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施
2017-12-11朱福平
朱福平
【关键词】 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分组;分工;内容;
思考;指导;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080—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做一些实践探究,力争把小组合作学习用到实处,不局限于形式上的模仿,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分组要合理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即将性别、学习成绩、能力高低、性格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尽量分到一起,这样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有利于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而各学习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则形成组间同质。这样分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一个缩影,便于教师的宏观掌控,每个小组安排4—6人,根据具体状况可每学期调整一到两次,这样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开启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
二、分工应明确
一般的合作学习小组内有两类角色,一类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类是学习的检查者。首先组内成员要有角色分工。合作小组应事先选定小组长,以安排任务,监督进程。其他成员分别为发言人、辩论员、记录员或其他需要的角色。当然,每次合作时角色都是轮换的,以便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其次是任务分工。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课前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小组内的学生在组长安排下各自承担关于张家界山、水、人等不同方面资料的搜集任务,再在课内交流进行汇总。这样人人有事干,事事重落实,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高效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三、内容要精选
1. 合作内容可具体分解。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所以一些内容可以具体分解,让每个合作成员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从而开展合作学习。
2. 合作内容有探究价值。有一定探究价值的内容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具有开放性,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问题。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笔者及时调整教案预设,把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笔者先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行读书、理解、领悟、查阅身边的资料,聯系自己对自然观察的实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识、认知、看法,同时倾听别人的想法。
3.合作的外在方式要灵活多变。一成不变的外在合作方式会使学生合作的欲望和兴趣减退,所以应利用课文内容做出简单调整。比如,一些实践较多、活动性强的小组,笔者会根据需要变革座位排列方式,座位排列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思考需独立
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如,在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在学生认真学习且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从心理上准备好与别人交流时,才安排小组合作讨论“看到钟子期坟墓,伯牙会想些什么”这个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突出了训练的“实”。
五、指导要适时
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为凸显学生中心地位,教师不能一味地成了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将合作探究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师生合作探究来带动生生合作探究。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文时,学生合作学习前笔者及时进行指点,和小组长一起提出一些合作要求,指导一些合作学习的步骤,明确合作的游戏规则。
六、激励评价不可缺
相对于评价学生个体而言,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要关注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笔者一般开展的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竞赛,因此要不失时机地表扬那些分工合理、协作成功的小组,用这种对集体的评价激励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以此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当然,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完善不是学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一边进行探究一边发现并解决问题,切实让教师充当“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更要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编辑:马德佳