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运用

2017-12-11欧静

关键词:音乐美学流行音乐

欧静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普及,文化多元化、开放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教育教学功能的因子被不断被发掘并运用于课堂实践教学中。流行音乐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韵律优美、情感丰富,且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将流行音乐运用到高中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其音乐素养,陶冶情操。

【关键词】 高中生音乐 流行音乐 音乐美学 音乐情怀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180-01

0

一、 前言

流行音乐自出现以来,从一开始不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到现如今几乎响彻大街小巷,不絕于耳,也不乏具有较高、较长时传唱度的作品,其原因除了人们观念的变化,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流行音乐本身的音乐元素:音乐旋律、歌词、作曲、情感等都具有吸引力,使人无法抗拒的音乐魅力。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其思维有了较大的提升,情感发展趋向丰富化、复杂化与理性化,也会相对应有所烦恼。音乐学科除了本身学科要求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审美体验之外,也要求在调节学生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展爱好特长有良好的作用。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的一个分枝,其本身具备了上述音乐教学的优势,具备音乐的美学,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运用,即引导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相关历史发展,欣赏流行音乐优秀的作品,发展学生特长等可以很好地丰富音乐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有效运用措施

1.引导学生认识流行音乐,形成音乐学习思维

虽然现代高中生较早就接触流行音乐,但只是限于泛泛地学唱,而对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相关专业的知识、隐含的音乐元素、音乐美学、音乐情感缺乏具体化的认知,对于音乐具体吸引人的特质并不能够以一定的语言表达。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音乐审美与音乐学习并行的过程,因此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流行音乐,其定义: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进程关键点:在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下迅速成长,并慢慢形成独具特色的流行音乐风貌,形成多元化,引导学生认识各个时期的突出的流行音乐家与突出的音乐作品,展现流行音乐发展魅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形成具体的音乐认知思维,即了解音乐可以从了解音乐历史发展开始,与时代背景结合,总结出其特点,体会作品的创作意义,带着这些认知去欣赏作品。

2.分析流行音乐的音乐特征,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优美的节律旋律,诗化的歌词,丰富高尚的情感,一些优异的流行音乐除了包含这些音乐元素,在不同歌手的演绎下会让聆听者有不一样的音乐体验与感悟,这有涉及歌手的表现能力。由于流行音乐具有大众化的特点,因此对其欣赏的角度有所不同,在具体的流行音乐作品欣赏中,让学生体会音乐欣赏的的一些方法,抓住欣赏的要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态度。

如《亚洲雄风》欣赏,联系其创作的背景:基于历史事件1990年,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而进行的创作。赏析要点:其豪迈曲风,朗朗上口的歌词:歌词中多次采用拟人、比喻和回环的修辞手法,歌唱起来气势磅礴。以作为一位中国人为自豪的情感奔涌而出,联系历史实际与其歌词手法欣赏,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流行音乐作品。

3.恰当运用流行音乐调节学生情绪

高中生情绪不似初中生一样敏感多变,容易波动,趋向理性,同时在繁重的学业与紧张的状态下也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如果说传统音乐能够给学生轻快、宁静,平缓躁动,那么流行音乐可以给以鼓舞与激励,点明道理。流行音乐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曲调顺口、易于传唱,能够贴近大众生活,可以较为容易触动人的感情。这需要教师善于积累与发掘良好的、具有鼓舞性质的流行音乐,使学生建立自信,越挫越勇地面对高中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

如范玮琪《最初的梦想》描述人们在遭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只要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回想当初立志实现梦想的那一份努力,就决不会轻言放弃的决心。歌曲所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无穷的力量能够在学生考试不理想,情绪苦闷时给以敞亮的指导。

4.通过流行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而音乐教学中对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是直接的,对国家的情怀、民族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以及对自身的责任、感恩、孝道、学之礼等都有促进,音乐有时候能够直接触动人的内心的感情,以促成实际的行动,这也是音乐教学价值的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也被注入了与时俱进的饱含良好的情感、高尚道德、正三观的成份,将之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可以促使达成音乐教学目标。

如表达感恩的经典歌曲《感恩的心》,饱含深情的音乐旋律与歌词,总是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启发人心怀感恩之情对他人,对待自己;《朋友别哭》表达对朋友惜爱,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的祝愿与积极的鼓励,这也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情感,也是相互的情感;《精忠报国》传唱的是人应当对国家、对人民承担责任,要积极地保家卫国,保卫人民。在引导学生传唱中体会其中的美好的情操,以引起学生共鸣和思考,进而作为实际行动的导向。

三 、结语

流行音乐具有一般的可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其教育教学的因子,有效地运用到高中音乐教学中来。

[ 参 考 文 献 ]

[1]李子军.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11):42-43.

[2]王有刚.浅谈流行音乐欣赏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15).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美学流行音乐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感性的体悟 理性的传达
不可复制的贝多芬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流行音乐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