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017-12-11余冬冬
余冬冬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一、全面解读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解读所讲授的教材内容,了解教材所涉及内容的难易程度、易混淆知识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感性认识物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相关内容,通过自主观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启发,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教师要合理地研究实验教学,并把握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要配合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引导学生新奇性、独创性、目的性、价值性地运用物理思维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准确把握实验步骤、实验器具、实验问题的观察和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例如,在讲“力”时,教师可以借助解读“分力和合力”的关系这个实验引导学生讲解“力的合成”相关知识,使学生通过探究和解读相关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感性地认识到相关平行四边形的定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题和习题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并在生活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另外,在高中物理实验内容的学习中了解相应的实验方法,结合相应的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常见的替代物理实验方法,具体运用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实验中,通过用两个互成角度的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把结点拉到某一位置,将两个弹簧秤的拉力与前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效果相等因此产生相互替代.在这个等效的问题中,应正确理解替代法中效果相等的意义,并不是在某一个方面来说,而是在所有的方面进行等效,进而会有合力和分力的区别,它们只是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上等效的,而在其他方面并不等效.
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物理实验方法,根据基本知识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把握自身的定位,在老师的带领下,顺其自然地学习物理知识.
二、科學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要通过提出问题,并且做出一定的猜想,最后通过实验过程验证猜想.学生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研究的本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科学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提出内心的想法,并在得出结论后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例如,在讲“阿基米德定律”时,教师可以在实验室中设置排水量等实验,创造性地引入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相关定律.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理解利用排水量研究浮力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地讲解浮力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到浮力和物体体积有关.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由浅入深地入水,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浮力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关排水量的知识点.这样,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又如,在研究“平抛物理运动相关规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让学生猜想实验结果.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物体合成的,一个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该物体的初速度为平抛运动时水平方向上的初速度.另一个是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然后向学生讲解实验的过程和步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结果猜想信息.利用运动轨迹的描迹法,将平抛运动的轨迹在纸板上描述出来,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得出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这样,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物理运动规律猜想相应的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
三、合理引入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物理知识是很多科学家付出艰辛努力得来的.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入教学素材,精心设计物理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背后的故事,并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
例如,灯泡是爱迪生经历8000多次的实验发明出来的,而罗蒙洛索夫和利赫曼为了揭开雷电之谜,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清晰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不容易,更加珍惜前辈研究的结论,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物理实验,优化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