力、文化传播力、文化批判力五位一体的文化创造力整体提升。

关键词:京津冀;河北;文化创造力

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课题,而河北文化创造力的发展关系着这一地区能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创造与文化创造力

文化的本质之中蕴含着超越和创造的特征,文化创造的过程则是文化突破既有传统而得以更新的过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文化创造是在批判的继承原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凭空的臆想和猎奇。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一种创造力的形式得以展现和发挥。文化创造的不断加强才能够促进文化自信的增强、文化自觉的激发、文化自立的确立、文化安全的维系。在当今多元文化交锋和融合的背景下,文化创造的实现和壮大、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加强文化传播,争取文化发展的空间和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文化创造力作为文化创造实现的表现方式,是一种总体性的生成,具体表现为:文化生产力、文化精神力、文化传承力、文化传播力、文化批判力。而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应该做到依托市场规律与人文关怀发展文化生产力;融合多元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结合时代背景再认识经典文化;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国际和国内形势,找出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二、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文化创造力提升策略

1.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增强区域文化生产力

当前河北文化生产力的提升应该以绿色生态发展思想为引领,紧紧抓住当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建设“乐业”河北和“宜居”河北。具体来说,打造绿色农业,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形成规模经营以巩固和加强农业在我省文化生产力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打造新型工业,去除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厂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企业;积极推动“互联网+服务业”的发展,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继续提高服务行业的比重;借力京津冀产业协同调整,积极承接北京、天津产业转移,打造产业集群和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挥疏导作用;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人才,促进文化、科技在生产力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中的作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区域文化精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为我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挖掘文化精髓,吸收先进思想,对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文化创造精神做出的创造性诠释。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就有着慷慨赴国、舍生取义、顽强抗争的文化精神,而当前河北文化精神力的打造和提升,需要适应国际和国国内的形势,充分利用和阐发燕赵文化创造精神,发挥区域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与时俱进,将广大群众团结到党的领导下,共同推动河北文化创造的实现和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3.以中华文化复兴为指引,增强区域文化传承力

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文化传统并不断地创造,这样才能不断的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当前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伟大愿景,这样的时代要求下,河北应该积极保护和继承文化传统,并在其中寻找新的创造因子促进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河北历来是农业大省,农业的发展一直是河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多年以来河北的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二、三产业发展不足等挑战,因此《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实现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正是在继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4.以跨文化发展为契机,增强区域文化批判力

新时期河北文化创造的不断实现必然需要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必然会涉及到更多种文化的不同需求以及它们之间的交锋与融合,这都需要河北不断的提升区域的文化批判力。文化批判力是一种文化主体基于文化创造现实而生成的批判和反思能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是更多元的文化,必然会出现更加多元的文化需求、文化声音、文化行为,这些代表这不同利益群体。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诉求中,河北省的各级政府都应该提升自身的跨文化社会治理水平,明辨利益诉求的正当性,向区域外来利益群体释放善意、消除误解,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规范多元文化行为,最终提升区域文化批判力。

5.以平等互助为宗旨,增强区域文化传播力

文化传播力是一种基于文化创造成果而实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彰显了文化创造成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目前,河北面临着很大的北京、天津相关产业的承接任务,展示河北文化创造的魅力以及积极吸引投资的诚意都急切的需要提升河北的文化传播力。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应该以平等互助为宗旨,积极整合传播媒体、大胆创新,一方面宣传河北文化创造的成果、使受众深入了解河北;另一方面,展现河北人民的吸收外来企业和产业的胸怀和诚意。从而,增强河北的区域文化传播力。

参考文献:

[1]杜刚.全球化视域下文化创造力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第30页至第31页.

[2]李洪良,周冀宁,吴军伟.多元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创造力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李洪良,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韩国圆光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日文化比较、文化创造学。

石柱君、杨金梅、马云燕为衡水学院教师。

刘喜林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

注:项目来源:2017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创造力提升研究”(HB17ZX010)成果。

猜你喜欢

河北京津冀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京津冀协同发展
王大根
梁丛
孙婷婷
李天锁
京津冀协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