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思考
2017-12-11尤荣
尤荣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素养;训练;随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093—01
语文教学中,“读”和“写”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多,行文自然也就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因此,读写相融,以读促写,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尝试,笔者积累了几点粗浅的经验,愿分享共勉。
一、课堂教学,读写并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重“讲”和“读”,轻“说”和“写”,剥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以实现口语交际和写作为目的,而口语交际和写作又以讲和读为基础,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读写并重,方能凸显语文教学的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创编以单元划分教学内容,每个单元又确立“单元主题”,每节课的课堂教学都是围绕“主题”展开。根据这一教材特点,笔者在每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都会增加一个“小练笔”环节。如,学习完《窃读记》这篇课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窃读”的经历(当然是现代版的窃读)或者写写自己的读书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兴味盎然地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虽然“窃读”的原因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却准确传神地表达了那种快乐而又惧怕的滋味。这样坚持不懈的点滴积累,学生的思路开阔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习作训练,先读后写
习作练习,切忌盲目仓促动笔。根据人教版每单元一次的“主题”习作教材特点,可以先回顾本单元选编的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名家名作的引路,学生会少走许多弯路。如,五年级上册四单元“写一件小事”习作练习指导中,笔者让学生先回顾课文,从《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中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守原则”;《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告诉我们“生活中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此路不通走彼路”;《落花生》教育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珍珠鸟》一文给我们生活的启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给我们以启迪和教育。通过这样的单元梳理、品读品味,学生再进行习作的构思和选材就变得比较容易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学习写作也一样,只有“博采”,才能写出吸引人的习作。
三、课外阅读,读写联动
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可见阅读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只是单纯地“读”是远远不够的。所谓读书有三到:眼到、手到、心到。手到即动笔写。笔者认为,小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要实现“读”和“写”的联动。第一步,读书笔记。摘抄文章中好词佳句和精彩片段,摘抄的目的不是“剽竊”和“引用”,而是加深记忆,品味感悟,积淀个人语文素养。第二步,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最可贵的是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独特的感悟,并非不痛不痒的无病呻吟,也非言过其实的高谈阔论、长篇巨幅,哪怕是发自肺腑的只言片语也值得鼓励和褒奖。笔者所带的班级从一年级开始实施 “百读计划”,要求小学六年时间每人要读一百本课外书,人人都写读书笔记,每学期两篇读书笔记并装订成册互相传阅,到现在已经坚持近五年的时间,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习作习惯,收获颇丰。
四、生活体验,随笔感悟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读书和生活的关系。“生活处处是语文”,社会生活提供给语言文字学习的是一个广大的空间,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生活这个大舞台,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点灯人,引导学生学会“于书中读生活,于生活中悟人生”。社会生活包罗万象,自然景观、风土民俗、人情世故等无时无刻不于细微中拨动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的思绪和感怀。培养学生平时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天长日久的坚持积累就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只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会有天道酬勤的回报,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一种生活的情趣,是人生的一种财富,终生受益。
综上所述,落实读写相融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书也读生活,勤于动脑动笔,相信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编辑:张慧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