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探究

2017-12-11陈国明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高中数学流程

陈国明

【关键词】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模式;基本特征;流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082—01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认知策略、探究支架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究或合作探究,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拓展问题、自主内化反思,从而掌握灵活的、充满智慧的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通过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 问题性。把问题作为探究的动力与路标,以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拓展”为主线组织教学。同时以问题为载体,聚焦教学重点和难点。

2. 自主性。是指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听什么,怎么听,听到什么程度,学生都拥有较高程度的自主权、选择权和决定权。

3. 指导性。教师不仅鼓励学生“能走则走,能跑则跑,能飞则飞”,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搭建自主“走、跑、飞”的平台,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4. 探究性。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知识,要尽可能鼓励学生自己去获得,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优质性。通过这种教学,学生的能力、思维和情感態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流程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问题。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例如,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获得学习主动权,从而调动起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所有环节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应当保证不同环节之间的顺畅连接,从而真正发挥出“导研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三、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 引入问题。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引入问题,同时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应充分结合数学知识点来开展教学活动,并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以“解三角形”一课的教学为例,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组织学生以操场上的旗杆为参照物,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旗杆高度,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2. 平等交流。搭建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平台是开展数学“导研式”教学的重点。利用这个平台,能提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有效性。教师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对学生的优势、特长、爱好、个性及数学水平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疑问主动分享给教师,与教师一同探讨,从而提升自己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 评价和总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将教学环节细化,并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小组讨论的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评估的依据。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在小组讨论过后,还可以评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提出方案的学生或者学习小组及时给予表扬,给学生提供学习榜样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4. 改革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师在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中不仅应当明确知识界限,教师的教学思路还需要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保持一致。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方式。同时也应该及时对课后作业的内涵进行创新,从单纯的每节课布置作业转变为每个知识点布置作业。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可以充分结合知识点的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最主要的是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数学技能。

总之,“导研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导研式”教学模式的了解,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逐渐完善,使其真正为教学服务。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高中数学流程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中国古代军队系统管理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