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原因的分析
2017-12-12郭仲元
郭仲元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红塔医院,江苏 无锡 214201)
对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原因的分析
郭仲元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红塔医院,江苏 无锡 214201)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原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0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两组产妇分娩后评估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及导致此病的原因。结果:与自然分娩组产妇相比,剖宫产组产妇在产后2h、产后2~24 h以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产后24 h以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9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1例,占53.8%;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5例,占12.8%;因软产道损伤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4例,占10.3%;因凝血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9例,占23.1%。结论:与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出血。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此外,胎盘因素(如胎盘前置、粘连或早剥等)、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因素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分娩方式;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常见病。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时间段主要为产后2 h内、产后2~24 h。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产后出血的发病率约为2%~3%。产后出血是造成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如何预防产后出血是目前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分析了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及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产妇均为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050例产妇。这些产妇的年龄为22~41岁,平均年龄为(36.4±5.5)岁;其孕周为35~42周,平均孕周为(39.4±2.4)周。将这些产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650例)与剖宫产组(400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1.2 产后出血量的测定
在自然分娩组产妇娩出胎儿后马上为其注射缩宫素10 U,待其羊水流完后在其臀部放置纸垫,并连接接血器,在产后测量产妇的总出血量。在测量出血量前,应对纸垫等止血敷料进行按压,使其中的血液滴入接血器,直至其不滴血为止。用量杯测量接血器中的血量,用面积法计算纸垫等止血敷料中的血量,将接血器中的血量与纸垫中的血量相加,即为自然分娩组产妇在产后的总出血量。在剖宫产组产妇将羊水排尽后,测定吸引瓶中的血量,并采用面积法计算术中所用纱布、沙垫、布单等物品所含的血量。将上述各测量结果相加即为剖宫产组产妇在产后的总出血量。
1.3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后出血量大于500ml,剖宫产产妇在产后出血量大于1000ml,或产妇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即可诊断其发生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的分析
在自然分娩组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有14例,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21%。在剖宫产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5例,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6.36%。与自然分娩组产妇相比,剖宫产组产妇在产后2 h、产后2~24 h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产后24 h以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的分析[例(%)]
2.2 对39例产后出血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
在39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1例,占53.8%;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5例,占12.8%;因软产道损伤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4例,占10.3%;因凝血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9例,占23.1%。详情见表2。
表2 对39例产后出血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原因的分析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实,产妇若存在双胎妊娠、其胎儿为巨大儿及羊水过多等情况,其子宫可过度膨胀,从而使子宫壁变得薄弱,并可使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大幅下降,进而可导致产后出血。研究发现,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盘因素也是导致此病的重要因素[4]。胎盘剥离不完全或在完全剥离后仍滞留在子宫腔内可显著增加产妇子宫出血的发生率。在对产妇施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可使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胎盘早剥、手术操作不当、胎儿异位、胎盘残留或前置等。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要重视这些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另外,产妇的年龄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高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较大,应予以重视。
在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时,必须立即对其进行治疗,以免其发生失血性休克或死亡。在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对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改善其预后。在临床上,治疗子宫出血的方法主要为按摩子宫、使用缩宫剂、清理胎盘、结扎或栓塞子宫动脉、进行宫腔填塞等。此病患者的出血量若较多,医护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输血治疗[5],若因特殊情况无法为其进行输血,可采取结扎子宫动脉、切除子宫的方案对其进行彻底的止血处理。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自然分娩组产妇相比,剖宫产组产妇在产后2 h、产后2~24 h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产后24 h内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9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中,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1例,占53.8%;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5例,占12.8%;因软产道损伤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4例,占10.3%;因凝血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9例,占23.1%。可见,与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出血。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此外,胎盘因素(如胎盘前置、粘连或早剥等)、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因素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1]谷进,刘穗玲,陶欣,等. 产妇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附12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10:39-40.
[2]黄仰任,刘远珠,李慧敏,等. 产妇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其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6:87-88.
[3]靳晴,牛兆仪,沈冉.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J]. 中国医疗前沿,2014,09:67+98.
[4]王文月.60例产妇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其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36:38,41.
[5]戴海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0:2233-2235.
R714.46+1
B
2095-7629-(2017)12-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