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12-12黄杏
黄 杏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0)
·卫生事业管理与教育·
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黄 杏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某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学习的114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学生均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培训。然后使用《模拟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这些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经培训,大部分学生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理解理论知识、积极地练习各项护理操作、主动学习,其综合能力、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学习的效果均有所提高。结论: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使学生充分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
模拟教学;基础课程教学;护理学;学生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护理观念的改变,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1]。模拟教学法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模拟真实的临床工作场景,在模拟的场景中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方法。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将理论联系实际、处理护患关系的能力。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使现代医学教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为探讨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效果,某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对在该中心学习的114名护理专业学生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某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学习的114名护理专业学生。在这些学生中,有1名(0.88%)研究生,有92名(80.70%)本科生,有21名(18.42%)大专生;其年龄为18~26岁,平均年龄为(22.36±1.70)岁;其中有女生109名(95.61%),有男生5 名(4.39%)。
1.2 方法
1)安排任课教师到医疗机构收集真实病例的病史、各项检查结果、治疗过程、护理过程等原始资料,从而保证情境设计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根据病例的内容,让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学专家与教师共同设计情境,绘制情境中患者病情发展的流程图。使用软件模拟患者在病情变化过程中发出的声音、监护仪的报警声等。根据设计的病情发展流程让教师演示完整的护理过程。对教师演示的护理过程全程录像并做详细的护理笔记。将录像、护理笔记和患者病情发展流程图一起保存,作为指导学生进行护理操作的范本。2)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模拟病例的实际情况,安全、正确地进行护理操作。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够为急性病症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3)确定护理任务:学生详细地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其身体各项功能是否存在障碍。根据《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和医嘱正确地执行监测生命体征、静脉输液、处理伤口、插尿管、术前准备等护理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并准确记录护理操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严密观察其生理反应,并适时询问其感受。4)每10名学生设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每个模拟病例的教学时长为4学时。在进行模拟教学前让学生温习一定的基本知识。以对全身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为例。教师为学生讲解全身多发骨折发病的原因、机制、预防措施及处理失血性休克的方法。以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可能涉及到的知识,并复习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技能操作知识(操作监护仪、进行气管插管、进行深静脉穿刺护使用无创呼吸机等)。进行模拟教学时,将仿真人体模型作为患者,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扮演患者家属,以小组为单位演示护理操作。对每组学生的护理过程进行录像,并在护理操作完成后将录像为学生播放一次。由各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观察护理问题、应对护理问题的能力、医护沟通情况、护患沟通情况、临床思维的运用及团队协作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课后开放模拟情境教室,方便各个小组进行强化训练。
1.3 观察指标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制定《模拟教学效果评价问卷》[2]。该调查问卷的项目主要包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练习各项护理操作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综合能力、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习效果及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使用“是”“不好说”“否”来表示对该项教学效果的认同度。“是”表示认同,“不好说”表示中立态度,“否”表示不认同。
2 结果
经培训,大部分学生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理解理论知识、积极地练习各项护理操作、主动学习,其综合能力、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学习的效果均有所提高。详情见表1。
表1 学生对模拟教学效果的评价[n(%)]
3 讨论
3.1 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模拟教学法新颖、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法相比,模拟教学法更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时,通过设置仿真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过去学到的知识和自己预习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使其从“要我学”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有97.37%的学生认为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
3.2 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有89.47%的学生认为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提高学习的效果。由学生演示护理操作,并在演示完成后进行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能使学生和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指出和改正错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3.3 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有91.23%的学生认为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了解临床工作的环境和气氛,将自己代入情境,根据设计好的流程应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从而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3.4 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有88.60%的学生认为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可提高其沟通能力。在进行实际临床护理时,患者因病痛而发出的声音、患者家属焦虑的语言和表情等会使学生过度紧张,不能顺利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甚至引发医疗事故,产生护患纠纷。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时,能通过软件模拟患者在病情变化的过程中发出的声音、监护仪的报警声等,教师或其他学生扮演的患者家属会做出焦虑的表情,甚至对护理操作提出质疑。这样能使学生在演示护理操作时身临其境,逐渐适应这样紧张的环境,并冷静、有序地进行护理操作。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护理技术的进步,患者对护理操作的要求及护理操作方法也在不断地变化。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使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之中,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下学习、探索知识,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要求模拟的情境尽量接近临床事实。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知识。同时,模拟情境的设定和制作还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合。
总之,用模拟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能使学生充分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综合能力。
[1]周银玲,宋丽华,王咏梅,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82-84.
[2]李丽.PBL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9):786-787.
G642.4
B
2095-7629-(2017)12-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