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考后突然发现考场的围墙有个大缺口
2017-12-12黄国声
黄国声
同治十二年的广东乡试,发生两件意外事情。其一是开考前两日的下午,下了场大雨,从头门到龙门一片水漫成河,水深至一尺多,而至公堂前也有一丈多地方受浸。如此情景,试务人员固然无法办事,更大的问题是到时许多考生如何进场。众官商议,水浸至此,一时恐难退去,只有搭个便桥来解决。但细算起来,搭桥要用三百两银子,而且需时较长,目下只剩一天时间,恐赶不及,商量来商量去,找不到善法。最后有人提出,不如用人力把水挑走,较为可行。于是即时雇了百多个人,连夜用桶把积水挑走,直至天明方才弄得利索,才保开考日无涉水之窘。
开考后,大批官员包括布政使等高官都要轮流值班,带上差役昼夜巡察,并沿两墙之间的夹道往返巡逻,以防内外通气,从内传出题目,供外面的枪手作成文章,递回号舍作弊。因为如果出事,不单要担重责,还会闹出很大风波,所以巡逻极严,不敢懈怠。
不料,有次巡到西北角荒僻处,那里荒无人迹,却发现围墙出了个大缺口,附近杂草丛生,高可及人。怀疑会有飞题出外的可能。作为监临官的广东巡抚闻知大怒,立刻将该处两个巡查的小委员撤职。尚幸该处似是以前塌陷的,并非现时新挖断口,不似借此作弊。于是赶忙叫人搭起遮篷,加派专人坐守。
放榜日期在一个月之后,为什么要等这么久呢?原因是考规很严,所有考生的试卷都不能直接送给考官评阅,以防考生以书法、字体或其他预约的用字方式作为暗号,预通考官,徇私录取。
防范之法是将所有考卷由誊录员用硃笔将文章照抄一遍,成为所谓硃卷,即以硃卷交给考官评阅。但由于考生众多,这一程序需要时日。而被录取的硃卷,其后还要由对读官调出墨卷 (即原考卷),带领一班对读生將两卷对读,以验明有无抄错及遗漏。故自开考至此,费时一月,就不足为奇了。
(选自《羊城晚报》2017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