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
2017-12-11赵宇波
赵宇波
【摘 要】古籍文献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对于研究我国历史文明的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再加上一些人為或者自然的原因最终导致我国古籍文献不断的受到损害。本文简单阐释了保护古籍文献的重要性,对危害古籍文献保存的因素做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保护古籍文献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
古籍是指以文字符号(含图形)方式记录的古代典籍[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期间创造了非常灿烂的古代文化,祖先留下来的各种古籍文献就是对其最好的记载。加强图书馆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是对我国古代宝贵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同样对于研究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加强对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1 关于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的重要性
(1)古籍文献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原始记载。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利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所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对于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延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古籍文献的记载,换句话讲也就是对古籍文献的保存有利于对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明的继承与发扬。
(2)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古籍文献不属于图书馆的“私有财产”,它是属于全中华民族甚至全人类的宝贵遗产。古籍文献中所记载下来的优秀内容对于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古籍文献进行有效的利用也可以加强并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明的演进与发展。
(3)古籍文献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精神资产。古籍文献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一旦损坏或者丢失就会很难再修复或者找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一种损失,正是由于其不可再生才使得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很多优秀的古籍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保存延续下来的已经为数不多,故应该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高对现存古籍文献的保存完整度。
2 危害古籍文献保存的因素
我国图书馆里所保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多数为纸质材质,尽管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籍文献所采用的纸张在使用寿命方面也具有特殊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其流传时间过长依然无法避免一些危害因素的侵袭。总体而言,危害古籍文献保存的因素可以大体分为两种,即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上文中所提到我国古籍文献所使用的纸张在使用寿命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优越性,但是由于纸张本身是以植物为原材料所制作而成的,而又要应对漫长的保存时间,故其弱点也就逐渐突显出来,例如质地疏松、含微生物多、容易发霉、易受潮等等。最终对古籍文献的保存造成危害的因素可以大体分为光度、温度、湿度、霉菌、灰尘以及昆虫等等。首先,由于古籍文献的纸张都是有一些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主要成分构成,再强光的照射之下非常容易发生氧化作用,进而使纸张发生变黄、变脆的结果,故强光对其危害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温度与湿度是对古籍文献的保存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古今文献的保存,高温会加速古籍文献纸张的老化。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储藏温度升高和降低20摄氏度的情况之下,古籍文献纸张的寿命会相差20倍之多。另外,湿度因素对于古籍文献的影响更为明显,湿度可以直接对古籍文献纸张的含水量产生影响,湿度过高则纸张的含水量增高,纸张中的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成分易发生水解进而降低纸张的柔韧性;湿度过低则纸张的含水量过低,这种情况下纸张容易变脆进而柔韧性降低。第三,一方面霉菌具有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特点,另一方面古籍文献本身所使用的纸质以及修补时所用的淀粉浆糊都为霉菌的繁殖提供的合适的外部环境,霉菌一旦在古籍中大量繁殖就会迅速扩展,造成非常大的损害[2]。
(2)人为因素。影响古籍文献保存的人为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图书馆古籍文献管理工作者的保护意识不强,没有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制定明确、具体的保护措施,另外其对古籍文献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充分,对于正在或者已经受损的古籍文献持有听之任之的态度,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导致、加速自然环境因素对古籍文献损害的原因。其次,借阅者的不良阅读习惯对古籍文献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有些阅读者在借到的古籍文献中乱写、乱画、乱卷、乱折甚至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撕掉某篇内页等,除此之外,还有的借阅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将手上的油渍、污垢沾到古籍文献中,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古籍文献的寿命。
3 提高图书馆对古籍文献保存的有效策略
(1)建立健全对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制度。图书馆中的管理层应该针对古籍文献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个规章制度应该主要用来对古籍管理者以及借阅者进行约束。对于古籍管理工作者,应该要求其将古籍按照不同类目整理、编册,对古籍文献进行定期打扫、清洁,对古籍的存放环境进行定期通风等等方面。对于借阅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求:首先,借阅者接触古籍之前应该保证手上干净、卫生。其次,借阅者只能在图书馆进行阅读,不能私自将其带出。最后,严禁阅读者在阅读古籍的过程中出现在古籍上乱写、乱画等不良行为。
(2)不断改善古籍文献的保存环境。图书馆中的古籍文献保存需要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合适的温度、湿度、光度等因素会对古籍的保存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霉菌、昆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图书馆应该适当调整图书存放位置,增加窗户、空调等配置设施,改善古籍文献的保存环境。如此一来,必定可以大大延长古籍文献的寿命。
(3)提高古籍文献管理工作者的保护意识。古籍文献管理人员在古籍保护以及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健全的规章制度也只能起到表面的约束作用,要想促进古籍文献保护工作的长期发展只能不断提高管理者对古籍的保护意识。加强古籍管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不断深化管理者对古籍文献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培养起管理者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
(4)不断提升技术手段,加强对古籍的修复。要想有效的延长古籍文献的寿命,图书馆还应该不断提升对古籍的修复技术。古籍修复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和枯燥的工作,古籍修复人员首先应该热爱修复工作[3],在充分继承传统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对已经或者正在受到损害的古籍进行技术修复,不断提高古籍的修复率,尽最大努力提高古籍文献的寿命。
(5)积极改善工作环境,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古籍文献的保护、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枯燥且薪酬不高的工作,对于管理工作者职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现实中,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管理人员存在很大的流失,很多人因为薪资过低或者工作枯燥等原因选择离职,这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发展非常不利。故应该适当的提升薪资待遇并改善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中来。
4 结束语
总之,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是承载中华民族文明的“书库”,加强对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很多观点都是编者的个人见解,还有很多更好的古籍文献保护工作需要图书馆古籍管理工作者们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去创造。
【参考文献】
[1]黄卫华.古籍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8-19.
[2]马富岐.浅论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的保护方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s1):96-97.
[3]侯薇,马晓菊.高校图书馆激活古籍文献的方法[J].图书情报导刊,2015(4):18-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